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疾病——“基因靶向”技术获得重大成果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10-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潘治)自古以来,狙击手在战场上的作用一直不可忽视。精准是对狙击手的根本要求,而瞄准镜是狙击手的最好帮手。在现代医学领域,如果把科学家比作搜索致病基因的狙击手,那么“基因靶向”技术就是他们的瞄准镜。

正是由于在研究“基因靶向”技术方面获得重大成果,两位美国科学家和一位英国科学家分享了20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所谓“基因靶向”技术是指利用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可与外源性DNA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定向改造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借助这一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人们得以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对生物遗传信息进行精细改造。

有了“基因靶向”这一强大的武器,人们就可以瞄准某一特定基因,使其失去活性,进而研究该特定基因的功能。打个比方来说,使用“基因靶向”这具高精度瞄准镜,科学家们就能够精确瞄准任何一个基因,并对它进行深入研究。

尽管“基因靶向”技术刚刚诞生20余年,全世界的科学家已经利用该技术先后对小鼠的上万个基因进行了精确研究。根据导致人类疾病的各种基因缺陷,科学家培育了超过500种存在不同基因变异的小鼠,这些变异小鼠对应的人类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和癌症等。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新闻公报中说:“今年的奖项所涉及的发现引领人们掌握了一个无比强大的研究武器:小鼠的‘基因靶向’研究技术。它如今已经被应用在生物医学所有领域。”

新闻公报说:“从长远看,‘基因靶向’技术对人类在理解基因功能方面将带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并且不断造福人类。”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