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 刘莉) 200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今天在京举行。桥梁工程专家林元培、油田勘探专家马永生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乐嘉陵等42名科学家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剑平等21名科学家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出席颁奖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颁奖大会上讲话。陈至立说,近两年来,何梁何利基金围绕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要求,勇于创新,坚持改革,修改评选章程,优化奖项结构,拓宽奖励范围,完善评选机制,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今年的获奖人,有为中国科技事业毕生耕耘、成就卓著的杰出科学家,也有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年轻科技人才;有在研发前沿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优秀骨干,也有在我国产业最前线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这些获奖人学科、领域覆盖广,总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她高度赞扬获奖人员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至立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强大的创新冲击波深刻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高素质、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奖励为科技进步与创新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是营造创新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全社会的光荣责任。她强调,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使之成为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杠杆,形成全社会激励和推动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据介绍,今年获奖科学家总体水平比往年又有提高。“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人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71.4%,“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的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85.7%。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较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42位获奖人,获得专利297项,其中发明专利156项,占52.5%,“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的21位获奖人,获得专利278项,平均每人13.2项,比去年有所提高,且60%以上是发明专利。
何梁何利基金是199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科技奖励基金,基金设“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每位100万港元;“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每位20万港元;“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奖金每位20万港元。
科技部、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中科院、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单位有关领导出席。各界专家和代表300多人出席了颁奖大会。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