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下,没有一丝云彩,阳光的热力驱走了秋天的寒冷。高大的发射架伫立在茫茫的晋西北高原上,发射架顶端的红旗在夺目的阳光下迎风招展。
火箭发射架旁边的一座3层黄色楼房里,11根巨大的通气管伸出来与火箭相连。这些通气管源源不断地向火箭里输送着相应温度和湿度的空气。3座高达近百米的避雷塔把发射架围在了中间。
发射塔旁的导流槽像一个已经蓄满了水的小型游泳池。火箭发射时向地面喷射出的火焰将把这一大池水化作一团白色的水气。
9月19日上午8时整,当记者来到此次卫星发射的指挥大厅时,里面非常安静。面前的3块大屏幕上,火箭正安静地竖在发射架的钢筋铁骨内。两个多小时后,它将脱离发射架“母亲”的怀抱,飞上蓝天。
“与前一颗“资源一号”卫星相比,这颗卫星增加了一台高分辨率相机。分辨率由上一次的20米提高到2.5米。这是这颗星的最大亮点。”此次任务的中方卫星总设计师张庆君告诉记者。
大战在即,这位担任过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的航天专家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
“今年是中国和巴西在航天领域合作的第19年。这颗卫星是两国合作发射的第3颗卫星。这颗卫星的13个分系统中,我方负责其中的9个,巴方负责另外4个。”张庆君说,“我们和巴西的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它对于扩大两国在国际减灾领域的影响力,提高两国的国际地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张军军,这个3年前从太原中北大学毕业的山西小伙子,从今天凌晨5时起,就坐在了发射场旁边的火箭控制大厅里,他的使命很特殊——他是此次卫星发射任务的火箭点火手。去年10月份,也是他用右手的食指,按下了“实践六号”卫星的火箭发射按钮。
记者问张军军紧张不,有信心没。他笑得一脸灿烂。
10时26分,进入一小时准备状态。火箭发射架的塔架回转平台开始陆续打开。火箭的面纱被一点点揭开。
11时11分,15分钟准备,最后一批人员从发射塔撤离到掩体。此时,控制大厅大屏幕右上方的发射场天气实况显示:温度:14.5℃,能见度:20km,风速:4米/秒,风向:北,总云量:0成。
绝好的发射天气!“5分钟准备”……“2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
发射架上的最后3根护臂打开,火箭乳白色的箭体完全暴露在蓝天之下。
“点火!”“起飞!”火箭喷射着浓烈的黄色烟雾,直刺苍穹。远在20公里之外的指挥大厅,我仍然能感觉到那种地动山摇的气势。
“遥测信号正常!”“飞行正常!”大厅里不断传来各测控站发来的信息。此时,大家的表情仍然凝重。我们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
“一二级分离。”“二三级分离。”“星箭分离。”
17分钟后,当“太阳能帆板展开”的声音响起,全场一片欢腾。巴西方面的负责人纷纷走到中方人员面前,握手拥抱。此时,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旁边的巴西国家电视台记者Wagner过来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
11时51分,此次卫星发射任务的总指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徐宏亮走上大厅前方的报告台,宣布此次卫星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全场掌声雷动。
人们开始欣喜地互相交谈。我来到了巴西方面的项目负责人Caxtaxo面前,采访他此时的感受。“前天我来的时候,太原正下大雨,昨天又是满天乌云。我还一直很担心。不过,今天早上,一看窗外,我就知道,今天的发射肯定没问题。”他说。
“你刚才紧张吗?”
“哦”,他用手放在自己的胸膛上,“我的心刚才跳得太快了。不过,现在好了。你听,已经慢一点了。”
说起他的中国伙伴,Caxtaxo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我喜欢中国团队的朋友,我们已经合作19年了。我想,30年、40年之后,我们还会在合作。我更希望是,永远合作!”
记者 潘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