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尼先驱晨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英国《每日电讯报》、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澳大利亚大选将于11月24日举行,工党领袖、“中国通”陆克文凭借说得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优势,在悉尼华人社群中赢得支持,极具亲和力。曾扬言要限制亚裔移民人数的总理霍华德能否保住议席,将取决于选区内华人和韩裔等亚裔选民的投票意愿,可谓“风水轮流转”。
霍华德稳守悉尼市贝纳龙区(Bennelong)议席33年,如今由于选区划界调整,华人和韩裔等亚裔社群握有该区3成选票,其中华人占17.5%。他深知如果该区有4.3%的自由党支持者临时改投工党,他的议席就会输给陆克文派出的对手、前电视记者麦丘,而他的总理职务就要拱手相让给陆克文。在野工党的明星级候选人麦丘来势汹汹,霍华德选情告急,民意调查指麦丘的支持率有52%,而霍华德只有48%。若霍华德落败,将成为澳大利亚70年来首位失去议席的总理。
竭力讨好 亚裔表明不领情
贝纳龙区原本是保守党的票源阵地,但选界重新划分,该区现已成为华人和韩国移民上班族聚居的社区。该区有超过1成居民来自中国,而韩国和印度的移民分别占3%和2%。亚裔极有可能影响选情,所以他一改往日的冷漠,开始竭力讨好亚裔。
对于这迟来的热情,贝纳龙区的华人和韩裔人不愿领情,表示不会投票给他,因为霍华德于1980年代,发表过要限制亚裔移民数目的言论。此外,外界批评他对极右政党“单一民族”党的打击不够,这亦是两党民意差距的原因。“单一民族”党反对有色人种(特别是亚裔)移民至澳大利亚。悉尼一份韩语日报的主编表示,过去4届大选,贝纳龙区的韩裔选民有60%至70%支持霍华德,但这一次形势变了。他指出,霍华德无视华人和韩人社区的发展,在任11年来从未提过华人和韩人,只举意大利或希腊社区的成功例子。
20新移民选区 工党控制19个
在澳大利亚新移民比例较高的20个选区中,其中19个由工党控制,令一度反对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霍华德,不得不亡羊补牢。他近期接连出席当地华人两个节庆节目,不过,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的华人,批评他在教育方面做得不够。当地亚裔非常关注经济、教育、医疗和移民政策。澳大利亚连续6次加息,无疑加剧中产的按揭负担,另外在公共教育及医疗事业上的投资不足,亦触发亚裔选民不满。悉尼市内一个华人长者俱乐部干事指出,俱乐部的800名成员都会投票给工党,原因是陆克文能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他们“同声同气”。
受惠中国 陆克文打经济牌
悉尼贝纳龙选区选情激烈,陆克文派出麦丘迎战霍华德。代表在澳华人的澳华论坛,其前主席托尼指出亚洲移民关心的议题,首重经济,教育和移民政策次之,相信他们倾向支持麦丘。他说当地华人的经济环境不错,特别着重竞选中的经济问题。然而他们认为澳大利亚经济蓬勃发展,是受惠于中国对澳大利亚矿产的强劲需求,因此谁当总理对经济发展没有大影响。不过这个观点遭到霍华德否认,但陆克文却大方承认,甚至广为宣传。
在野工党民意领先
陆克文在选举期间承认工党向来花钱较多,故承诺上任后,处理经济问题时会偏向保守,他还承诺从伊拉克撤军。此外,他承诺改革教育,正合华人心意。
霍华德更打破2004年选举时的承诺,6次加息,增加不少华人和韩人的按揭负担。而且他早前提出劳资关系改革方案,鼓励雇员与雇主签订协议,放弃超时工作补薪等。方案不受欢迎,陆克文承诺会将之废除。68岁的霍华德自知年事已高,表明一旦当选,亦会于中途宣布退休,让财长科斯特洛继任,但后者在是次选举活动中保持低调,成为霍华德的弱点。调查显示较霍华德年轻18岁的陆克文,较受年轻选民欢迎,而35至49岁的选民中也不乏陆克文的支持者。
澳大利亚部分偏远地区其实已于两星期前开始投票,各项民意调查均显示霍华德领导的自由党,会输给陆克文的工党,结束多年统治,推测是否准确,24日的大选结果自有分晓。
环保成重要议题
澳大利亚面对气候变化,导致国内不少地区持续干旱和不时发生山火,过去不被重视的气候变化问题成为这次大选的重要议题之一。被视为大热的在野工党党魁陆克文承诺一旦当选,将马上认可自由党总理霍华德拒绝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人均排放温室气体量是全球最多的国家之一,但跟美国一样拒绝签署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认为这会损害经济发展。
霍华德之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存疑,现在大选在即,也承认有需要控制全球暖化,但仍然淡化其威胁,他说:“我的意见是全球暖化是重大挑战,但不代表明天是世界末日。”除了环保问题,霍华德和陆克文在伊拉克驻军问题上也南辕北辙,霍华德拒绝撤走驻伊士兵,但陆克文就承诺上台后会撤兵。他又承诺改革医疗政策、扩大校内电讯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