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说明的是,俺基本是个军盲,但一直从事机械工程的技术和施工管理工作,所以角度于大家习惯的不同。在俺的施工经验中,越大型的工程越要用专业的技工,靠工种配合的小组施工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工程质量,而小型的工程(比如只需几个工人)则需要用“多面手”的技工(单项技能不突出,但至少能会做两种以上岗位工作)来增加岗位互换性,这两种思路都是要让效率、成本的权衡达到最优。
——————————
俺先把以制空为主要用途的“战斗机”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三者的代表分别是:F16,J10;欧洲的“风”们,Mig29,F/A18;Su27系列,F15系列等。
三者的特点分别是:
载弹:少、较多、多;
航程:短、较长、长;
发动机数量和推重:单发高性能;双发中性能;双发高性能。
雷达能力:较低,中等,较高。
当然,这是假设比较对象的技术水准相当,无空中加油。而且不要拿胖型F16挂满武器的样子说事,那时它的空战性能降低到惨不忍睹。
————————————
大家都知道,美苏分别用F15/F16,F14/F18,SU27/Mig29当成“高低搭配”,貌似主要为了“省钱”,但主要原因并非如此。
F15、F14、Su27完全是为夺取制空权和为攻击机护航设计制造的,在对地弹药的射程和精度不够理想的年代,用这种高性能高价值的重型战斗机去对地攻击是浪费资源而且得不偿失;而F16虽然也是为制空设计的,但在空战平台基础上不如F15,雷达/导弹数量/航程的性价比上也不如F15,故在F15的数量足够和对方一拼时,那么F16就更多的成为高性能的精确的轻型战斗轰炸机,两者搭档进行长途奔袭,这也是因美国发动机技术先进,能满足推力和航程要求的缘故。
而苏联的体制不同,MIG29被用作“前线制空战斗机”,Su27则用于“为轰炸机远程护航和防空”,也就是说,按苏军的思路,作战距离的分工,MIG29将搭配Su25,Su27将搭配图22,只有从这个观点看,才能理解两组搭配在航程上两极分化。
美国周边没什么太大的直接威胁,地方想要攻击就得有较长暴露时间,所以用F16就基本能够胜任防空任务了;而苏联国土过于辽阔,几个方向都容易受到攻击,所以必须用续航时间长、航程远、雷达和导弹作战距离的战斗机,“性价比”才能最高,MIG25、31和一些雅克、图之类的远程战斗机主要用途就在于此,但这些飞机的中近作战性能不理想,需要用Su27来支援,而为了应付欧洲可能随时爆发的高密度大消耗作战,就要在此方向大量装备Mig29。
而欧洲中小国家主要是防御作战,吓阻/消耗/待援为主要作战目的,国力也不允许装备太多种类和数量的战斗机,那么单机就要试图成为“多面手”,在发动机性能上也弱于美国,故中型战斗机成为主力装备。
——————————
美国海军的装备变化则反应了作战目标和思想的演变。
航母的载机数量很有限,那么就要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F14是“纯制空战斗机”,装备它的主要作战目标是前苏联和中国的岸防航空兵,当它认为不会也不必和某一空军强国作战时,F14的性价比就太差了。当然,也是美国自信F18足够和大多数国家的空军一拼。但当美国撤编舰载重型制空战斗机后,实际上,美国就已放弃了用航母和苏联、中国一拼的计划。转而把航母编队用作一个中小国家的空军,用“多面手”的中型战斗攻击机F/A-18当作主力。同时,也应该是它认为欧洲和岛链停放的空军的重型战斗机足以压制苏联和中国空军了。
这也才能解释,为何美国让韩国和日本积极装备F15的原因,实际上对于这两个小弟来说,中型战斗机的性价比最高。由于它们国土狭小,作为防御使用时,重、中、轻型战斗机的其实差不多,日韩独自作战的话,难道敢用远程战斗机攻击拥有核弹的邻国?搞高低搭配又将造成生产和后勤的诸多麻烦,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协助美国遏制中苏空军,实际是帮助美国生产和储备了一批战斗机罢了。
——————————————
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战斗机是另一种“作战能力”的几倍,往往要加上“作战半径”“载弹量”等等“加权系数”得到的数值,这其实比较扯淡,这样看F111、B2甚至B52之类的作战能力真是很高很高啊~~
就空战而论,你能带100发导弹,俺只能带一发导弹,但没等你靠近,俺就把你击落了,ok?这是制空性能优势的极端。
而如果你来了2架,俺只有一架,那么俺打完一架后就得跑,你追上来把俺机场炸了,那俺就彻底输了,因为现在你这一架可以在俺头上为所欲为了~~这是数量优势的极端。
当全面战争爆发时,所谓“多面手”往往样样不行,装备中型战斗机的中小国家的战略首先是避免全面战争,而不是拼个鱼死网破。“多面手”的优势其实只能在两个有限中小国对抗时才能显示出来,即有限数量的使用灵活性;对于大国交战而言,只有在对方的空优战斗机失去制空权时才能体现出来,但那时不如就用轰炸机算了,所以美国空军也没有选择中型战斗机。
那么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少有的能和美苏一比的大国来说,又该装备什么样的作战飞机呢?
——————————————
其实对于中国空军而言,应该学习苏联的编制,即辽阔边境使用续航时间、雷达够长够远的一些专用的巡逻机,以重型双发战斗机护航、支援,配合一些高速截击机补充。而在主要作战方向,以单发轻型空优战斗机进行前线防空和防御,以重型双方战斗机作为远程突击和护航。当然,轻型战斗机的作战性能要不低于对方,尤其在单机雷达和单枚导弹性能上,但是作用距离和载弹量不要求太大。
这也才能解释为何中国对Mig29不太感冒的原因,就算它雷达改进了,但单发战斗机就能达到它的适用范围,何必呢~~那么也就可以认为,空军对很多网友热衷的“双发J10”应该并不感冒~~
对于未来的中国航母,战斗机的选型似乎一直迷雾重重。其实,这还是要从中国航母尤其是“第一批航母”的作战使命来分析。实际上,如果不是想和美国海上决战,或者攻击一个拥有较强空中实力的国家(比如印度),双发中型战斗机将是最好的选择(可以由单发发展而来),费效比、灵活性均不错,机种也能相对统一,减少维护和协调困难,并且数量可以比重型的稍多几架。或者就要装备重型战斗机了。俺不太赞同用单发轻型海军战斗机,尤其发动机性能有限,跃飞而不是弹射的时候,载弹载油会非常有限,当面对对方弹射起飞的战斗机时,不是弹药不够就是够不着攻击对方舰队,威慑能力就大大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