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新型信息化方舱使装备精度提高3倍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10-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资料图:二炮导弹发射

本报北京10月7日电特约通讯员韩海峰、特约记者王永孝报道:时值中秋,第二炮兵某部低成本研制的某型信息化方舱,在众多投资达千万元的科研成果评比中脱颖而出,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部是一个科研型作战单位,科研经费相对紧缺。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部队出现大量技术难题,亟待攻关解决。面对巨大的经费缺口,党委号召科研人员转变科研思路,让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在某型信息化方舱研制过程中,该部党委走了两步好棋:一方面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打破室站建制,成立了由导弹专家、技术尖子、高学历人才组成的跨专业、跨学科课题攻关小组;另一方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等科研院所签订科研协作机制,先后邀请了3名专家院士加盟研究,还借用了4个国家实验室和20多名顶尖科研人员协助攻关。

为了进一步降低科研成本,他们推行了高效节约的科研新模式,通过加大理论预研比重,开展模拟实验,采用替代品进行试验,有效避免了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使科研成本降低了40%。经过实装试验,该型方舱使某装备装检时间缩短五分之四,精度提高了3倍。

尽管如此,评奖会上该部的专家们却有些为难:与左邻右舍投资达千万元的参评成果相比,该型方舱的科研经费投入小得不成比例,能获奖吗?可是,当他们把该项成果的军事应用效益、战斗力指标逐一报告后,各评委欣然认同,不但让该型方舱在评比中一路绿灯杀出重围,而且最终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