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弹头分导再入式飞行器MIRV分配技术大揭密
著名口口的文章
和我国的很多科技成就一样,话都要从美国的Cox报告谈起,MIRV技术也不例外。
1999年出笼的Cox报告中对中国的MIRV技术是这么描述的:
Existing PLA missiles, including the CSS-4 Mod 2, could be capable of carrying the new, smaller warheads in a MIRV or MRV configuration.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fter a decision to proceed, the PRC has the ability to deploy missiles with multiple reentry vehicles (MIRVs or MRVs). The PRC has demonstrated similar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 in the Smart Dispenser that it developed to place multiple Iridium satellites into orbit. The Select Committee did not, however, review sufficient evidence to permit a judgment whether the PRC will in the future decide to deploy a MIRV or MRV system.
THE IRIDIUM SMART DISPENSER CONTROVERSY
In May 1998, allegations were made that Motorola had provided the PRC with technology that would allow it to build a 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 (MIRV) missile-dispensing platform. The allegations were that the Smart Dispenser used by the PRC to place two Iridium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s into orbit would provide the PRC with technology that would be directly applicable to MIRV dispensing.
The Smart Dispenser is an on-orbit maneuvering stage with its own independent guidance system. The Select Committee has determined that Motorola did not provide the PRC with information on how to design the Smart Dispenser; rather, the PRC built the Smart Dispenser indigenously to Motorola's specifications. However, the Select Committee's independent technical expert noted that the PRC has demonstrated all of the techniques that are required for developing a MIRV bus, and that the PRC could develop a MIRV dispensing platform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fter making a decision to proceed.
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反驳文章是这么说的:
《考克斯报告》称,中国通过铱星发射“获得”了智能分配器技术(SMART DISPENSER),用于多弹头分导再入式飞行器(MIRV)的分配技术。事实上,中国在发射铱星前,就多次成功地进行了多星发射。1990年7月,中国长征二号丙首次发射,搭载了一颗巴基斯坦卫星,进行了双星发射,两颗卫星分别进入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990年9月,中国用长征四号成功地一箭发射三颗卫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1992年10月,长征二号丙一箭双星发射了瑞典弗利亚卫星和中国的返回式卫星,两颗卫星进入两种不同的近地轨道; 1994年2月,长征三号甲一箭双星发射了实践4号卫星及一颗模拟星。因此,中国早已掌握并不断发展分配器设计技术,不存在任何难以突破的关键技术,更谈不上利用发射铱星来提高中国多弹头的分配器技术。(《事实胜于雄辩,谎言不攻自破》,《人民日报》,1999年7月16日)
其实,两方说的都没有错。
的确,我们早在1979年就已掌握一箭三星的技术,但那是在三个相邻轨道上依次投放三颗卫星,而且对入轨精度和卫星姿态没有很高的要求。1990年、 1992年和1994的那四次也差不多。应该承认,我们的MIRV技术取得实质性进步是在为Motorola公司研制发射铱星的CZ-2C/SD火箭上的 “智能分配器”上,这个智能分配器说白了就是MIRV母舱的原型。不过美国人也承认,这完全是我们自己研制的,美国人的“帮助”仅限于“商业刺激”:
Although it does not appear that any stolen or purchased U.S. technology has helped China to develop such a warhead bus, commercial interaction with a U.S. satellite maker did provide China the impetus to build a Smart Dispenser that allows a single space launch vehicle to place multiple satellites in orbit. The technology required for the satellite Smart Dispenser is virtually identical to that needed for a MIRV bus.
