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它国家一样,中国的官方航天机构及科学家在进行外太空探索时,也面临来自外界的质疑。例如,探月究竟是投资还是消费?花费巨额经费探月究竟有无必要?
有关方面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往往偏重于算有形账,如“嫦娥一号”升空为中国未来建立月球基地、开采月球资源提供了可能性,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航天科技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及为今后以科技带动经济提供了动力等等。
事实上,中国开展探月工程获得的有形收益虽然看得见,但毕竟有限,而看不见的无形收益,则可能数倍、数十倍于此。
令人欣慰的是,有关方面在“嫦娥一号”发射前的半年时间内,就通过民间投票的方式,征集了大量优秀中国乐曲带上月球,以及开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供民众旅游观光。在发射过程中,官方则邀请了中外媒体现场采访,让中国央视全天候进行现场直播,邀请日本等国的专家现场观摩。这一系列举措反映的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开放与自信,更说明中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探月工程所带来的无形价值,并有意播种、培育及收获这些无形价值。
那么,中国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上究竟收获了哪些无形价值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拓展思维空间
小至个人大到国家,能有多大的气魄,能做多大的事业,能有多远的前途,关键要看其境界的大小,看其思维与想象空间的广度与深度。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祖先一直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自身周围有限的疆土内,所以当时的人们充其量只能创造出相对封闭的封建农业文明。而当时欧洲人则将目光投向浩翰的海洋、广袤的太空。于是,欧洲人发现地球是圆的,发现了新大陆,制造出了飞机、航天器,比东方人更早地登上月球,更早地实现了现代化。
近年来,中国探索外太空的系列壮举,无疑将极大地开阔中国人的心胸,将中国人的视野与境界由眼前及脚下的地球,引向月球甚至更遥远的外太空。可以预料,未来中国“举头望星空”的人将越来越多。
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比其它国家与民族,中国与中华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凝聚力,有着更为现实、更为迫切的需要。
这不仅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及在近代史上积贫积弱的痛苦经历,更因为目前的中国尚未完全实现祖国统一。并且,已经在主权上回归中国的港澳,目前还面临着人心回归的问题。
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的最好办法,一是民族文化,二是国家强盛。“嫦娥一号”奔月,不仅实实在在地证明中国的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与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相匹配的,更为关键的是,它让中国人千年的“嫦娥奔月”梦由神话变为现实,让炎黄子孙今后“举头望明月”时,更添自豪感与认同感。
激发创造热情
一个国家的运动健儿在竞技场上拿了多少金牌,并不代表该国的整体体育水平与国民体质。同样,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也并不表明中国的基础科技水平非常高。
不过,“嫦娥一号”的发射,却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是一次极佳的科普教育,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科技创新与创造发明的热情,并使得中国未来受益无穷。
惠及“中国制造”
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已打遍天下。但作为“制造大国”,中国却不是“创造大国”。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制造”还屡屡因“涉嫌侵权”而遭到其它国家有意无意的指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制造”成了“简单加工”、“低附加值”、“低技术”的代名词。
中国在外太空探索领域内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无疑表明“中国制造”的实力及未来发展前景,有助于挽回“中国制造”的声誉。
增添合作本钱
在面对地球资源可能枯竭、居住环境遭到破坏以及地球本身可能遭受外来星体侵袭的威胁方面,人类必须携手合作。而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唯一目的,也就是要为困守地球的人类寻找和开拓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从长远来说,人类不分国家不分种族携起手来,共同探索外太空,以免各自为政消耗共同的成本是大势所趋。
此外,中国在外太空探索领域成为后来者,不仅有助打破目前太空探索由少数大国垄断的格局,促进人类和平共同利用外太空,更为中国与其它国家开展合作,积累了成功筹码。
以上事实表明,中国开展的探月工程不仅不是单纯的消费,而且是一项一本万利的投资。(作者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