分享
 
 
 

桃花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桃花源”这一“仙境”可能是诗人的理想世界,但是自从《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产生以后,广大读者总想知道“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目前全国有30多个地方在争“桃花源”这个“名分”,而要弄清“桃花源”究竟在何地,关键在于弄清诗人《桃花源记》中的“武陵”这一地方当时究竟在何处?湖南常德人、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所著《武陵藏珍》中有一篇对“武陵”地域的考证,或许会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

【武陵地域考】[1](该文节选自湖南常德人周新国、周波所著《武陵藏珍-沅澧流域历史文化图说》)

武陵郡,是常德历史上的第二个行政区划,这里最早的行政区划名称叫“黔中郡”。《水经注·沅水》云:“汉高祖二年(前205),割黔中故治为武陵郡。”西汉时,武陵又别称“义陵”。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序称:“常林《义陵记》云:初,项籍杀义帝于郴,武陵人曰:‘天下怜楚而兴,今吾王何罪乃见杀?’郡民缟素哭于招屈亭。高祖闻而义之,故亦曰义陵。”

周新国先生

武陵郡治城,西汉时设于“索县”,《汉书·地理志》有明确记载。西汉武陵郡所辖区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共辖13县:索、孱陵、临沅、零阳、沅陵、镡成、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艮山、充。其中在今常德地区的有4县:索县,其地包括今汉寿县和鼎城区东北一部。索县是文献记载中汉寿最早建县的开始。临沅县,其地包括今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和桃源县,治城在今常德市城区东部。《水经注·沅水》说,临沅因为“县南临沅水,因以为名。”孱陵县,其地包括今澧县一部和津市、安乡、南县、华容、岳阳及湖北公安,治城在公安。零阳县,其地包括今慈利、石门、临澧和澧县一部,治城在慈利零阳乡,以在零水之北得名。

新莽统治时期,更天下郡县名。武陵郡改为建平郡,临沅县改为监沅县,孱陵县改为孱陆县。东汉时,刘秀将王莽更易的郡县名称一一改回原名。据《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汉武陵郡辖境与西汉基本相同,辖12县:临沅、汉寿、孱陵、零阳、充、沅陵、辰阳、酉阳、迁陵、镡成、沅南、作唐。其中有5县在今常德地区之内:临沅县,辖今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及桃源一部,同时也是武陵郡治所在地;汉寿县,原西汉的索县,东汉大部分时期称索县,到东汉后期的阳嘉三年(134),始更名为汉寿,辖今鼎城区东北部和汉寿;沅南县,建武二十六年(50)分西汉临沅县地新置,辖今桃源南部等地,因在沅水之南故名,是今桃源县前身;作唐县,建武二十六年(50)分西汉孱陵县地新置,辖今安乡、津市和澧县一部,作唐是今安乡在历史上独立建县的开始;零阳县,与西汉零阳县同,辖今慈利、石门、临澧和澧县一部。东汉武陵郡治,据《后汉书·郡国志》载,是在临沅(即今常德市城区)。此后,历朝的武陵郡治,以及唐朗州、宋鼎州、元常德路、明清常德府,一千数百年来其治所一直未再变更。

魏晋以后,武陵郡沿设,但辖区缩小,只辖沅水流域诸县。南朝萧梁时,将武陵郡置为武州。《隋书·地理志下》:“武陵郡,梁置武州。”陈朝后期,又改武州为“沅州”。《陈书·宣帝纪》载:“太建七年(575),改武州为沅州。”据《隋书·地理志》开皇九年(589),隋灭陈后,废陈在武陵郡所置的沅州,改武陵郡为“朗州”。但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又将朗州更名为武陵郡。原陈朝武陵郡下辖的4县(临沅、沅南、汉寿、龙阳),隋将其并为两县。即将临沅、沅南、汉寿合并为 “武陵县”。这是武陵县在历史上的最初设置。龙阳县则依旧。所以,隋代武陵郡仅辖两县:武陵县和龙阳县。郡治在武陵县。

朗州司马刘禹锡

到唐朝,据《旧唐书·地理志》载:“隋武陵郡,武德四年(621)平萧铣,置朗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朗州。”故唐代习惯称这里为“朗州武陵郡”,或单称“朗州”。唐朗州辖地同隋代,仍然是武陵和龙阳二县。

北宋初年,常德仍沿唐、五代之旧,称“朗州”。到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朗州”改名为“鼎州”。“鼎州”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因武陵县境有鼎水(即古渐水)。这次更名的原因,南宋《方舆胜览》卷三十《常德府》云:“国朝祥符,避圣祖讳,改鼎州。”北宋时鼎州下辖3县:武陵、龙阳、桃源。南宋时,鼎州又更名为“常德府”。关于常德府的设置和得名,它首先缘于北宋后期在鼎州设置的军事辖区“常德军”。据《舆地纪胜·常德府》载:“政和七年(1117)” 鼎州置“常德军节度”。“常德军”何故以“常德”命名?据《方舆胜览·常德府》记载,是因为《诗经·大雅》中有一篇《常武》其诗序中有这样一句:“有常德以立武事。”“常德军”便从这里取名取义。“常德军”是军事辖区名称,不是行政辖区名称。《宋史·地理志》载:“乾道元年,(鼎州)以孝宗潜藩升(常德)府。”乾道元年即1165年,这一年“常德”正式成为本地行政区之名称。

元代,常德府改称“常德路”。据《元史·地理志》载,至元十四年(1277),常德府改为“常德路”,治所在武陵县,下辖:武陵县、桃源州、龙阳州。龙阳州下辖沅江县。常德路辖区实际与南宋常德府相同。据《明史·地理志》载:明朝在1364年改元代的常德路为“常德府”,下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4县,府治在武陵。清康熙三年(1664),分湖广为湖北、湖南两省,这是历史上湖南正式建省的开始。清代,在“省”下设“道”“府(州)”“县”。今常、澧各地属“岳常澧”道,道治在巴陵(今岳阳)。清代沿设“常德府”,下辖4县与明代同: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府治在武陵。

