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9月26日以“送科技下乡,建设现代农业———廊坊行”拉开了她50周年华诞庆典的帷幕。
据介绍,从早年间在全国的10个“红旗点”,到近年来以研究所为主体、每个所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至少一个科技示范县,再到50年从未间断过的专家或专家组下乡“传经送宝”,“送科技下乡”早已成为中国农科院的一个常态。
此行“五团三组”中“院士团”成员、我国著名蔬菜花卉专家方智远院士说得好:“虽然没有形式不行,但我们更讲求实效。”年近七旬的方老在当蔬菜花卉所所长时就常来廊坊市安次区,如今他一年中仍有两三个月待在农村。他介绍,我国农业科技界院士共有61位,他们中大部分不仅搞理论研究,更注重实际应用,“都是从田间地头干出来的”。突显了这一学科对“三农”的天然亲和力。
在位于廊坊市广阳区万庄镇的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跟北京来的专家“学艺”的老乡们里外围了两三层。从来都依“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种小麦的老少爷们,聚精会神地听作物科学所研究员赵广才博士讲气候变暖、当地种麦子宜推迟一周的道理。当记者问到“专家讲的有用没用”时,万庄镇肖家务村的杨凤银老汉连说“有用有用”,从品种到施肥、浇水等,都有用;特别是赵博士讲的可以省浇一道返青水,“是个创新”。但来自南尖塔镇南店村的王砚文可不这样看,他身边的几位“老庄稼”都坚持,这道“救命水”不浇不行。赵博士讲完了,他们几个还都围住了论个不停。
“送科技下乡”,其实不光是农民接受并受益的单向过程。直接参与了河北省“千万吨奶工程”的北京畜牧所副所长王加启博士就是“双向受益”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农科院的技术为养殖大户、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畜牧所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课题“提高原料奶质量”,并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在生产实践中找到课题,而不是在书本上找”,是“送科技下乡”的又一大收获。
负责此次活动的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屈冬玉引述江泽民同志在院庆40周年的题词“服务农业主战场,攀登科技新高峰”———“这正是中国农科院的准确定位”。他解释说,“攀登科技新高峰”,就是配备20%%—30%%的科技力量,担负全国农业重大基础、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服务农业主战场”,就是配备70%%—80%%的科技力量,担负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新品种开发推广及技术培训和咨询。前者,50年来共获得科技成果5000多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获奖成果2300项,而获国家发明特等奖的“籼型杂交水稻”及“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研究、航天育种技术、矮败小麦轮回选育技术、超级稻选育研究、系列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禽流感疫苗研制等,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后者,“十五”以来,分别与20多个省份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积极参与“科技之春”、农业科技年、科技入户和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惠及农村百姓无数,真正做到了“我们的专家,学术界认可,企业认可,农民认可”。
本报记者 瞿剑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