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当地的雷电气候特点,决定了此次嫦娥一号的发射难度和具体时间的确定。这次,为保障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发射,气象预测采取了‘会商’制度。”昨日上午10时许,凉山自治州气象局总工办公室内,该局气象台台长曾文芹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针对媒体报道的“嫦娥一号将在10月24日下午6时许发射升空”说法,曾文芹表示,“这不可能是官方权威说法,只能是很临近的时候,才能接到发射时间通知。”
此外,记者从戒备森严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关人士口中也证实了这点。
气候特点 雷电频繁导致发射时间难定
昨日,凉山州气象局局长杨柳婵结合西昌当地的气候特点,对嫦娥一号发射时间的不可测性一语破的:“卫星要成功发射,必须有一个最基本的天气条件,不能有雷电,如果有,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而西昌,恰好是雷电活动频繁的‘高原向盆地’过渡气候。因此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肯定发射时间。”
该局气象台台长曾文芹表示,当地的雷电气候特点,决定了此次嫦娥一号的发射难度和具体时间确定难度。有中国卫星发射专家公开表示,要确定卫星发射的最佳发射时间,其实非常困难,需要选取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当地的各种气候进行综合详细分析,特别是对“雷电”天气的准确预测,不能有任何差池。
曾文芹说:“雷电天气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到9月份,现在刚过了这个时期,雷电活动明显降低,但最安全的时期是12月份到1月份。”
权威气象专家向记者证实,雷电的准确预测时间是6小时以内,最多在24小时期间准确预报。16日有媒体称24日下午的发射时间,那是8天后的时间,只能是一个预判,不可能是准确时间,会有变动可能性。”
专家细解 24日前后雷电可能性小
针对当前西昌阴雨连绵的天气,曾文芹说:“从当前掌握的气象情况分析,到24日前后,雷电和降雨的可能性比较小,这是个天气趋势,天气现在正向好的方向转化。”曾文芹向记者介绍说,从22日开始,西昌的天气会有所好转。
从目前天气情况分析,预计2007年10月17-21日卫星发射场区为阴雨相间的天气;22-24日天气有所好转,为阴到多云天气;25日前后还有一次较为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
“如果考虑24日发射,你认为当天天气情况如何?”曾文芹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预测分析:
云量:不会漫天都是云,四到七成样子。
雷电:发射卫星最忌讳和回避的天气。这个时期,发生雷电的几率和频率要少得多,但雷电最多只能提前24小时预报,在重要的发射和要务活动中,一般是6小时前预报。即便现在把时间定在24日下午6时左右发射,也有可能临时改变时间。
降水:按现在预测情况,比现在好得多,降水可能性很小。
通过对10月17日到10月26日的天气预测分析,曾文芹认为:“如果按照外界24日为发射时间的说法来看,相比较而言,在一连串阴雨不断的天气里那天较为合适,但绝不是最好的发射时间选择。”
安全举措 关键时段多种形式会议协商
曾文芹说,此次为保障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发射,气象预测采取了“会商”制度。据记者了解,与以往西昌基地发射其他卫星不同的是,在准备发射期间,气象预测从以往的周报和电话报告,调整为当前的日报和文字报告传真制度。不仅凉山州及冕宁县气象局,包括四川气象台、部队气象机构和中央气象台,每天向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传报气象观测情况。而且在关键时间段,各方还要进行多种形式的会议协商,这种“气象协商制度”,已成为嫦娥一号顺利发射的重要安全保障。
据气象局负责人介绍,凉山州和冕宁县的天气观测,已作为这次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重要参考,将和卫星基地的天气观测一起汇总后,最后定发射时间。
另据权威人士透露,其气象预报时间,从10月16日开始,一天一次向基地中心发送“天气趋势预报”,但越到临近发射的时间,“就会一小时一次,有时会半小时一次。”而且,迫近发射时间后,起决定性因素的则是“短期多人预报”。
据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在此次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前的气象预报中,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短期预报员已增加到20多人,并启动了世界顶尖专业仪器。
“嫦娥一号”已“站”上发射塔
10月17日下午,记者驱车自西昌市城区出发,沿西南方向上泸黄高速公路。沿途,不时可见火箭雕塑以及“卫星城”等标语。约35分钟后,汽车自漫水湾镇下泸黄高速公路,拐上一条柏油简易公路。当地人把进这条简易公路称之为“进沟”,不知是否与卫星发射基地在山沟沟有关。