陶渊明画像

“武陵郡”自汉高祖二年(前205)设置,沿用至唐乾元元年(758),历时963年,以后不再使用。其所辖地区,先后改称(隋唐)朗州、(北宋)鼎州、(南宋)常德府、(元朝)常德路、(明清)常德府。“武陵县”自隋开皇九年(589)设置开始,沿用至中华民国二年(1913),历时1324年。“武陵”一词,在唐以前一般是指“武陵郡”。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此武陵人当是“武陵郡人”。晋孝武帝《征武陵袭元之》、晋湖济(尚书郎)《荐武陵伍朝疏》、六朝刘潜《为武陵王谢赐弟启》中的“武陵”,也应是指“武陵郡”,因“武陵县”之名,此时还不存在。唐以后至清末,一般才是指“武陵县”。不过,无论唐以前或唐以后,在文人笔下,仍时有把原属于“武陵郡”的湘西北大部分地区,习惯地泛称“武陵”。

【桃花源的由来】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记》(为其诗《桃花源》之序)。说是武陵地方的一个渔夫,沿着一条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缺口里走进去,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为乐,看到渔人大吃一惊,纷纷请他回家吃饭饮酒,自称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逃进桃花源来生活。这些人不知道秦以后有过汉朝,汉朝以后又有晋朝。渔人在这桃花源里住了好几天,想家了,就与他们告别。出了桃花源,以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

有人说在陶渊明家乡庐山的某一座山谷中,有人说在安徽古徽州的黟县。说是这里有一座武陵岭,有武陵村,还有一块九十一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它的地理环境极像文章中描写的桃花源,而且这里还有姓陶的人家,从他们的家谱来看,他们的始祖就是陶渊明的子孙。目前比较有名的“桃花源”有如下这些地方。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桃花源】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境内森林茂盛,地势险峻。《竹山地名志》记载,桃源村名始于晋代。从官渡镇桃园村波渔沟乘小木船沿堵河(古称武陵河)逆流而上,行约半小时,猛见一座孤山从河心突起。山背就是不足两米宽的武陵峡口,两边是数百米高的绝壁,抬头仰望,仅能见一线天光。河水从幽远的峡谷深处流来,令人神往,好似陶渊明所写“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下船徒步溯溪,河水冰凉,嬉闹行进大约一个小时后,进入大峡谷,花香扑鼻,鸟语入耳,不多久便看见一片茂密的桃树林,可谓“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继续前行便进入小武陵峡,更加奇幽,两岸山壁如刀削斧劈一般,天空只是一道弯曲的白线,光滴滴的岩壁上横生出参天大树,改走山路,翻过海拔1800米的驴头山,到达武陵峡谷上游出口-----桃源村的一个自然村落。村子住着12户人家。借宿山顶农家,次日清晨,站在山上往谷底一看,果然是“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所叙晋太元年间,中国版图上叫“武陵县”的只有今天的竹山县。竹山古称武陵县,属汉中郡,在秦朝就有了。晋时,武陵县属上庸郡。而竹山境内的堵河旧称武陵河,河中峡谷至今还叫“武陵峡”。尤其是,峡谷入口处的村子叫桃花源村,属竹山县官渡镇;出口处的村子叫桃花源乡,属竹溪县。桃花源村也好,桃花源乡也好,桃花源这个地名不是现在安到这里的,而是古已有之。而且,我们可以从在竹山县官渡镇流传甚广的故事《梯仙国》中,寻找到其中的证据。近年来有学者考证,《桃花源记》与《梯仙国》故事同属一题材。这个故事在《太平广记》第十二卷有所记述。故事发生在唐中宗神龙元年,当时竹山县有个富人叫阴隐客,他在自家后院打井时,发现了一个山洞,山洞后面隐藏着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千岩万壑,莫非灵景。石尽碧琉璃色,每岩壑中,皆有金银宫阙。有大树,身如竹有节,叶如芭蕉,又有紫花如盘。五色蝴蝶,翅大如扇,翔舞花间。五色鸟大如鹤,翱翔树杪。每岩中有清泉一眼,色如镜;白泉一眼,白如乳"。其中的一个都城名为"梯仙国",这个世外桃源就在竹山县。

而且,《桃花源记》里说,武陵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把这事告诉了郡太守,太守便派人寻找。后来南阳刘子骥听说此事,也欣然前往。二人均未果。古时信息不畅,分析起来,这个郡肯定与南阳很近,所以南阳刘子骥才会听说此事。而与南阳相邻的郡只有上庸郡。因此,桃花源在竹山的可能性更大。桃花源人是避秦乱而躲到山里去了,而秦乱就是发生在汉中郡与南阳一带,这里是古战场,因此附近老百姓会就近跑进隐蔽的大山中。这里的自然景观,更符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很不易于寻找,连世世代代生活在附近的当地老百姓都很少进去。无论从地容地貌还是从历史文化上讲,竹山桃花源更像原型。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晋太原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陶渊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中所说的“武陵”便为今日的湖南省常德市之古称。(这个是教科书上都承认的!三国时,常德市归吴国管辖,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市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

桃花源景区始建于晋代,到唐宋时发展到鼎盛阶段,在元代时毁于战乱,明清以后又开始复兴。历代以来,孟浩然、李白、韩愈、苏轼等大文豪都曾到过这里并留下墨宝。现在的桃花源景区内开发了桃仙岭、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等景点,景区面积达到了150多平方公里,同时还有沅江风景线、战国彩菱城遗址、热市温泉等可供游览。如果你对那些新建的亭台楼阁不感兴趣,也至少可以享受到宁静的田园风光,那里的自然风光还是不错的,临沅江,靠群山,古树修竹遍面,《桃花源记》里所描绘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境尚可寻觅。此外,沅江自西向东流向洞庭湖,流经桃花源风景区将近70公里,这一带的沅江既有三峡之险,又有富春江之秀,更为桃源增添了不少美景。

桃花源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古代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谥。千百年来,桃花源咸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留下许多珍贵的墨迹。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桃花源、关心桃花源。1995年3月24日,江泽民主席视察桃花源并题字。

1990年以来,桃花源开始了规模宏大的修复开发高潮。修复开发后的桃花源 ,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区近百个景点。每年一届的桃花源游园会,是湖南省“三节两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桃花源这个名胜古迹,神洲大地家喻户晓,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序》中描绘的“世外桃源”,环球之内尽人皆知.久负盛名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权威工具书<辞海>在有关"桃源山"条目的解释中明确指出,桃源山"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马洞",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公元前2000多年,桃花源风景区在三一九国道境内,风景幽寂,林壑优美.据传说,上古唐尧时,善卷先生由中原南下,隐居在与桃花源一水(沅江)相依,相距不足百里的今常德德山,这位虞舜以天下相让而受德高望重隐者,给湘沅之地带来了中原文化,人们把他隐居的山称为"德山",因而民间流传有"常德德山山有德"之说.善卷先生晚年经桃花源到溆浦,寓居庐峰山,后又移居大酉山,常往来于两地,影响和教育两地人民.