(http://www.heritage.org/Research/MissileDefense/BG1303.cfm)
这从另一方面说明,直到90年代中期,我们还就没有发展带MIRV导弹的计划,发射铱星前也没有这方面的型号立项。美国人无意中的确帮了我们的忙。CZ- 2C/SD是我们首个带上面级的火箭型号,通过研制CZ-2C/SD上的智能分配器,我们积累了研制MIRV母舱的初步经验。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意识到发展带MIRV导弹的重要性,于是东五甲/长二丙总师李占奎及时地提出了研制MIRV型号——东五乙。与发射卫星相比较,导弹对于母舱的控制精度要求更高,因此必须研制性能更高的母舱姿控发动机。《中国航天报》对于科技集团六院肖明杰的一则报道中提到:
“2002 年开始,他又主持了另一个国家某型号姿控发动机研制。为满足非常高的性能指标要求和加注推进剂后贮存时间的要求,他集思广益,采用了大量新技术,通过刻苦攻关,成功地解决了预包装技术、总体结构优化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并圆满地完成了地面研究试验。”(http: //www.cnsa.gov.cn/n615708/n620172/n620642/51920.html)
“非常高的性能指标要求和加注推进剂后贮存”,这说明是一个导弹型号,而且立项比DF-31A、JL-2都要晚。因此,我猜测东五乙立项的时间是2002年。经过几年的研制,2006年迎来了型号的首试。这方面的情况,参见另一个帖子:
两则新闻和我的一点猜测
李占奎 心与火箭一起飞
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2007年03月15日
科技精英大多受教于国内外的知名院校、师从名家,具有很好的教育环境,获得较高学历。然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资深专家,国防科技系统劳动模范,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第三任总设计师李占奎却没有这样的条件。他笑称,自己小的时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放猪娃。
志高不在家富
1935年冬,李占奎出生在辽宁丹东的一个小山村,祖辈务农,家境贫穷。可这家人人穷志不短,李占奎的父母暗下决心,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为积攒学费,全家人起早贪黑辛勤劳作,连幼小的李占奎也跟着妈妈去薅草,跟着哥哥去放猪。他8岁那年,终于如愿以偿,走进了学堂(其实就是一位老先生和半间草房)。可是,那根修了又修的放猪鞭子却始终没离开过小占奎,他每天必须用半天时间去放猪。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李占奎家也和全国农民一样,有了自己的土地。家境得到了改善,李占奎也升入中学。共产党的恩情,激励着他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在学校里他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1953年,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父母的严教、环境的熏陶、劳动的锤炼,造就了李占奎忠诚老实、肯于吃苦、勤奋好学、要强上进的品格和立志报国的决心。这一点使他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崭露头角,深受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器重。1952年,国家成立航校,李占奎被破例保送入校。
1958年,李占奎被选拔到刚刚组建的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前身),和一大批立志于国防建设的优秀青年一起,踏上了振兴科技、壮大国威、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成才不在名校
航天技术是一门尖端技术,要啃这块硬骨头,对于只有中专学历的李占奎来说谈何容易。然而,李占奎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把文化上的先天不足作为动力,凭着他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惊人的毅力,进步很快。20世纪60年代在仿制“1059”导弹的实践中,他和他的战友们坚持蚂蚁啃骨头的作风,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深入钻研“1059”的技术,一步一步地进行专业分工消化,反复校对、补充完善图纸资料。苏联提供的图纸资料不全,尤其是地面设备和整机所属的二次协作件的资料短缺很多,这对一个完整的型号系统,是绝对不可以的。为此,他们通过测试样机,绘制成结构图和原理图,并进行重新设计计算,在工人师傅的密切配合下,设计出了各项合格的产品。
1960年11月5日凌晨,当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凝聚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精神和顽强意志的“1059”发射成功的时候,李占奎和他的战友们流出了喜悦的眼泪。3个月后,李占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此,李占奎一发不可收,在航天知识的海洋中越游越快、越潜越深。少年时代就酷爱读书的李占奎,把学习知识作为最大的满足,他如饥似渴地涉猎与航天技术有关的各类书籍,从中汲取营养;他参加了大学的函授,专攻航天技术教材和世界顶级的航天学术专著,掌握了尖端技术理论;在工作实践中,他孜孜不倦地向其他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请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图书馆、实验室、总装车间、发射场都是他学习的课堂。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占奎厚积薄发,他的设计思维和创新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崭露头角,令人刮目相看,令同行心悦诚服。他也从设计员升任为组长、副主任、主任、副总设计师。1993年,李占奎担任了长征二号丙火箭总设计师,他在运载火箭总体设计方面积累的高深学识和丰富经验,为后来开创性的研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顾几十年来成长的历程,他深有体会地说,成才之路不仅仅只有一条,只要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探索,条条道路都能通向知识的殿堂。
创新诞生奇迹
