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力普:我国亟待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体系建设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崔静)融资难与对接难是制约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两大瓶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30日在北京举行的“知识产权战略与资产评估”论坛上指出,我国亟待通过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体系建设,为专利发明人与投资人搭建起有效的对接平台,促进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水平。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是促进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关键一环。”田力普指出,如果不能确定知识产权的合理价值,就难以在知识产权买卖双方之间形成合理预期,知识产权交易就难以达成,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也就无法顺利实现。

我国实施专利法22年来,专利事业迅猛发展,截至2006年底,我国专利申请量已累计突破330万件。然而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专利转化率总体上不到10%。

田力普说,导致我国专利实施效益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包括资产评估在内的知识产权中介体系还远未成熟,使得专利与市场脱节,缺乏顺畅的产业化渠道。

“只有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努力克服知识产权交易的障碍,才能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田力普说,以评估为主导的知识产权定价行为有助于形成市场要素,规范包括技术在内的无形商品交易,促进形成归属清晰、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市场对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包括确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方法、制定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指标等。田力普表示,近年来,我国政府日益重视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体系建设。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联合启动了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促进工程,目前,这一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数据信息系统已进入项目建设的实质性阶段,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准则制定已进入专家审议阶段。

田力普指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体系建设也要创新思路,要建立知识产权资产流失预警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完善企业知识产权资产评估项目管理制度,严格评估报告管理体系,规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行为,积极构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平台。

为期两天的“知识产权战略与资产评估”论坛,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共同主办,旨在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促进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方面的作用,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来自财政系统、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金融界、法律界等领域的300余名专家参加了这一论坛。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