夏,商两代,这里属百濮.同朝时,周成王大封诸侯,封熊绎为楚子.楚国是子爵,姓熊,故有"熊楚"之称.楚国处于南荒.王化所不及,可以擅自开拓疆土.于是楚子侵占百濮,将这一带改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内.春秋后期,楚平王(公元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县境内筑了采菱城.从发掘出的采菱城遗址来看,桃花源这一带虽属南荒,但开发较早,文化相当发达.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初封于武陵,曾把这一带治理成礼仪之邦.加之物腴粮丰,桃花源这一带后来便成秦时避难场所.公元前3世纪,伟大有爱国诗人楚三闾大夫屈原被除顷襄王流放于江南,他又步善卷的后尘,在沅江一带流浪很久."乘令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涉江>),"沅有芷兮澧有兰"(<离骚>),这些名句都是他在沅水生活的写照.他从枉渚(德山)出发,溯沅江经桃花源至辰阳,最后入溆浦居留了很久.现在常德还有以他的官职命名的"三闾桥","三闾巷".他继承和发展了楚文化,在长期流放生涯中,到处行呤,创造了骚体文学,上承国风雅颂,下吸楚风民谣,独树一帜,成为南方文学之祖和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今桃花源之地被纳入黔中郡.西汉初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辖13个县,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阳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临沅县境内,当时叫乌头村.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伏特将军马援南征五溪"蛮",曾驻军乌头村,今桃花源附近尚留有他避暑的"马援石室"以及他曾设帐蓬的"营盘洲".他的将士曾患瘟疫,当地老百姓献"三生汤"(即擂茶)为将士治愈瘟疫,因而桃花源这一带,留下关于擂茶的传说和以擂茶待客人的习俗,相沿至今.就在此后两年,即东汉建武帝二十六年,从临沅县中析置沅南县,禁属武陵郡,桃花源属沅南县三国,两晋,南北朝,桃花源均属武陵郡沅南县.就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晋代(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5世纪初),桃花源这处山水风光地便开始有了建筑.明陈洪谟编纂的<嘉靖常德府志>载:桃源观,晋人建."道观因建在桃源山上,故名"桃源山"即是桃花之源或者桃树之源的山,是桃林茂密,桃花缤纷,美不胜收之处.南北朝宋初二年(公元421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千古杰作<桃花源诗并序>,他用浪漫主义的大手笔构造了一个没有纷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丰衣足食,怡然自乐的理想王国--桃花源,反映了人民群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暗社会的抗议.陶渊明从小受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又有道家"小民寡民"的思想的影子.陶渊明继承了楚文化和屈原的"楚风",<桃花源诗并序>问世之后,石破天机,使桃花源声名大起,现实中的桃源山,桃源观,桃花山,桃川宫(即桃源山滨临之沅江一带)等名胜景物随之暇迩闻名.

惜桃源观于隋末被兵所毁,但风光秀丽的桃源山,桃花山却依然烂漫在奔流不息桃川之滨,陶老先生勾勒的桃花源更深深地刻在世人的心中.当朝,应武陵郡.改郞洲.合临沅.沅南.汉寿3县为武陵县,桃花源属武陵县. 进入唐朝,桃花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开发.唐初,大约公元730年,于桃花源重建桃源观,并免除附近20户农民的徭税(公元748年)夏五月十三日,又增至免除附近30户赋税.桃源观道人瞿柏庭,在桃源山建坛,和瞿仙馆.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桃花源以道观为主的建筑群已具一定规模,并由官方确定下山界范围,据狄中立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所撰<桃源观山界记>称:东西阔七里,南北长九里,东至厮罗溪五里,西至水溪二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沅江五里.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洞天福地>云:"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廻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县."在唐代,桃花源进人初兴时期.特别是在元和初年(公元807年左右),著名文学家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时常到桃花源浏览,题下<桃源佳致>并刻碑之后,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观这晋代留下的名胜古迹和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原址,更被官宦,文人,道士乃至百姓为之向往和探寻.桃源观道士陈通微与道友王志言乞准武随陵太守,将桃源观改为石级祠坛,并配置多处建筑,使桃花源愈展名胜姿容.

由于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的深远影响,凡唐之著名诗人,文学家,士宦,道人等,对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观几乎都向往顷心向往.据史记记载,在桃花源留下诗文的唐代名人多达四.五十名,其中有:孟浩然.张旭.王维.李白.刘长卿,刘禹锡.王昌龄,李群玉等.及至宋朝,桃花源得到了更大的开发与修复,成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宋太祖(公元963年),朝庭把有名胜古迹的桃花源的沅江中下游两岸地域从武陵县析出,另置一县,并以"桃源"为县名.其后不久,朗州改名为鼎州,桃源县境内桃花源遂属鼎城州.(公元1165年),鼎州改为常德府,桃源县及所辖桃花源随之属常德府,从宋初开始,桃花源大兴土木,广建道观.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朗州官奉诏修建五百仙人阁,竣工后命令名为望仙阁.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宋徵宗亲赐"桃川万寿宫"匾额.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桃花源的保护.修复和开发.1959年,湖南省公布桃花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湖南省文物部门拨款修整穷林桥.玩月亭等建筑,并对桃花源其它古迹进行了修缮和油漆,1973年省文化部门也拨款修复桃花山牌坊,蹑风亭.集贤祠等建筑.1975年,桃花源文物管理所恢复.1976年重修桃花观山门.1977年县政府拨款建桃源佳致碑.1982年月日983年省文化部门拨款修复水源亭,新建碑廊,并将历代碑刻17方移至碑廊迈内.1983年春,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直单位各级干部在桃花源种桃一星期共种4310株.1984年省水电拨款十万元,建怡然桥.1986年整修游路,再度维修蹑风亭.穷林桥筹建秦人宅宾馆.1988年湖南省政府公布桃花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列入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内.省文化部门拨款40万元,修复高举阁.1990年竣工.桃花源虽经文化大革命期间损毁,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展现出自明.清以来没有过的新规模,新容貌.新活力和新意境.

