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狄)昨天,刚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线归来的卫星专家戴居峰受邀在新浪做了访谈。本报记者就嫦娥一号的变轨、太空飞行等问题借机采访了他。他表示,目前嫦娥一号卫星运行非常稳定,各个部件各项功能都按照预定的设计执行并完成,对嫦娥一号完成任务“很有信心”。
12个发动机控制姿态
据戴居峰介绍,嫦娥一号卫星上共有12个发动机控制着卫星的飞行姿态。
嫦娥一号卫星有滚动、偏航、俯仰等三个方向的飞行姿态。“如果我们想改变卫星速度的话,我们会先把卫星调整到某一个姿态,这时候有一个滚动发动机点火改变卫星的轨道。”戴居峰说。
据介绍,12个发动机是推力器,对卫星产生三个轴的正向反向作用。12个发动机调整卫星姿态的过程完全自动完成。
紫外敏感器实现定向
嫦娥一号发射后一直处于巡航状态,就是卫星的两块帆板一直朝着太阳,保证卫星的能源、热控。巡航状态是一个最稳定的状态,嫦娥一号一直要保持这种状态飞到月球附近才建立对月定向姿态。但是在每次变轨前嫦娥要先暂时调整一下飞行姿态,以满足变轨的需要。据戴居峰介绍,为了变轨的需要,昨天下午6点左右嫦娥一号调整了一次飞行姿态。
由于月球和地球环境不同,没有大气层,热环境不稳定,无法采用红外进行对月定向。戴居峰介绍说,嫦娥一号的技术人员在我国以前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一项突破,自主研发了紫外敏感器,利用紫外对月定向。而正是因为成功研制出了紫外敏感器,嫦娥一号才能顺利奔月。据悉,这个新产品也是第一次上天使用。
月食考验能源供应
嫦娥一号的太空飞行将会遭遇5个小时左右的月食。据技术人员测算,嫦娥一号要经过的月食,整个全月月食时间是5个小时,半月月食时间是3个半小时。
戴居峰介绍说,月食问题是此次嫦娥一号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整个月食时间之内没有任何能源供应,完全要靠嫦娥一号卫星自身的能源,这期间卫星上的设备还将全部断电,温度也将降得非常低,能耗也将会降得很低。“一直到能够见到太阳以后才开始陆续加热,分系统加电,热控分系统加电等等,保证(卫星)姿态,保证卫星能源,最后慢慢恢复到正常姿态。”戴居峰说,中间这个过程感觉就像是卫星能够经过了5个小时的冬眠。
据介绍,为了让嫦娥一号顺利通过这次月食,之前专门进行了月食低温专项实验。
需“刹车”捕获月球
在太空中极速飞行的嫦娥一号需要实现紧急“刹车”捕获月球,才能成功进入月球轨道;而如果不能成功“刹车”,就会沿切线与月球擦身而过,飞翔距离地球200万公里以外的太空,从而也失去地球的控制。“飞向何方,地球也控制不了了。”戴居峰告诉记者。
对于嫦娥一号卫星在完成使命之后会不会撞向月球,戴居峰表示国防科工委研究中心正在进行论证是否需要深度撞击。据介绍,目前嫦娥一号撞月从技术上讲已经没有什么问题。谈到卫星撞月具体怎么实现,戴居峰介绍,在轨道飞行的过程中,把卫星调整到一个预先精确计算的角度,使卫星头冲下、脚朝天,然后脚部的发动机点火,卫星就会在一圈之后迅速掉到月球上。“靠月球本身的引力和卫星的初速度就能够实现撞击,技术上并不难。难的是卫星怎么能到达要撞击的那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