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能干“有增长无发展”的傻事 ——“生态文明”向中国发展提出新要求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董峻)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是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
在中国大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路迈进之时,无论是产业结构、增长方式还是消费模式,无论是单位、企业还是个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正在成为共同要求。
“生态文明”凸显以人为本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
“过去许多地方单纯将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将重化工业过度发展作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唯一途径。这样的想法现在也不鲜见。”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日前表示,科学发展观绝不仅仅是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践行科学发展观要义之一是推进建设生态文明。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看来,建设生态文明有另一层涵义--“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贾治邦说,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
“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突出体现。”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东亚学院东亚政治研究所所长辜学武认为:“以经济为主轴的发展观现在又增加了两个翅膀,一个是‘社会和谐’翅膀,一个是‘生态文明’翅膀。这有助于避免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把市场经济发展人文化,是很好的想法。”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则从文化角度对“生态文明”有独到看法--生态文明不仅要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经济学、社会学方面来思考,更要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来看。“生态文明不仅是长远的民生问题,更是一种文化观念体系。”
“生态文明”之路虽艰必行
仅是今年,环境事件就频频出现——4月以来,太湖蓝藻持续暴发,贡湖饮用水源一度出现污染,巢湖、滇池、三峡库区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蓝藻水华;7月初,江苏沭阳饮用水源地遭受污染,城区供水被迫关闭,城区20万人口饮水用水受到影响……
还有环境“慢性病”——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的841个县(旗),近4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部分流域周期性水资源短缺加剧。正常年份全国缺水近400亿立方米……
从2003年起,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状尚未得到遏制。数据显示,去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为此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54%。上半年,全国除北京以外的其他地区都没有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目标任务。
“这种增长格局,不仅使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进一步增大,而且使节能减排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不久前表示,经济快速增长消耗大量能源资源,一些地方过度开发、不计代价发展的恶果不断暴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正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制约因素。
环境违法行为普遍存在,成为环保工作的一大挑战。环保总局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及重点湖泊进行的专项检查情况表明,违法排污问题十分突出。在11个省区的126个工业园区中,有110个存在违规审批、越权审批、降低环评等级等环境违法问题;在7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有38家存在运转不正常、处理不达标或停运的现象;在529家企业中,有234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
“不计成本的快速发展,违背了正常的发展规律,破坏了生产力,就会遭受高污染等后果惩罚!”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费云良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只有靠科学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引领中国踏上绿色大道
洞庭湖区曾一度出现严重的造纸污染,局部水质因此一度下降到地表水劣五类标准。在实施污染整治和结构调整后,洞庭湖水质由五类、劣五类变成现在的三类,绝迹多年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最近又重现洞庭湖。
洞庭湖治污效果初现,是各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缩影。
“十一五”规划已确定,到2010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面达到20%等指标,要求通过五年的努力,改善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个环节提出了45条政策措施。各地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黑龙江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目标方案,与各地市和主要用能单位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制定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内的项目建设时间表,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
老工业基地辽宁推进建设“生态省”,计划到2025年重点建设6大生态区。整体投资规划总额为2400多亿元,是辽宁重要的战略工程。今年起投资73亿元,先行实施为期3年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行动。
贵州将“环境立省”战略放在五大发展战略首位,明确要求“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全省目前已有300多家黄磷、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被关闭。
农业大省山东最近实施了“两减三保”农业污染控制计划,即减少农药、减少化肥,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并提出到2010年全省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煤炭大省山西明确提出“不要污染的GDP,不要带血的煤”,打响了生态保卫战。上半年山西减排二氧化碳幅度位居全国第一。一批煤炭企业实现了煤电一体化,煤化工蓬勃发展,还涉足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
人们有理由相信,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为中国人民谋福祉,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制度建设加力 夯实资本市场和谐发展基础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赵晓辉、李文川)“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05年推出股权分置改革政策时面对证券市场剧烈震荡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目前,这场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最大的制度变革已顺利进入尾声。
而随着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近日宣告成立,经历重大改革之后的中国证券执法新体制也初步形成。
分析人士称,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长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与此相适应,今年以来,随着包括“新型执法模式”在内中国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法律法规建设的全方位跟进,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制度性问题正逐步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和谐发展基础渐渐得以夯实。
市场活力大大激发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通过制度性变革的努力与经济增长催化出了高成长业绩。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从年初的3.06万亿元左右,发展为年底的9.5万亿元,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变成了新兴市场第一位。
2007年以来,市场稳步发展,沪深证券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超过31万亿元,短短的两年时间市值增长了10倍。按照2006年我国的GDP总额21.087万亿元来测算,目前股票市场的总市值超过GDP总额约10万亿元。A股市场不仅在极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也是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资本市场的活力唤醒了投资者的热情。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总账户已经超过1.3亿户,A股账户超过1亿户。这其中,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在增加,持股占流通市值近半壁江山。
随着各项制度的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也进一步发挥。去年以来,境内市场累计筹资超过7000亿元,而此前5年的累计筹资也只有3986亿元。同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市场化运作,存量资产质量逐步提高,资源配置作用显著增强。
“目前中国股市的市场规模、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功能不断健全,直接融资功能得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明显提高。中国股市正呈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监管层这样定义股权分置等系列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的新变化。
制度日趋规范完善
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破冰以来,以股改为核心的一系列资本市场制度性改革取得重大成功。在坚持法治先行的原则基础上,我国资本市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新兴加转轨”市场特色的立法道路,以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证券法的实施为契机,资本市场法律规则体系得到了全方位的梳理和重构,形成了以证券法、公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为主体,证券期货类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自律规则相配套的、比较完备的、多层次的法律规范体系。
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也出现了巨大改观:
——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长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市场基础制度层面与国际市场不再有本质差别。
——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展顺利,中行和工行等蓝筹股的成功发行,已经证明了更加市场化的发行体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上市公司清欠的顺利推进和激励机制的引入,将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今年,证监部门开展了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的专项活动,以增强上市公司的独立性,规范日常运作,提高透明度。
——证券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今年9月,历时3年的券商综合治理结束。104家正常经营的证券公司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已达到规定标准。在综合治理期间,共31家高风险公司得到平稳处置,清理账户1153万个。与此同时,指导、支持有关方面对27家风险公司实施了重组,使其达到持续经营的标准。
——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社会对资本市场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资本市场从此真正走入中国的千家万户,成为中国越来越多家庭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证券期货一线监管职能进一步强化,协同监管效果显著增强。证监会稽查总队近日宣布成立,随之而进行的是中国证券执法体系的重大改革。
按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的话说,尽管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建立起了一个基本上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资本市场。
法制建设任务繁重
迄今为止,资本市场被证明是人类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最为有效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市场经济的最高形式。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想像空间,但对管理层而言,在当前资本市场的市值、交易量、开户账户和融资量等不断增长以及影响资本市场的外部因素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挑战面前,强有力的制度建设将会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显得迫切。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在为《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发展报告(2006)》作序时也坦言,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建设任务非常繁重。
尚福林指出,随着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加强,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但是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资本市场建设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性制度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新兴加转轨”的基本阶段性特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国资本市场总体上还处在继续夯实发展基础的阶段。他强调,资本市场法制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
分析人士指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有五方面有待完善:市场产品不够丰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市场结构比较单一,多样化的投资融资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面对市场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市场运行安全和效率的任务依然艰巨;随着市场发展,违法违规和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行为呈现新特点;新入市个人投资者增长较快,对市场风险缺乏足够认识。
来自证监会提供的信息表明,今后将围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水平、进一步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工作三个方面夯实资本市场和谐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