当时代步伐迈进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盛世春风吹绿了桃花源这方神奇的山水田园.从1991年至1997年,这7年成为桃花源历史上修复开发的又一鼎盛时期.在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中共常德市,市政府,桃源县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了这次规模修复开发工作.1991年,批准成立了湖南省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由原来的股级升格为副处级管理机构.1991年冬至1992年春,完成了第一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和新建了桃花源跨国道大牌坊.渊明园.桃花湖.刘禹锡草堂.咏归亭.花影亭.双星亭.五柳湖.水府阁.问津亭.黄闻山庄.秦人洞.豁然台.秦人居.竹廊.公议堂.奉先祠.延至馆.自乐桥.奇踪馆.傩坛等景点.1992年冬至1993年春,完成了第二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和新建了桃川万寿宫(上宫).天宁碑院.悠然圆.八仙亭.秦城.秦人古洞.玄亭等景点.此外,还修建一批供食宿的宾馆.餐馆等旅游设施及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1996年-1997年,展开了以挖掘桃花源文化内涵,开发沅水风光和完善景区功能配套为重点的第三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修整和配套了一部分景点,包括桃林.渊明祠.集贤祠桃花观.水府阁.观景台.天宁碑院.沅水风光线等处.7年时间,三期工程共投入10万平方米,封山育林300余公顷,植树50万株.2001年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桃花源的修复和开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使现在的桃花源的总面积扩大到157.55平方公里,其中“世外桃源”主体景区15.8平方公里,“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沅江风光带水域44.8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96.9平方公里。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服务功能齐全,现有接待场所三处、宾馆5家,大小酒店87家,床位1020个,餐位1800多个。景区内,程控电话、移动通讯、邮政网络、医疗服务齐全。2001年,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示范单位。

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的举办了七届桃花源游园会和三届桃花节,引来了海内外商贾旅游,或探胜观光,度假休闲,或洽谈商贸,开发投资,使幽静之境,一顿闹市.古老的神秘的桃花源,正以崭新的时代风采,迈向未来,迈向新世纪.

【连云港宿城(船山)世外桃源】位于连云港宿城景区的船山在古代为一天然避风海港,因其山形象船而得名。传说陶渊明就是在这里写下了《桃花源记》,吴承恩又因醉游船山水帘洞构思了《西游记》。

船山因其名扬天下的三级飞瀑与庐山三叠泉极为相似,故又被称为“中国的小庐山”,清代道光年间,陶渊明后裔两江总督、兵部尚书陶澍来此,把船山视为陶渊明笔下的“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并得到道光皇帝的赞许,建有“晋镇军参军陶靖节先生祠堂”,世外桃源的美誉从此蜚声海内外。

船山飞瀑

船山飞瀑在宿城东北部,分三级瀑布流下,在涧谷中时隐时现。最上一层叫阎王壁,宽约3米的涧水垂直落下,仿佛一幅白练悬于天际。涧水跌落山谷后隐流数十米,又跃下二层崖头。崖高10余米,崖下有一洞可容百余人,珠帘纷纷,紧遮洞门。涧水再下行200米,至滴水崖。崖高10余米,宽20余米,至此瀑布分为几段,溅起雪雾千团,形成了一个新的水帘。帘内有巨石如船,水声中似欲鼓棹猛进,故名船山飞瀑。

船山是一湾水的世界,劲书“船山飞瀑”牌坊的山门以内,亭榭呼应间,河湖相通,处处碧波,溪头岸畔,风舞柳枝,绿茵吐瑞,荡起无尽情趣。有人将连云港的水光山色概括为海、古、神、幽四大特色,那么船山之幽堪称一绝。 自船山飞瀑最底端新建的娱乐园过戏水桥拾级而上,自有一番如攀西岳华山般乐趣。新铺的石阶如天梯虎步龙盘,闪亮的铁索若彩虹自天而降。迎面崖壁刻一斗大“幽”字尤为引人注目。向上看,怪石嶙峋,一处一景,满山秀枝繁草,大气磅礴,有的自成房舍般,可容三五十人盘膝而坐,有的两岩中开一缝,鬼斧神功为“一线天”之杰作……

立于峰顶观礼台上,自有登高而望远之快,情满而欲溢之畅。东方海天相接浑然一色,浪波条条如线,航舟点点如蚁。海鸟、林鹊于眉际阵阵盘旋之下,是亚洲最大的核电站,宏伟气势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不经意间回首环顾,整个宿城桃花源如画屏油然展示:峰峦相拥,群楼林立。那点缀于宿城水库间的保驾山,一若袖珍盆景生出锦上添花般情趣。宿城自古便是旅游胜地:东晋时期,陶渊明来此,传说《桃花源记》即以此为背景写成。

【江西桃花源】桃花源景区,位于山南景区西南部,地处庐山大汉阳峰下,总面积约一万多亩,"桃花源"又称康王谷,是庐山第一长峡谷,全长约15华里,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称,景观特色以幽谷风光取胜,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创作原型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谷口即105国道,距九江市20公里,距星子县城及鄱阳湖水路18公里,距马回岭机场10公里,距庐山牯岭20公里.康王谷谷中西侧峰岭绵亘,青山叠翠,瀑溪泻流,田园如画,气候尤适,引人入胜,是一处田园揽胜的极佳之地.入口处,有溪流自谷中蜿蜓向前,沿溪而上行十里许,眼前豁然开朗,屋舍俨然,垄田层层,鸡犬之声相闻,溪流千回百转,如此景象直至谷底,有一条瀑布悬空数十米,蔚为壮观,这就是庐山著名的谷帘泉瀑布,朱熹手书"谷帘泉"三大字刻于进谷路旁的崖壁上,十分壮观醒目,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谷帘泉为天下第一. 昔日陶渊明自故里栗里村(现温泉疗养院,属温泉景区)至东林寺访彗远高僧,康王谷乃必经之地.屡次往返,此情此景,使陶公感受日深,加之先生坎坷经历,于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由康王谷而幻想出桃花源奇境,进而感发桃花源可耕田那种悠闲自在的境地,产生千古名篇《桃花源记》.桃花源谷深境幽,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与古代文人骚客留下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对游人产生神奇的魅力.桃花源现为星子县隘口镇庐山垄村,居住着陶、康等九姓千余村民,他们为陶公后代感到自豪,与昔日的陶公一样,享受着这悠闲自得、自耕自给的田园生活.