2003年12月30日,长征二号丙SM 火箭成功发射探测一号卫星,为2003年度的中国航天事业画上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句号。至此,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创下了第22次成功记录,在“金牌火箭”的辉煌史上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刻,长征二号丙火箭总设计师李占奎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是中国火箭的标志性品牌,享有“金牌火箭”的美誉。如何确保该系列火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李占奎总师和他的战友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他们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不断创新,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经过缜密分析,以李占奎总师为首的设计师系统决定研制一个全新的火箭上面级。发射探测一号卫星的长征二号丙SM火箭上面级需要一个大推力小偏差的固体发动机,重量约3吨。从控制方案上来说,这种结构非常复杂,在上面级上加一个大重量的发动机虽然也是可行的,但是随着自身重量的增加,运载能力也将会大大降低。针对这种情况,他带领研制队伍刻苦攻关,与专家们反复论证,认为可以在控制系统等方面做出改进,把以往上面级所采用的三轴稳定的方案改进为自旋稳定加三轴稳定的姿态控制方案。针对自旋稳定的特点,完成了大角速率长寿命惯组、大推力小偏差固体发动机等重要技术的研制,获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提高了研制队伍的整体实力,为长征二号丙火箭研制了一个全新的上面级,确保了此次发射成功。
长征二号丙火箭首次发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铱星时,要求非常高,两颗一样大小的卫星要发射到同一条轨道不同的距离上进行分离。这就需要在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基础上安装一个新设计的具有多星分配功能的智能分配器。但是,选择依次分离还是同时分离,哪种分离方式的可靠性更好,安全系数更高?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李占奎带领大家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计算分析和研究验证这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综合了力学环境、物理环境、载荷强度等多方面因素,经过艰苦的攻关,并征得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最终确定了“旋转同时分离”的方案。
1997年12月8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二号丙改火箭成功地将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正式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那是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的首次发射,那次成功的发射证明了旋转同时分离的方案是正确可行的。
火箭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成熟的技术,两者完美的结合才能造出可靠的火箭。作为火箭总设计师,“选择”是一个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大到火箭的总体结构、各分系统,小到每一个小部件、小细节的设计、研制都会有几种方案。李占奎总师和他的同事们需要对这些方案一一进行分析比较,取优舍劣。为不断创新适应各种功能需求的上面级,他开动脑筋,大胆改进研制程序。传统研制火箭的程序是:先进行技术途径分析、调研,然后进行总体方案论证,还要进行生产、工装、元器件、材料、工艺水平、试验条件的论证,总体还要考虑分系统、单机。若按部就班,到初样研制结束,需3~4年的时间。他和技术人员一起,根据几十年的体会,反复研究论证,最后认为:充分利用成熟技术不仅能大大提高可靠性,还可以缩短研制周期。例如:姿控发动机的喷管就采用了成熟的技术,计算机容量加大,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所有的上面级产品100%进行了高效应力筛选;初样产品进行了可靠性增长试验,其中有些试验是强制推行的,所有的试验都务求一次成功。这样不但确保了质量,而且节省了研制时间,保证了研制进度。
就这样,李占奎带领他的研制队伍在自主创新的路上,想出一个个点子,谋划一个个方案,攻克一道道难题,使长征二号丙火箭不断得到改进,运载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是我国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用于低轨道发射任务的主要火箭。
严谨铸就成功
一种型号火箭的研制生产,从预研、试验到发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间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就需要运载火箭在设计上必须达到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李占奎总师常常说:“安全可靠是最为重要的,一枚火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确保万无一失。”在担任“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系列的总设计师期间,他特别重视火箭的可靠性问题。从一个型号的方案论证、方案设计、初样试验到飞行试验,他都要全程参与讨论验证,找问题、想办法,严肃对待、严格把关,力求万无一失。每次发射前,他都要亲自爬上几十米高的发射塔,仔细检查,从不放过任何细节。确保首发成功,这是李总的一贯作风。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至今保持的不败记录,不能不说与李占奎总师的这种“可靠性第一”的设计理念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火箭研制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火箭发射更是如此。每次临射前,没有对自己主持设计的火箭性能具有绝对的自信,没有对火箭安装测试的每一个细节具有绝对的把握,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大将风度,就不可能做到头脑清醒、沉着应对。有一次,发射程序已经进入倒计时,测试数据显示出现异常,在场人员十分紧张,并做好了关机准备,李占奎却安定自若,清晰地判定是测量干扰问题,并果断下达可以正常发射的指令,结果一举成功。这样的例子,每位和他一起参加过试验的同事都可以如数家珍。