汽车在山沟之间的路上颠簸行驶,穿进一条峡谷,在峡谷中拐过几道弯,穿过一个小村子,远远地就看到高高矗立的发射架和避雷塔。
发射中心
昨日戒备森严,今日可参观
10月17日下午,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口看到,由于卫星发射在即,卫星发射中心昨日全天禁止游客参观。
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石雕前,远远可看见一幢高大的建筑。当地人介绍,那就是即将发射的“嫦娥一号”发射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前,一名卫兵威严地站立着,另一名卫兵来回检查过往车辆、行人的证件。
据当地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10月16日和10月1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常对游客开放。
此外,“嫦娥一号”发射前,附近方圆四公里之内的居民将撤离,2.5公里内的居民必须撤离出该区域。据称,此举是为预备火箭发射万一失败,避免对附近居民造成人员伤亡。
发射塔
“嫦娥”发射架下,灯光闪烁
昨日,记者进入发射中心附近区域,距最近的卫星发射架不过200米远。站在发射中心南面的半山腰上,可见发射中心三面环山:左侧是牦牛山,右侧是峡谷口,对面的山峰较小,当地人尚未为其取名。
记者看到,高大的2号发射塔和3号发射塔分隔在两个区域。亚洲最高的2号发射塔,固定架和移动塔处于分开的状态,分别矗立在一条铁轨的两头。
最为显眼的是即将发射“嫦娥一号”的3号塔。和2号塔不同的是,3号塔是全封闭的,从外面看就像一座没有窗户的大楼,楼顶上方是一部巨大的橘红色吊车。
据航天专家评价,升级后的3号发射塔架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射塔架之一。另外,分布在发射基地各处的6个避雷塔尖高耸入云,最长的约有70层楼高。
据了解,截至10月17日下午,用于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和“嫦娥一号”都已经吊装上发射塔,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
记者看到,基地内车辆、人员来回忙碌着,“嫦娥一号”发射架下,数盏电灯分外闪亮,如发射时喷射出的火焰一般。
此前,为确保“嫦娥一号”顺利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2号、3号发射塔都进行了数十项技术改造。目前,中心两个塔架均具备发射“嫦娥一号”的能力。
观景平台 屋顶用铁皮搭建
花800元钱,可在指定区域观看“嫦娥一号”发射盛况。记者昨日了解到,组织观看此次卫星发射的西昌金英旅行社已停止接收报名和预报名。昨日中午,记者来到该旅行社,工作人员正紧张地通知全国各地交纳订金的游客。
“我们通知这些游客于23日赶到西昌。”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说。记者发现报名前去观看卫星发射的武汉游客寥寥数人。
据了解,金英旅行社受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委托独家办理国内外游客参观手续。该旅行社开设了卫星基地旅游纪念品专卖店,成立了卫星基地讲解队。
记者昨日还提前探访了“嫦娥奔月”观景平台。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看到“观景平台”为一栋四层楼房。
屋顶上用铁皮搭建了错落有致的两层“观景平台”。“卫星发射时,在这里就可以看到火箭扶摇升空的情形”,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站在楼上,远望正前方,隐约可以看到“嫦娥一号”发射架的雄姿。——这里距发射基地刚好4公里。
-记者手记
田园牧歌般的西南“月城”
17日凌晨1时40分许,记者一行抵达西昌,当从火车站下来踏上这个城市时,记者在一瞬间就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祥和之处。司机小伙和善无欺,他带领记者入住了该地最干净舒适也最经济的酒店。即便凌晨2时行驶在街道上,你也能感到这个城市的洁净与宽敞,两边树影婆婆,马路和天空的颜色一样,闪着洁净的光泽,尽管西雨蒙蒙,你也丝毫不觉得清冷。
这是一座全球关注的小城,这里是中国有名的航天城,即将发射的“嫦娥一号”吸引世界的目光。
沿路两边是平整宽阔的田野
昨日上午,空气清冽,秋凉甚重,天空阴雨连绵,记者自西昌市区驱车前往卫星发射中心,从航天路上泸黄高速,向西南方向行驰,沿路两边是平整宽阔的田野,已经收割的稻谷垛子一捆捆散放在田埂和地头上,蔬菜棚有规律地摆放在分划区里,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彝族居民在田间劳作,不远处,是低矮的民居和起伏的群山,炊烟袅袅升起,一幅田园牧歌的景象。女司机向记者介绍,这里是汉族和彝族的杂居地,数百年来大家友好相处,“他们对外地游客非常友好,如果你问路,会听不懂他们的话,但他们会坚持把你带去,即便走很远的路。”记者对此惊叹不已,司机解释说:“这里人的生活节奏很慢,不像城里人总说自己虽然很想帮助你,但是没有时间。”