【安徽桃花源】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十里桃花渡,须从岱峰游。” 桃花源长廊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是指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亭10公里段。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描述出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外桃源而得名,漂流起点就设在景色秀美的石山岱峰脚下。终点设在渔亭镇上游的石门鸳鸯湾。漂流全长六公里,漂完全程约1.5小时。 从岱峰脚下登上竹筏,在清凌凌的河面上戏水飘荡,穿溪越滩…。近看碧水浅滩、游鱼可数,彩石纷呈 。远眺竹林叠翠、山花簇拥、桃园隐映。徽州古村落和居民掩映在古树群中,构成一幅又一幅美轮美奂的桃花源山水长卷。一座又一座的徽州牌楼、古祠则如新安江源头百年图腾。昭示着历史的深逐,生态的原始,民风的古朴……。也是《桃花源记》最原始的写真。 漂流起点距西递4公里、宏村15公里、齐云山18公里、黄山风景区42公里、屯溪老街(黄山市)50公里、徽州棠樾牌坊群70公里、祁门牯牛降96公里。

【台湾桃花源】

位于基隆河支流新寮溪溪谷中,由从前的“野人谷风景游乐区”、“天云洞风景区”、“大华壶穴区”组合而成。 景区园内有翠谷瀑布、观音瀑布、迷魂洞瀑布、新寮瀑布、茵梦瀑布等,虽然这些瀑布不如十分瀑布壮观,但四周环境幽雅秀丽。

景区内最具特色的要数位于新寮溪与基隆河会流处的大华壶穴区。所谓“壶穴”即圆形的坑洞。这里山地夹峙,河谷狭窄,湍急的河水从上游夹带来的石砾不断地旋转和钻蚀河床,天长日久,终于在坚硬的岩石河床上钻了一个个状似壶形的洞穴,故名“壶穴”。这一奇观已被列为台湾“景观资源保护区”。

【关于桃花源的对联】水流花放

路转风回

山鸟似欲啼往事

桃花依旧笑春风

窃怪当日仙人,独思渔夫

遍寻此中村落,不见桃花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内乡县桃花源简介】桃花源位于河南南阳内乡夏馆镇北8公里的青杠树村。属于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内的一个优秀景点。 据史料记载,专家考证,是古代文学名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桃花源所在地。陶渊明“桃花源记”是寓意之文,亦记实之文,创作原型是晋代北方战乱时期,避入山区的难民聚居地。 桃花源座落于宝天曼南麓玉屏山的群山环抱中,四周山势险峻,植被茂密,封闭性好,与世隔绝,山顶高处是一片近百亩的山间盆地,现有十一户人家,三十多口人,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因自然环境所限,历朝历代,官、兵、匪、盗,均未侵扰,居民纯朴和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农耕生活。 桃花源景区是由桃花谷、桃花溪、桃花源三部分所组成。沿桃花溪进入桃花谷,谷深3.5公里,可观赏景点十八处,有“天鹅湖”、“鸳鸯湖”、“鸳鸯桥”、“南天门”、“珍珠潭”、“菊花湾”、“绿芳潭”、“桐花湾”、“杜鹃湾”、“丹卉潭”、“一线天”、“响水潭”、“金卉潭”、“银卉潭”、“墨卉潭”、“天门瀑”、“落英潭”、“桃花源”组成。青山绿水,郁郁葱葱,“山不在高,奇在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 桃花谷俗称“三岭九道弯,九弯十三潭”,谷中林茂花丰,深秀奇幽。沿谷穿行在峭崖陡壁深幽狭谷中,抬头眺望,天成一线,呈“一线天”。穿过“一线天”行至“天门瀑”前已无路,但见断崖绝壁中,百米飞瀑,窕然横空,由天而降,气势飞宏,蔚为壮观。四周绝壁环绕,青苔莹莹,翠郁丛丛,山峰绝壁把桃花谷和桃花源拦腰隔断,山半腰陡峭密林中,有一洞叫桃花洞,沿桃花洞拾级而上,约百余米,有一古朴神秘的村落――塘屿村,展现眼前,这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真实写照。 这里山清水秀,峰岭叠翠,奇花异草,桑竹遍布山野,桃花盛开时,满谷芳菲,鸟嘤虫鸣,鸡犬相闻,牛羊悠悠。观感上:美色满目,大饱眼福。体验上:这里是大自然氧吧,可尽情享用;尘嚣无踪,心旷神怡;泉水甘纯,壶瓶无垢;民风纯朴,厚道和善;……这就是人们所向往和文人墨客雅俗共赏的“世外桃源”。联合国中国代表团前秘书长王海中来此考察后题词:“人间仙景,胜似仙境”。全国著名作家乔典运观后题词“何苦万里漫游,这里景致尽有”。

【尿裤裆居士】

凤雏庸(1985.6.28——)。这就叫“丑人多作怪”。实乃猪狗鸟人一头,原名找屎吃(后改名找尿喝),满族,字沁芳,号东湖先生,室名德馨轩,民间业余书画家。自称“关东第一美男子,猪见猪死,狗见狗吃屎”三字笔名有2个:良里予、苏之杭。四字笔名有1个:散淡的人、五字笔名有1个:尿裤裆居士。

【歌曲·桃花源】湖南民歌《桃花源》(演唱:何纪光)

三月春风暖,染红了桃花源,

溪流桃花水,水映桃花山。

漫步走过遇仙桥, 石板小路洒满了桃花瓣。

风也香,雨也甜,

桃花源里住一夜,多活那个二十年。

幽幽秦人洞,青青千丘田,

云染松杉树,雾满桑茶园。

曲曲弯弯沅江水,碧波闪闪洒满了打渔船。

山也翠,水也蓝,

谁不羡慕武陵人,住那个画中间。

歌手蔡依林《桃花源》唱的桃花源很现代!而用一种轻快的方式唱出了真爱栖息的桃花源与世无争的幸福感。那里一是片爱的国度,梦的境土。

我熟悉的孤独 突然间跳起舞

说它知道 在心的深处有个国度(爱的国度)

