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人来说,数码相机的“双重防抖”概念可谓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双重防抖”的字样已经遍布各类电视、广播和街头广告;而另一方面,许多初次购机的人还搞不清楚数码相机到底是如何“防抖”,又是怎样的“双重”。为了让准备选购数码相机的朋友把功课做得更加透彻,小编就专门介绍一下“双重防抖”技术的来龙去脉。
什么是双重防抖?
人体会有一定频率的自然抖动,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到,但是当我们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手持相机拍摄时,这种抖动就会让照片产生模糊——“双重防抖”的作用就是克服这种抖动带来的模糊。所谓“双重防抖”,就是由“光学防抖”和“高感光度”两种技术共同组成的数码相机防抖系统。其中,“光学防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技术,它依靠相机内置的精密陀螺仪和一组可移动镜片,来计算并修正手抖造成的光线偏移,避免模糊;而高感光度防抖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通过增加感光度ISO值来提高快门速度,同样能达到防抖效果。
“双重防抖”概念的诞生,与其说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不如说是一种观念的革新。在2005年之前,数码相机行业曾经存在“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高感光度防抖)两大阵营,两者的论战虽然不像CPU“真假双核”之争那么激烈,但也是当年业内的一个热点。其实,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两种技术都是为了增加相机的易用性,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矛盾。因此,索尼在2005年率先整合了两种技术,并推出了第一款具有“双重防抖”的概念卡片机——Cyber-shot DSC-T9,这款卡片机不仅具有“光学防抖”系统,还具备了 ISO 640的高感光度(当时的主流标准为ISO 400),两种防抖技术得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贴上了“双重防抖”标签的DSC-T9成为了当年最为畅销的产品之一,于是“双重防抖”的概念迅速风行,各式各样的“双重防抖”、“双效防抖”、“双重稳定”的说法便充斥了人们的视野。进入2007年以来,“双重防抖”概念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各个厂商也更加广泛地使用双重防抖技术,就连一向以电子防抖技术为豪的富士胶片公司也不得不加入“双重防抖”大军中。对许多人来说,数码相机的“双重防抖”概念可谓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双重防抖”的字样已经遍布各类电视、广播和街头广告;而另一方面,许多初次购机的人还搞不清楚数码相机到底是如何“防抖”,又是怎样的“双重”。为了让准备选购数码相机的朋友把功课做得更加透彻,小编就专门介绍一下“双重防抖”技术的来龙去脉。
什么是双重防抖?
人体会有一定频率的自然抖动,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到,但是当我们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手持相机拍摄时,这种抖动就会让照片产生模糊——“双重防抖”的作用就是克服这种抖动带来的模糊。所谓“双重防抖”,就是由“光学防抖”和“高感光度”两种技术共同组成的数码相机防抖系统。其中,“光学防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技术,它依靠相机内置的精密陀螺仪和一组可移动镜片,来计算并修正手抖造成的光线偏移,避免模糊;而高感光度防抖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通过增加感光度ISO值来提高快门速度,同样能达到防抖效果。
“双重防抖”概念的诞生,与其说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不如说是一种观念的革新。在2005年之前,数码相机行业曾经存在“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高感光度防抖)两大阵营,两者的论战虽然不像CPU“真假双核”之争那么激烈,但也是当年业内的一个热点。其实,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两种技术都是为了增加相机的易用性,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矛盾。因此,索尼在2005年率先整合了两种技术,并推出了第一款具有“双重防抖”的概念卡片机——Cyber-shot DSC-T9,这款卡片机不仅具有“光学防抖”系统,还具备了 ISO 640的高感光度(当时的主流标准为ISO 400),两种防抖技术得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贴上了“双重防抖”标签的DSC-T9成为了当年最为畅销的产品之一,于是“双重防抖”的概念迅速风行,各式各样的“双重防抖”、“双效防抖”、“双重稳定”的说法便充斥了人们的视野。进入2007年以来,“双重防抖”概念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各个厂商也更加广泛地使用双重防抖技术,就连一向以电子防抖技术为豪的富士胶片公司也不得不加入“双重防抖”大军中。哪些相机拥有双重防抖?
现在具有“双重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很多,其中,最典型的是便是轻薄型的卡片机。卡片机的体积轻薄,不利于稳定握持,需要“双重防抖”来保持画面稳定。自2005年底开始,索尼便在所有Cyber-shot T系列的卡片机中应用双重防抖技术,并且不断改进提高,今秋面市的DSC-T70和DSC-T200最高感光度已经由当年的ISO 640提高到了ISO 320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索尼对“光学防抖”技术的改进,在T系列产品的潜望镜镜头组中,仅需要一枚可移动镜片,这种改进使T系列产品能够拥有更加轻薄的外观,并不断刷新光学防抖卡片机的机身厚度纪录。
除了卡片机,具有10倍以上光学变焦能力的大变焦数码相机也普遍采用双重防抖技术。在超长焦端下,轻微的手抖都会给画面带来很大影响,因此,目前大部分主流品牌的大变焦数码相机都具有双重防抖能力:如松下的FZ系列、索尼H系列和Canon的S系列等,这已经成为了大变焦数码相机的一个基本功能,缺少这一功能,超长的焦段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随着技术进步, “双重防抖”的普及面今年开始迅速扩大,一线品牌更广泛地采用“双重防抖”功能来增加产品竞争力,例如,索尼在其中端家用型数码相机DSC-W80、DSC-W90也打出了“双重防抖”概念;而佳能、松下等厂商今年推出的新款数码相机中,防抖功能应用范围也明显扩大,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防抖功能将成为数码相机的一个标准配置。如何使用双重防抖?
“双重防抖”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人性化功能。用户要想更加合理地使用这一功能,首先要了解一下“安全快门”的概念:不论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要确保拍摄的照片清晰,快门速度不能低于焦距的倒数,也就是说,如果你使用50mm焦段拍摄,那么快门速度就不能低于1/50秒,如果使用400mm的焦段拍摄,那么最低快门速度就不能低于1/400秒,焦距的倒数就是数码相机的安全快门速度。
“光学防抖”能够把相机的安全快门的速度降低2-3档,在光线较暗或使用镜头长焦端拍摄的时候,即使快门速度较慢,也能拍摄出清晰的照片,避免因为抖动影响手持相机拍摄时的画面质量。如果在光线暗淡的房间内或夜市中拍摄照片可能需要1秒或更长的快门速度,这时不仅需要通过“光学防抖”降低镜头安全快门速度,更需要通过提高ISO感光度来提高快门速度,与“光学防抖”一起结合成双重防抖功能来保证照片清晰。同时通过提高ISO来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还能方便我们抓拍快速移动的物体,凝固精彩的瞬间。
当然,提高感光度的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照片的噪点增加,画面粗糙。尽管近年来数码相机的降噪技术进步很大,但是对数码相机来说,色彩信号和噪点信号从来都是一对双生子,任何技术都很难真正将它们真正区分开。因此,使用防抖技术的基本原则便是:在保证安全快门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较低的感光度。虽然家用型数码相机在ISO 1600或ISO 3200下噪点会非常高,但高感光度也有其独特用处,在某些不方便打闪光灯的地方,比如在书店拍摄图书页面时,只需要将感光度提高到ISO 3200就能拍到清晰的画面,虽然噪点高了一些,只要保证照片中的文字清晰就达到使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