截止到2006年9月,长征二号丙火箭连续成功发射28次,将国内外的36颗各类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火箭发射史的最佳记录,铸造了金牌火箭的辉煌成就。
心心相印的奉献
特别能奉献——这是党和人民对航天战士的最高褒奖。李占奎用几十年的奋斗历程对“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
李占奎的妻子原来在东北工作,夫妻分居两地。李占奎一个人在北京过着“单身汉”的生活。正是如此,也为他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每天他的生活轨迹就是三点一线:工作间、食堂、宿舍,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和学习,即使是妻子来京探亲,李占奎也很少陪伴。妻子说,他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和学习上。50年来,他几乎是经常加班,休假也很少。
1992年底,在发射完澳星B2后,为争取铱星合同,时任“长二捆”火箭副总设计师的李占奎远赴美国,并在异国他乡度过了春节。李占奎此行的任务是负责技术方案的谈判。在阅读了厚厚的投标资料后,他感到要完成任务,还需要艰苦的努力。我方的任务不是简单地研制一个分配器,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总体和系统设计。在谈判中,当美方问及3年多的时间能否完成任务时,他从技术工作的角度坚定表示能够如期完成。经过领导和同志们的艰苦努力,谈判取得成功。在拿到合同回国之后,李占奎和他的工作伙伴们立即开始了研制工作。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火箭的研制上,连十分喜爱的篮球、排球、游泳都渐渐生疏了。在他的脑子里,几乎全是跟火箭有关的事。
1993年秋天,一个星期六的深夜,李占奎正在思考下星期一的技术分析会方案,突然一阵眩晕,倒在床前。医生检查后确定是心肌缺血,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星期日下午,住院不到一天的李总执意要求出院,在医生的一再追问下,他才说星期一的会议需要他到场确定方案。面对医生无奈的责怪,他抱歉地说:“您如果不让我参加会议,我的病会更重。”就这样,他自己签字出了院,星期一上午他准时来到会场……20世纪70年代初,因当时国家政策原因,李占奎和在原籍教书的妻子当时两人1个月工资加起来还不足100元。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还要照顾双方父母,非常困难。李占奎每个月的工资除寄给妻子和父母,自己只剩下不足20元,十分拮据。李占奎的妻子是一位非常善解人意的女人,她了解自己的丈夫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于是,她节衣缩食、精打细算,节省下了一些钱。这年寒假,妻子带孩子来北京探亲。星期天,妻子想去逛王府井,李占奎也打算给妻子买一件过年的新衣,但是他手中没有钱。就在他十分愧疚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妻子把他拉进了新华书店,硬是为他买了一百多元的新书。看着怀里抱着的新书,李占奎这个硬汉子流泪了。从此以后,李占奎更加废寝忘食地刻苦读书,他非常了解妻子的心。他下定决心,将来有钱一定为爱妻买一件像样的大衣。
1976年,李占奎的妻子调到了北京,一家人终于团圆。妻子的到来,使李占奎如虎添翼,他再也不用为自己的衣食操心,不用为思念亲人分心,可以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和火箭技术的研究上。妻子对他更是百般呵护,她默默地承担着照顾双方父母、教育子女和家里的一切事情,尽量让李占奎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学习和工作上。提起这些往事,李占奎不无愧疚地说:“我在事业上取得的一些成就,实实在在有我老伴的一半功劳,回忆起老伴这半辈子为我的付出,我真不知该怎样报答。”是呀,和老伴共同生活几十年,他没有为家庭生活操过心,没有为孩子教育操过心。现在事业有成,怎能不感激这位结发妻子。
其实,李占奎也是个很重视家庭亲情的人,虽然大半辈子忙碌在学习工作中,但是只要有一点闲暇,他就会把自己“交给”家人,同他们在一起。只要在家,他都主动承担部分家务。他特别喜爱自己的孙辈,每次出差都会随身带着他们的照片。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拿出来看一看,一看到这些照片,什么烦恼就全都忘掉了。
每次发射成功,他都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妻子,让她及家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家庭的温馨与美满是李占奎在航天征途上的加油站。在他累了、倦了、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妻子给了他安慰、鼓励和支持,使他产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荣誉归功集体
李占奎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贡献,党和政府授予的军功章记录了他的奋斗足迹。他先后荣立一等功、三等功,荣获某型号国家特等奖、某型号突出贡献二等奖、航天奖、长征奖,并被授予国防科技系统劳动模范。长征二号丙火箭改进设计获国家进步一等奖。
荣誉,是对李占奎几十年从事航天事业的褒奖,是对他多年工作的肯定。但是有谁对他提起他这些荣誉,他都十分谦虚地说,火箭的设计是多么大的一项系统工程啊,它需要的是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和无私奉献,归根到底应该归功于航天系统这个坚强的大集体。
牵黄擎苍龙,神箭铸英雄。现如今,李老已两鬓如霜,退居二线,但他仍坚守在顾问岗位上,为型号创新立项而奔忙。让他非常欣慰的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以他为主倡导设计的某新型号已经立项,并取得首试成功。
李占奎用忠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无私的奉献将自己与自己钟爱的火箭融合在一起、凝聚在一起,践行了“火箭为我所爱,我为火箭而生”的豪言。
(李铁军)
新闻2
长剑啸天记—记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导弹总工程师丁保春
耿朝东周明薛继明发布时间: 2006-11-01 02:49光明日报
不久前的一天,某型号导弹发射试验场。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某型号导弹总工程师丁保春与战友们来到即将发射的导弹旁边,轻轻地抚摸弹体,默默地祝福,就像父母叮嘱即将赶考的孩子…… 随着“点火”一声令下,导弹直冲云霄,很快消失在天际。远方靶场传来喜讯:发射成功!