铺满花瓣的路

水晶房屋清澈微甜的湖

就算只是短暂经过都觉得幸福

那里什么都会变

但每一刻都像永远

会有骗人的誓言

但每句都值得纪念

这是我的恋爱大冒险

开始了漫游 危险的世界

终点是情人们口中真爱栖息的桃花源

走进心里的桃花源

寻找传说里无法遗忘的甜

就算最后的眼泪 有点咸

云那头 的地平线

会不会也有个温柔的他 在等谁

美丽的伊甸园

相信的才能看见

而勇气是它唯一的入场券

这是我的恋爱大冒险

开始浪漫又危险的诗篇

终点是情人们口中真爱栖息的桃花源

走进心里的桃花源

寻找那张可能最重要的脸

不管花多久时间

这是我的恋爱大冒险

开始浪漫又危险的诗篇

终点是情人们口中真爱栖息的桃花源

走进心里的桃花源

寻找传说里无法遗忘的甜

就算最后的眼泪 有点咸

歌手雷风创作了一首《桃花源》,还为我们增添了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很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上长满了无数的桃树。每年的春天,遍山的桃花就好像雪花一样,美丽着那个世界。就在桃树林中间,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他们青梅竹马,深深相爱。可是,就在他们准备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时,双方的家族因争夺桃树林发生了矛盾,他们的相爱在被激发的矛盾当中,也自然而然地遭到了双方家族的反对。他们试图用爱来缓解矛盾,然而,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使矛盾越演越烈。最终,他们在家族的斗争中倒在了桃树林里,血液染红了大地。桃树汲取了他们的血液,一夜之间,桃花也全都变成了红色的。从此,这里所有的一切都静止起来,桃花永远是红的,永不凋落。

根据这个故事,雷风创作了一首悲伤唯美的《桃花源》,全曲从头到尾都充溢着悲伤的情绪!

看不见,那流水落花的景况

听不见,那沧海一声的笑

只见那,大地的忧伤

完全被绿草覆盖

满天是,那真情恋人的血泪

留下了,那永恒不变的红

桃花源,爱情的天堂

永远被人们记住

桃花源,桃花源,让人醉,让人哭

完美的世界,不会太真实

天不变,地不变,河不流,花不落

虚幻的世界,不会太美丽

千千万万年年不变,花开花落不再存在

风风雨雨曾经走过,天地万物开始宁静

桃花源的故事就让它当个传说永远传下去

毕竟我们的故事,终究有花开花落

羽泉在专辑《朋友难当》中亦有《桃花源》这样一首歌:

词:金放曲:羽泉

前世一杯水君子未相见

枉做了凡人百年

看他乡千张脸若有缘不擦肩

换得今朝面对面

无意间轻描淡写小悠闲

掏出心中地与天

谈笑间情谊无边任月光舞窗帘

恍如遁回桃花源

忘却了世间的尘与烦

想起了心中的湖海泉

真情他哪儿来的借与还

邀得一壶清酒浓半山

再多沧桑还是尘与烦

再多风雨换来湖海泉

曾经推窗望月独自参

今日秋寒朋友知冷暖

史话桑洛洲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形

【桑洛洲桃花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原形为桑洛洲,这样讲是有根据的。

晋朝袁宏在其《东征赋》中看到“惟吾生于末运,托一叶于邓林”这里的邓林,原是夸父追日故事中的典故。夸父逐日死,遗杖,化作桃树林,叫做邓林。后世多用邓林比桃花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桑洛洲上确实有很多桃树。直到清朝末年,洲上还是桃花依旧。有诗为证:《肃清江西全省》彭玉麟,“ 桃花岑旧飞红雨,桑落洲新长绿芜。”桃花岑指的就是桑洛洲清时曾国藩与太平平作战的故垒。彭玉麟是曾国藩之幕僚清时在桑洛洲扎营相当长的时间。对当地人文相当了解。 桃花岑这个名称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提到桃花源,恐怕无人不知。可是真正知道桃花源在什么地方的人就很少了,而且具体地点争议也很大。其实桃花岑与桃花源是同一个地方即桑落洲。当初陶渊明就是以桑洛洲为原形写下《桃花源记》。

公元400年,陶潜因为上京(指去南京)递奏折遇风,在桑洛洲的规林避风(规林就是桑落洲的周瑜九柳八卦阵的别称,陶潜当时避风地点为今天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归林村),写了两首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在此表明了其归隐的志向。后来人们因为陶在此有归隐山林之意,所以又称此地为归林。这里也是其桃花源的原形。陶渊明在洲上观望,当年周瑜练兵点将处,如今桃花依旧,可是九柳只剩下五柳,眼见百年残柳,陶见其沧桑,想起世道和自己的身世,正若这五棵百年柳树一样飘摇,逐号五柳先生。

公元404年,刘毅与桓玄战于桑落洲。战火纷飞。刘毅大胜。 桑落洲却在血火的洗礼,依然屹立于江上。残阳如血几人归,岸边老树发新柳。硝烟缭绕随风去,大江默默向东流。

公元405年,陶潜出任彭泽令,也就是古澎泽包括今天江西省彭泽县部分和今天的江西省湖口县。史书记载,这年宫亭湖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宫亭湖水南侵,鄡阳县(古鄡阳在今天的江西省都昌大部分地区和鄱阳湖附近地区)包括武林在内海昏等的储多城邑沉没于当时形成的鄱阳湖湖中,流民拥挤到彭泽。据1986年《都昌县地名志》记:由于都阳湖盆发生多次陷落,古鄡阳县、海昏县、鄡阳城、昌邑城和白沙、武林、武阳、黄金采等军事、经济、交通重镇,均先后沦人湖中。陶渊明把流民安置在他当年避风的那个桑落洲上。陶渊明在桑洛洲上安置流民,建归林庄,种植桑树。这些陶渊明都在其《拟古》这首诗中有简略记载“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又因为这些移民都是鄡阳县武林人,所以后人把当初那个安置点叫做武林洲。根据《通典·州郡典·州郡七 古扬州》的记载,宿松汉皖县地。梁置高塘。有雷水。江水自鄂陵分为九派,会於此县界洲上,三百馀里合流,谓之九江口。东得武林洲,即桑落洲之下尾。唐·杜佑曰:桑落洲在江州都昌县,汉之彭泽县也。陶潜的祖籍也是鄡阳。这次安置移民,为后来他写出《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创造了心理和现实背景。只是古人喜欢假字,重音不重形,陶渊明亦是如此,武林人被他写成了武陵人,以致才有今人的误读,武陵人实乃武林人。可以想象,当年地震后的武林人及陶渊明从老家鄡阳县沿江而下,在水上行至到鄱阳湖口的桑洛洲眼晴应该是为之一亮,这水上之绿洲桑洛洲不正可以作为安置之所吗。流民在桑洛洲安置后,好景不长,最终战争又在桑洛洲爆发。桑落洲成了军事的角斗场。

