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国际专家获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9-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9月18日上午,上海国际科技合作奖颁奖仪式在市政府贵宾室举行,杨定华副市长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荣获2006年度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者颁奖。法国应用数学与计算力学专家菲立普·希阿雷与美国应用材料专家陈荣玲获此殊荣。颁奖仪式由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科委主任李逸平主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和科技工作者来到中国,来到上海,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共同创造科学技术发展新成果的同时,也增进了与上海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上海市政府在2007年初修订颁布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中增设了“国际科技合作”奖项。该奖项针对为上海市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而设立,凡与本市公民或组织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向本市公民或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特别显著的;为促进本市与外国的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均属于该奖项的授予范围。

此次获奖的菲立普·希阿雷先生、陈荣玲先生是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设立以来首次当选的2位获奖者。他们分别为推动我国应用数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提升上海半导体技术研究和制造水平,推动上海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市科委)

--------------------------------------------------------------------------------

首届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人简介

菲立普·希阿雷先生

法国科学院及法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应用数学与计算力学专家。从1982年起他与中国数学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曾先后多次访问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中心、数学研究所等单位,并受聘为复旦大学名誉教授,担任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ISFMA)法方所长及法方学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对推动我国应用数学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积极主持和参与了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的多项学术活动,包括“板与壳”研讨会、第三届环太平洋数学大会、“应用微分几何”研讨会,在北京主办的“控制、偏微分方程与科学计算国际会议”上应邀作首场报告,对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推动复旦大学弹性力学研究与发展,并培养了一批数学高级研究人才,为建立唯一的以我国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国际数学大奖--苏步青奖做出了重要贡献。

▲应聘担任了我国出版的两份主要数学期刊《数学年刊》及《计算数学》的编委。他和李大潜院士共同主编的现代应用数学丛书,2000年起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相继出版,他的四本专著和教材译成中文也在国内出版,对传播现代应用数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帮助读者提高现代应用数学的修养和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陈荣玲先生

美籍华人,现任应用材料(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自1984年开始与本市科委、市信息委、市教委等多个政府部门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科普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对提升本市半导体技术研究和制造水平,推动我市信息产业以及科普教育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上海市科委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共同设立的“上海-应用材料研究与发展基金”的相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基金资助了近200个上海市科研项目和课题,培养集成电路专业科技人才近千人,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60余篇,已申请国内、国际专利34项,软件著作权2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为推进上海市“科技启明星”、“曙光计划”及“明日科技之星”评选等提供了人力和财力支持,并为青少年科普活动提供实践基地。

▲在他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应用材料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全球技术培训中心,投入巨资购买先进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用于培训,为上海乃至全国培训了一大批紧缺的集成电路专业技术人才。

▲帮助国内芯片制造企业引进尖端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技术,大大加快了上海及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由于对推动上海及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作出的不懈的努力,陈荣玲先生2005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白玉兰纪念奖”。

来源:科技部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