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暖气降临的日子,是人心浮躁的。虽然11月才刚过,北京的同事们已经天天在msn上控诉着北京的低温—— 最低温度徘徊在3到5摄氏度,这样的深秋,无论如何也让人爱不起来的,只能是切肤的“冻在深秋”。 不过由于各小区或单位的情况不同,有些幸运儿已提前享受到暖气的恩泽,于是他们立刻就变得生龙活虎。看来,体表感受到的冷暖,确实能大大影响心情的温差,幸运儿就差振臂高呼:我在北京最爱的季节——冬天终于来啦! 这样的肺腑之言,在上海恐怕是很少有人响应的,除了春节的长假能让人有些盼头,上海的冬天实在让人感觉不到魅力。整个冬天冬雨绵绵,这可能和温室效应有关系,十几年前的上海冬季还有“瑞雪兆丰年”的真实场景,而如今只有以雨代雪,更增添了整个城市挥之不去的湿漉漉和冷飕飕。
冬天的上海街景,还有说来让人颇感尴尬的特色,那就是阳台上的衣衫“万国旗”比以往更气势恢宏。而且越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万国旗”就越显得色彩斑斓。由于没有暖气,上海人绝对享受不到衣服“夜洗朝干”的福气,哪怕是经洗衣机甩干的衣服,若是不见日光,起码得晾48小时才能穿上身。 我有时恼恨在上海洗的衣服很难晒干,趁着出差,反而会把一些比较厚重的衣服往北京运,在北京的家里洗完晾干了再带到上海。家人现在也养成了习惯,若在冬天,一听到我要出差,不干别的,立刻打开衣橱,拿出几件她的衣服搭搭顺风车。 要是在双休日醒来,发觉今日是大晴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要去晒太阳,而是家里的被子得赶紧拿去小区里晒晒,那种惟恐好位子被人捷足先登的心情,犹如买彩票等待摇奖的刹那。同样是冬天,托北京暖气的福,我去年冬天连被子都没法盖,任窗外狂风呼啸(在北京,这可真不是夸张,你真的能听得见狂风呼啸),“热”得只需要一条毛巾毯就打发了一个冬天。
俗话说,由奢入俭难,尤其是南方人,只要你在北京享受过有暖气的冬天,人性的弱点仿佛就能让你马上“忘了本” ,愈发受不了南方能冻到骨子里的湿冷。今年冬天,我还是和往年一样,找尽机会想在北京“多赖”一阵子,不仅因为身体感觉舒服,而且北京的冬天更好玩——能和朋友们在家里大口大口吃冰淇淋;能一盅一盅喝二锅头;能完全不担心着凉地在室内泳池游泳;也能在看得到古长城城墙的露天滑雪场过把瘾(上海只有室内滑雪场)……
尽数了那么多北京冬天的好,可能有人会觉得北京的冬天太干燥,但我始终觉得,湿度比起温度对人享乐的影响,要小得多。试想在冬日的上海家里,越冷人就越缩手缩脚,想做能做的事情似乎就更少,很容易就简单到“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