公元410年,又是刘毅,只不过对手换成了五斗米教教主卢循了。这次刘毅大败。桑落洲到处血光。也就是这年,刘裕兵至桑落洲。遇上战争,更为严重的是这随后的几年,鄡阳县大部分地区完全沉入鄱阳湖中。这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文尾埋下的伏笔: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都在其《拟古》这首诗中有简略记载“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后来陶渊明根据这一经历借古喻今写出了《桃花源记》。其实桃花源就在桑洛洲上。另外陶渊明不为五斗路折腰的典故亦来于此。

让我们来具体分析解读一下陶潜的《桃花源记》 :

(桃花源之源义:古代的源不仅仅有水源的意思,也有水中平原之意。我们可以从“塬”字就看得到提示,这个字就是指高原。而源也有水中是洲岛这意。这点我们可以从《桃花源记》中看出,土地平阔,为什么在本已平的土地上加上一个阔字,顺江而下看到露出水面的平阔一洲,而陶潜的活动鄱阳湖地域及其附近大多是这样的景致。因此桃花源就是水上的桃花洲桃花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江西鄡阳的武林人(武陵人之陵通假林)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鄱阳湖)溪水划船走,(不知不觉出了鄱阳湖)就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出鄱阳湖口后)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不是野生吧有人种植管理过吧),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难道有人)。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积土成山,山只是一道堤坝或者土堆,若是真天然的山随便一座山都应高过桃树很多吧为何到近前才看见一山),土山上有个小口(山有小口并不是十足的洞口,只是水源流出的的缺口,口者缺口为口,路口为口,可为闸口,口只是个可以出入的方便之处),可以出入的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是灯光还是天光水光不得而知反正有光)。渔人就丢下小船,从出入口进去。开始出入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越过出入口这后,发现)这里土地平坦开阔(土地平坦开阔只有洲地平原才可以这样称,山地大多狭窄怎么说也说不过去),房屋整整齐齐,有良好肥沃的田地(何谓良田,当然农作物高产才可以称为良田,山地多低产怎么可称为良田何况那是农耕的东晋),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这是洲地常有之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不是这个地方的人的穿着。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面的人看见渔人(很陌生),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们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江中绝岛)与外人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洲岛外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要对洲岛以外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江水淹了?还是标记做得不够,以致不足以找准方位),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另外陶渊明同期还写了一首《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此诗中之商山即指今天庐山根据慧远《庐山记》中则谓匡俗为殷周之际人,与奚道仙人同游庐山,隐居修炼。所以庐山又被称作匡山。因其出自殷商之季,所以也可能被称作商山。后世多把商山指作隐居的地方.而此诗中“往迹浸复湮”足以说明桃花源的环境了,乃水中之洲也。)

桑落洲就是桃花源,里面的很多场景大多是陶的憧憬。桑落洲的移民并没有这样安生过,也就是这年之前的一年,何无忌兵至桑落洲抗击桓玄军。不到6年,也就是公元410年,刘道规,和刘裕先后在桑落洲大战,桃花源累受战火洗礼。也就是这年,陶怀着极其忧愤的心情借古喻今写下了《桃花源记》。这也就是陶在文后留下的伏笔:后无问津者。人们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主要原因。

关于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历史背景除了大时代战争因素、当时陶的故乡发生强烈地震物是人非:

鄡阳,始建于公元前201年(汉高祖6年)县址在周溪泗山,因一代枭雄九江王英布造反被擒,在些枭首示众,故名鄡阳,是豫章十八县之一。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因彭蠡湖盆地发生地震,湖水南侵,鄡阳县大部分沉入湖中,鄡阳县撤消。境域入彭泽县,隶江洲。唐高祖武德五年,改为都昌县。鄡阳县自建成到被撤,有600多年的历史,经两汉、三国、两晋,在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县域。鄡阳水陆交通便利,与南昌、鄱阳、九江、永修、余干等地往来甚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三国时,东吴名将黄盖曾在此镇守。

《晋书》称:“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陶侃既然是“鄱阳人”,又“徙家寻阳”,为何成为都昌人呢?原来陶侃故里,就在都昌县苏山乡的十里陶家冲,也称“都昌秆林”。都昌西北边界的十里陶家冲和星子县隔湖相望,这一小块地方在吴末晋初曾隶属庐江郡之寻阳县管辖。在当时的中国版图尚无都昌县,都昌县的前身是鄡阳县,据《县志》沿革载: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鄡阳县由鄱阳郡划归浔阳郡管辖。陶侃(259-334),永兴元年侃45岁。陶侃徙家庐江郡寻阳县,时在“吴平”,即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同一年,寻阳县即属庐江郡,至永兴元年再改属浔阳郡。寻阳县隶属庐江郡只有24年。陶侃徙家后的家庭地址,初属庐江郡的寻阳县,随着郡县变更,改属浔阳郡鄡阳县(即今都昌县)。彭蠡泽和鄱阳湖的演变。鄱阳湖在地质时代湖盆地区的地质地貌几经沧桑,变化很大。全新世开始湖盆虽逐渐下沉,由于泥沙沉积量和湖盆下沉量基本均衡,故仍呈现为河网割切的景观。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01 (汉高祖六年)~公元421年(刘宋永初二年)在令鄱阳湖中心设置了鄡阳县,古城已经考古发现在今鄱阳湖中心的四山。其周围有彭泽、鄱阳、海昏等县,所辖土地也有部分在鄱阳湖中。可见在公元5世纪20年代以前,鄱阳南湖地区并不存在庞大水体,而为地势低平、河网割切的湖积平原,而鄡阳县为河网支汇的中心。

过去有人因鄱阳湖在古代曾有彭蠡泽之称,因而认为古代彭蠡泽即今鄱阳湖。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彭蠡古泽的形成与古长江在九江盆地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更新世中期,长江出武穴(今广济县)后,主泓经太白湖、龙感湖、下仓浦至望江县与从武穴南流入九江盆地南缘的长江汊道会合。更新世后期,长江主泓南移至今长江道上,而原来被废弃古河道因全新世以来倾掀下陷作用,逐渐扩展并与九江盆地南缘的宽阔的长江水面合并,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湖泊,即先秦《禹贡》中所载的彭蠡泽。当时长江出武穴摆脱两岸山地的约束,形成了以武穴为顶点,北至黄梅,南至九江,东至鄂皖边界的冲积扇,江水在冲积扇上分为多支,即《禹贡》中所谓“九江”,东至扇前洼地汇入彭蠡泽,可见古彭蠡泽主体部分在江北,相当今龙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区。江南仅为今鄱阳湖的颈部。