街市上依然人来车往
在漫水湾镇,记者看到一条由成昆铁路分支出的单行铁路线委蛇而出,有一辆火车动力车头从上面缓缓驶过。据当地人介绍,“嫦娥一号”就是由这条铁路线运抵发射中心的,“铁路支线常年不见走火车,就是为了保障这个卫星基地”。来往的人们有的在铁路线上行走,还有小孩在上面玩耍。当地居民称,由于铁路线很少使用,在上面行走并无太大危险。
尽管“嫦娥一号”发射在即,但当地居民反映平静,街市上依然人来车往;田野里,农民忙着烧掉田地里的枯草。惟有不同的是,那些通过铁路和航空等各种途径,正纷纷来此准备争睹嫦娥一号发射盛况的外地游客们,将带给这座宁静城市一股喧嚣的气息。
-背景
西昌有“月城”美誉
自古,人们在西昌能经常观赏到分外明亮皎洁的月亮,历来传为佳话,故西昌有“月城”美誉。
此后,西昌又因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以现代航天城而著称。 时至今日,“嫦娥一号”将载着中国人的梦想,从西昌刺入苍穹直奔太空。卫星发射,再一次为“月城”美誉注入全新的含义。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代初,是中国目前规模较大、设备技术先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发射中心总部 设在西昌市,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约65公里处。自1984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了近20颗国内外通讯卫星。
-影响
南京一市民抢注“月亮之上”商标
记者昨日了解到,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识”的“月亮之上”被南京一市民抢注成商标。昨日,中国探月办有关工作人员称,个人将探月标志抢注商标的行为是一种“借机炒作”,相信国家商标局会依法驳回个人的申请。
去年2月,历时5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落下帷幕,由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作品“月亮之上”被确定为我国探月工程的标识。南京一家广告公司负责人李震当时想将“月亮之上”注册成商标。
据李震介绍,去年2月,他委托南京正道商标所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递交了“月亮之上”商标。目前,他已拿到了国家商标局的受理通知书。他将“月亮之上”的商标申请范围界定在:旅游服务、纯净水饮料、奶制品等。据称,目前,已申请注册“月亮之上”商标的门类中,还有两类分别是:娱乐和家具。此外,“月亮之上”用在旅行社及乳品上,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登月观光旅游”、“高品质”等字样。注册“月亮之上”商标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首脍炙人口的同名歌曲如今已被许多人用作自己的手机彩铃。
昨天,中国探月办称,与“中国探月”有关的一系列文字、图形商标,他们已进行了商标注册。但李震昨日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注册“月亮之上”商标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我不是将商标用于探月有关的领域”。
据悉,三四年之前,当“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发射前后,与“神五”、“神六”相关的商标注册申请一度大幅增加。
-声音
欲建月球天文台为嫦娥二期做准备
据新闻晚报报道 为做到最高精度的天体测量,我国科研人员提出,要在月球建天文台,并使其精度达到世界领先的“微角秒级”(即百万分之一秒)。16日,国际天文学会第248次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天文台举行,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专家,就“微角秒级天体测量”作了探讨。上海天文台前台长叶叔华院士告诉记者,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在嫦娥计划第二期到月球表面建天文观测点,为未来的月球天文台打下基础。
据介绍,由于大气层的干扰,地上天文台的观测精度会受到影响,高精度的天文台一般也只能达到“毫角秒级”。所谓毫角秒,是一个角度单位,代表千分之一秒,而一秒等于三百六十分之一度。毫角秒级,表示这台望远镜观测天体时会产生千分之一秒的误差,虽然这是个很小的误差,但天文学家可不满意。于是,他们把望远镜装在了卫星上,发射后就成为太空望远镜,从而避免大气层的干扰,向“微角秒级”进军。
叶叔华院士表示,在嫦娥探月计划第二期,也就是月球软着陆阶段,天文观测的实验就会进行,为今后我国宇航员建立月球天文台“打前哨”。如果有了月球天文台,就相当于架起了一座永久性太空望远镜,科研人员只要在地球上遥控它,就能观测各种天体。(本版稿件文图(除署名外) 长江商报特派记者 姚海鹰 刘渐飞 田振龙发自西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