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支就成为了美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这部分文化带有很多人的争议,但是还是有不少美国民众对枪支带有特殊的热情,无论是为了收藏还是自卫,从中可看出美国人的尚武精度?这是否与今天美国武力世界一流息息相关?
奥地利学者洛伦兹等在达尔文所发现的“性选择”这一重要观点上,发挥论证出人类亦存在攻击的本能(又译为攻击性或侵略性)的观点。在《攻击与人性》一书中洛伦兹曾指出:“战斗热情”是最危险而又最不可或缺的攻击类型,因为它同是人类种种暴力行为和创造文明最高目标的先天性基础。他甚至认为:如果这种战斗热情消匿,那么人从刮胡子到艺术或科学的创作,都将缺乏推动力。
中国则与之截然相对。在古代,大臣见君王还可以“带剑入宫”的。《晋书.舆服志》还说:“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晋世始代之以木”。到了最后,在皇帝面前带剑就成了图谋不轨了。天子把大家都缴了械,意味着个人把保卫个人安全的权利全让渡给了国家,或者说国家彻底垄断了使用暴力的权力。所以,老百姓被缴械,尚武文化消失,垄断暴力的国家也不那么可靠。当国家无力提供安全保护后,放弃了武力的老百姓更不堪一战。庞大的中华帝国,常被人口是自己百分之一二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征服,也就不奇怪了。
满族的儿童,在年纪很小便要学习射艺,人们教他们威风凛凛的射姿,把射姿看得比准确的瞄准还要重要,这实际上是从小便进行着一种尚武精神的教育。“我朝以骑射定天下”,是清朝皇帝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以几十万人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征服了整个中国,应该说靠的就是一种尚武精神上的优势。然而,当八旗子弟堕落成为唱戏养鸟、斗鸡走狗的膏粱纨绔之时,清帝国也就走到了末日。
《经济学人》列出了看似惊人的数据:美国每年有14000人被枪杀,16000人用枪自杀,650人因枪支事故死亡。自1963年肯尼迪被枪暗杀以来,美国在国内死于枪下的人,比二十世纪在国外战死的人还多。不过,认真分析一下就明白,二十世纪美国在海外作战死亡的人相对较少。六十年代以来美国人口渐渐增长到两三亿之间,如今交通事故每年就死四万多人,因枪支死亡的绝对数据自然也就没有听起来那么可怕。自杀的人,不用枪死也会找别的办法死。枪支事故的死亡比起交通事故简直微不足道。许多凶杀案,没有枪也会照样发生。况且用枪谋杀的死亡数字还不如用枪自杀的人数多。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自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吗?如果枪杀比自杀的事例还少,枪对社会的威胁真那么大吗?不但不大,还可以推动美国全民尚武!这也是推动美国生产出世界最先进武器的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