由于古彭蠡泽是长江新老河段在下沉中受九江潴汇而成的湖泊,水下新老河段之间脊线分明。以后由于长江泥沙经九江段时,受到赣江的顶托在主泓北侧堆积起来,日久新老主泓道之间自然堤逐渐高出水面,九江主泓道和江北彭蠡泽即被分割开来。时间约在西汉后期,距今2000年。以后,每逢长江泛滥泥沙溢出,彭蠡古泽逐渐缩小,形成了几个由水流连通的湖泊,史称雷水和雷池,即今龙感湖、大官湖的前身。江北彭蠡泽之名逐渐消失。

自全新世开始本区第四次断块差异运动,在南昌一湖口一线有较大的相对下陷,尤以湖口断陷为强烈。西汉后期,湖口断陷的古赣江区已扩展成较大的水域,即今鄱阳北湖的前身。因为江北彭蠡泽之名出于经典《禹贡》,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就附会江南的鄱阳湖为古彭蠡泽。但在记载到湖汉水和豫章水(均指令赣江)时,却又说注入长江,而不是注入彭蠡泽。估计当时江南新彭蠡泽枯洪水位变率大,枯水时束狭如江之故。

汉晋时代的新彭蠡泽(晋时又称宫亭湖)南界不超过今星子县南婴子口一线,而婴子口则是赣水入湖口,也称彭蠡湖口。江南彭蠡泽形成后,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比较稳定。其后随南昌—湖口断层下陷自北而南的发展,河网交错的平原逐渐向沼泽化发展。刘宋永初二年(421)鄡阳县的撤销当与此有关。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彭蠡泽迅速向东南方向扩展。宋初彭蠡湖区已超过婴子口、松门山,迫近鄱阳(今波阳)县城,彭蠡湖开始有鄱阳湖之称。这种扩大的结果使原在湖边上的山峰先后沦为湖中小岛,附近的小湖也相继和鄱阳湖连成一片,古鄡阳县周围平原几平沦没殆尽。但其时鄱阳南湖仍为吞吐型湖,洪水时茫茫一片,枯水期水束如带。

明清时期鄱阳湖演变的特点是汊湖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鄱阳湖南部地区,如今军山湖、青岚湖都形成于此时。而清代以来,吴城以北鄱阳湖逐渐淤浅,由于赣江、抚河、信江的口外沙洲向东北延伸,鄱阳南湖西南部湖面逐渐缩小。

③汉别将击英布军洮水南、北,皆大破之。〔苏林曰:洮,音兆。徐广曰:洮,音道,在江、淮间。余据布军既败走江南,则洮水当在江南。罗含湘中记:零陵有洮水。水经注:洮水出洮阳县西南,东流注于湘水。如淳注:洮阳之洮,音韬。盖布旧与长沙王婚,其败也,往从之,而洮水又在长沙境内,疑近是也。杜佑曰:汉洮阳县城在永州湘源县西北。按今全州,汉洮阳县地,有洮水,在清湘县北。〕布故与番君婚,以故长沙成王臣使人诱布,伪欲与亡走越,布信而随之。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番,音婆。师古曰:兹乡,鄡阳县之乡也。班志,鄡阳县属豫章郡。鄡,古么翻。余据史记及汉书高纪,皆言“追斩布番阳”,窃意兹乡当在番阳界,非鄡阳。〕

还有一点,陶属道家文化的继承者,在当时《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也就是公元386年。这一年恰巧是慧远在庐山上建成了东林寺,其是否有隐喻此事呢。慧远也是顺江而下,值得怀疑的是,佛教的圣花是莲花而非桃花,桃花是道教的圣花。在庐山上,是否是道家和佛家为了一个理想的国度在争执呢?慧远在庐山上传教,到《桃花源记》文中其最后的后无问津者,有可能是隐预道教被佛教取代的过程。了解《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可以通过《陶渊明年谱》加以了解。(完)

【大酉洞桃花源】大酉洞,在重庆酉阳城近郊。核其形,与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记酷似。

大酉洞系一石灰岩溶洞。洞高三、四十米,阔二三十米,长百余米,有溪水淙淙,秋冬不竭,沿洞右侧流出,注入酉阳河。溯溪入洞,两岸墙立,半里许,豁然开朗,别有一天地。其中田十余亩,四周环山,皆峭壁,仿佛与世隔绝。因此,清《酉阳州志》称此洞“与陶渊明桃花源者,毫厘不爽”。清《四川通志》也说:“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知不在于此?惟晋永嘉之后,地没蛮僚; 自宋及明,又世为土司地,名儒硕彦,游迹罕至,故文献无征,不能正名为桃源耳。”

大酉洞上穹下平,冬暖夏凉。洞顶,钟乳悬挂,错落有致,水落珠玑,叮咚有声。乳石形态各异,或人或物,亦禽亦兽,凭游人之兴,随形赋名。左右石壁有许多篆刻题咏,皆因年代久远,蚀损莫辨。唯洞后左壁上,清季酉阳知州罗升梧手书的“太古藏书”四个斗大的楷体宇,仍清晰可见。关于藏书一事,清《酉阳州志》载有一诗,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咸阳书生背着书籍,逃进武陵山区,将所负之书尽藏此洞中。

1936年以前,川湘公路未修,官路离洞口约一华里,从那条自洞中流出的小溪的石桥上通过。溪畔桃树特多,一到春天,桃花盛开,落瑛缤纷,溪水流红。明代无名氏在洞壁题刻绝句一首:“洞前流水渺漫漫,洞里桃花渐渐残。曼倩不来渔父去,道人闲倚石阑干。”明季酉阳宣慰使冉天育在咏大酉洞“八景”的诗中也有“万山嶙峋洞天幽,结酗联翩作胜游。霄际松风青霭霭,洞边桃瓣水悠悠……”都是咏这“桃涧流红”胜景的。

现酉阳县政府正着手开发大酉洞风景区,按《州志》所记恢复旧貌,根据游览需要配以现代旅游设施,供人们欣赏游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