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强强联合杀向火星:中国造卫星俄罗斯造火箭!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11-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家航天局负责人8日透露,中国计划于2009年发射火星探测器。这个项目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合作,利用俄罗斯的火箭进行发射。此外,中国还将与英国联手,在空间科技领域开展重点合作。

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家航天局外事司司长张伟表示,项目包含两颗卫星,俄罗斯研制一颗,中国研制一颗。俄罗斯的卫星落到火星的卫星上面,中国这颗卫星像这次探月一样,要绕着火星进行成像,这个要在2009年进行发射。准备工作和工程的前期论证已经正在开展了。

据张伟介绍,火星探测计划的启动,将使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又向前迈进一大步。月球距离地球是38万公里,火星距离地球最近在五六千万公里,在这个项目要进一步建立中国深空探测进一步测控和数据接收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中国控制和接收数据的能力,要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公里,是月球距离的几百倍以上。

与此同时,“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揭牌成立,这是中国空间科学与技术国际合作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中英双方将在空间科技领域开展重点合作。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介绍,2005年,中国航天局与英国航天局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中英空间合作框架协议》。为落实协议内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与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开展了深入的交流,迄今已共同举办了三次空间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探索和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和平台。

“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由北航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与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共同组建,双方将在日地环境、微纳卫星分布式组网探测、深空探测及有效载荷技术等领域开展重点合作。

孙来燕表示,成立联合实验室的目的是加强中英两国的空间科学和技术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人员交流机制和平台,探索中英空间科学技术领域合作的新模式。

北航副校长怀进鹏表示,中英空间技术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英方在空间科学、探测载荷等领域具有优势,中方在卫星平台、运载火箭技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