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之际,我国探月二期工程五项科学目标也首次与公众见面。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国防科工委获悉,经过数百名科学家充分论证,探月工程二期方案已经初步形成,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攻关。
据介绍,通过二期工程,我国将突破和掌握月球软着陆、自动巡视勘察、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
2013年月球软着陆
我国探月工程制定了三步走战略,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将在2017年左右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
如果“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进展顺利并最终取得成功,2009年至2015年,我国将实施探月二期工程,进行月球软着陆巡视勘察,为建立月球基地收集基本数据资料。
据介绍,对于月球探测的第二、三期工程,从2002年开始,国家就组织我国最优秀的科技人员、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包括许多资深院士和著名专家,开展了深入的科学目标论证和工程综合论证,对技术实施途径进行充分研究和多方案比较,完成了关键技术的深入分析。
专家们提出,我国探月工程二、三期的月球着陆器,要降落在那些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并且国外月球探测器从没到达过的地区。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们则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和经济发展情况,对二、三期工程的经济可行性开展了充分论证,以使工程投入最少的经费,取得最大的成果。
据悉,为实现探月二期工程的目标,我国将在2013年左右,用长征3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将首个月球着陆探测器和月球车(即月面巡视探测器)送往月球,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对月球开展深入探测。
随后,在2014年左右,根据2013年首次任务的实施情况,重新选定着陆地区和探测仪器,再次发射月球着陆探测器和月球车,进行第二次月球软着陆探测。
为顺利实现预定目标,科学家们已经为探月二期工程发射的探测器初步选定了13类15台探测仪器和设备。
工程五项科学目标
据国防科工委介绍,已确定的探月二期工程五项科学目标为:
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获取月壳浅层物质与物质结构特性的数据。这项科学活动对于了解月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类地行星早期构造的演化历史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开展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从而掌握月球蕴含的可利用矿产和能源资源,特别是了解月壤中核聚变燃料氦-3的资源情况。这项科学探测活动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将来月球基地的选址以及建设方案的选择;
开展月球内部结构研究。这项科学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月球的状态、结构和组成,还为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化提供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
探测日-地-月空间环境,主要是了解月表太阳风、太阳耀斑和银河宇宙线高能粒子、低能离子的通量及变化规律。对月球探测器和航天员在月面上活动的适应性分析有重要意义;
开展月基光学天文观测,利用月球独特的环境,获取在地球表面难以得到的天文观测成果。(章轲)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