丁保春和战友们激动得互相拥抱,放声大哭。研制过程难以想象的艰辛,瞬间化为乌有。
攻克世界性技术难题
研制某型号导弹,面对的都是一些世界性技术难题。丁保春和战友们以超常的毅力加班加点,平均每人看了上百本专业书,做了上百万字的技术笔记,开展50多项相关该型号导弹的专题研究;他们以数十次论证、上千次试验和百万余组数据为支撑,完成了科研立项论证。
为进一步学习掌握导弹的各项技术,丁保春和战友们把跟踪的范围向前延伸:每一个重要元器件的生产,每一次大大小小的实验,都到一线靠前测试,分析研究, 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每一项技术,“吃透”每一个系统。他们把每天观察的情况写成“跟踪日志”,发现疑难问题就及时向专家请教,确保问题“归零”。该型号总体和控制专业组组长王启沛带领4名同事研制出“导弹平台自动化测试系统”,使检验速度提高10倍,检测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去年,这一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几年来,丁保春和战友们结合某型号导弹研制任务开展攻关,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多篇,完成科研成果50多项,其中,30多项成果已经在导弹研制和发射试验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不小看两根电焊条
导弹试验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彻底失败。在研制过程中,丁保春和战友们无论谁发现问题,都敢于站出来唱“黑脸”,不解决问题绝不罢休。一次,他们发现某型号导弹发射的某项公式中一个参数存在问题,就加班加点演算了8天,提出一个新的参数,进一步提高了发射的平均安全系数。在导弹发射前的一个多星期,患有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丁保春每天晚上从发射平台的底部攀爬到顶部,一点一点地察看;检查5遍后,发现一处险情:有两根废弃的电焊条还遗留在导弹发射阵地底部。别小看这两根电焊条。一旦导弹点火,它们就会被强大的气流冲得像子弹一样乱飞乱撞,极有可能撞坏弹体。丁保春紧急召集大家开现场会,对此提出严厉批评。发射前,他们连续组织三次彻底的技术安全大检查,确保某型号导弹没有一点一滴的差错。在某型号导弹试生产追踪过程中,他们还针对一些具有潜在隐患的关键性问题,提出近百条技术建议,几乎全部被采纳,从而使导弹的作战效能和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导弹比命还金贵 :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导弹一旦不能顺利升空,往往会发生现场爆炸,严重威胁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面对生死考验,丁保春与战友们有5人主动要求留在发射现场执行任务。他们说:“导弹比我们的命金贵!”
今年4月到6月底,丁保春一直坚守在发射阵地。然而,在此期间,妻子被怀疑得了胃癌,而女儿恰在此时参加高考。年仅十七岁的女儿一边照料病中的母亲,一边复习功课。在妻子病情最危急的时候,女儿哭着给丁保春打电话求援:“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我都快撑不下去了!”丁保春在遥远的导弹试验场一边落泪,一边安抚女儿。总体控制组副组长孟宪君曾患过一场重病,至今仍有严重的后遗症,但他主动要求参加这次发射任务。3个多月时间,他每天忙碌14个小时以上,过度的劳累加之发射阵地潮湿的环境,让他经常感到胸部钻心地疼。孟宪君忍着病痛,坚持工作,疼得实在忍不住时,就悄悄地吃上几粒止疼片。2003年3 月,参与某型号导弹型研制的工程师刘冰,三次推迟婚期。未婚妻在四川老家盼了一次又一次,直到2005年才完婚。总体和控制组组长王启沛的妻子张云也是部队科研干部。他们夫妻俩常年出差,今年14岁的儿子经常独自一人在家。好几次,孩子突发急病,他们只能托同事帮助照顾。2003年夏天,丁保春和战友们在某试验基地跟踪试验了一个多月,其中有4人身上长满脓疮并被感染,但他们都坚持不离开试验场,出色完成任务。
我觉得这两则新闻有可能说的是同一个型号,即传说中的东五乙——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导弹。
新闻1中李占奎是东五甲/长二丙的总设计师,以他为主倡导设计的新型号肯定是基于东五发展的。实际上,CZ-2C/SD和CZ-2C/SM上的“智能分配器”就是MIRV母舱的原型。
再看新闻2。丁保春近年来公开发表了多篇有关MIRV的论文:
分导飞行器控制程序生成系统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05/03
分导飞行器能量指标的最优控制方法研究 航天控制 2004/02
分导式多弹头导弹分导过程的一种最优控制方法 战术导弹技术 2001/05
毫无疑问,他参与的型号是有关MIRV的。要说“世界性技术难题”,MIRV技术的确如此。
“今年4月到6月底,丁保春一直坚守在发射阵地”。再联系到《中国航天报》的一则报道:
张庆伟视察慰问一院某型号试验队
http://www.qianlong.com/2006-06-14 17:00:11
5月15日至17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到一院某试验队工作现场视察、检查和指导工作,并亲切慰问奋战在一线的航天科技人员。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徐强、杨海成及总部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慰问。
在详细听取型号研制队伍工作情况汇报和质量专题汇报后,张庆伟总经理充分肯定了研制队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如何做好后续工作,张庆伟总经理指出,要充分认识到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认清当前的形势,在型号飞行试验中,一定要坚持进度服从质量,运用有效的工作方法,坚决落实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力量,加强研制力量。他要求在后续工作中,研制试验队伍要有重点地把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好,并提出针对性的要求,突出重点地进行检查和质量分析;要继续做好复查工作,分阶段地把各项工作做好,每一个人都要经常地思考,有目的性地研究下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他希望质量复查工作能一次性做好,一次就能做对,一次就能做得干净利落。
张庆伟总经理强调,各方面都要给科研人员创造条件,营造宽松的环境。他希望研制队伍要全面安排下一步工作,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做好后续工作。他说,要把型号工作做好,就要提炼过去研制过程中的经验,并用高要求和高标准来审视前期的工作。同时,要在学习的过程、再认识的过程、互相交流和提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科学、有效的方法,并将其变成基本的认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思路,从而进一步完善措施,把工作做好。
张庆伟总经理在亲切慰问一线科技人员时,鼓励年轻同志要向老同志学习并努力超过老同志,以显示中国航天50年不断发展的势头。他鼓励大家一定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型号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一院院长吴燕生在汇报工作时提出,质量是成功的基础,技术是成功的关键。型号研制队伍一定要认真落实各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做好质量复查工作,做好查技术风险的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确保设计质量,确保本身工作的质量。此外,在不断的实践中,要进一步做好“三个再认识、三个吃透”,最终确保飞行试验成功。
张庆伟总经理此行虽然时间有限,但带来的关怀和嘱托,却深深感染了每一名一线科技人员。大家纷纷表示,要集中精力,苦干实干,用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尽心尽力、尽职职责地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为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
“锲而不舍”,说明技术难度很大,有可能失败过。
“进度服从质量”,“确保型号飞行试验圆满成功”,“为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说明理节点很近,而且在10月庆祝航天50周年之前。
因此,综上所述,我猜测去年东五乙的首次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可喜可贺。
之所以用MIRV的载具是东五甲而不是东三一甲,主要还是考虑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问题。在射程相同的情况下东五甲的载荷是东三一甲的大约3倍,也就是说东五甲足以携带三枚东三一甲上的核弹头。而如果要用东三一甲携带多弹头,就会牺牲射程,而且对核弹头的小型化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最现实和快捷的技术道路就是基于东五甲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