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创纪录的反弹,并未改变市场短期运行趋势——11月14日,上证综指大涨254.57点,创出历史最大单日上涨点数,同日,恒指在连续下跌近5000点后大幅回升,全日大涨1362.66点;但随后两个交易日,两地市场再度陷入迷茫。11月16日,沪指微跌49点,再度逼近5300点,当日恒指再跌1136点至27614点。
在指数反复背后,国际资金的动向再次吸引市场目光。来自多个渠道的消息显示,在此前一波下跌中,国际资金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做空A股和H股市场上包括中国石油(601857.SH,0857.HK)在内的主要品种,但最近一个阶段,尽管国际投行普遍看空2008年A股市场,部分QFII资金却已经开始悄悄吸货。有香港QFII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进场吸纳A股,主要标的集中在蓝筹股。与此同时,不少香港本地资金也趁港股调整之机动手买入H股。
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11月5日中国石油A股上市当天,就有外资在其中操纵做空。“方法很简单,在集合竞价中把开盘价格抬高,然后通过对倒(即自买自卖)手法造成有机构高位买入的假象,成本只需要5亿元,损失的只是印花税与手续费。”这位人士说,当天中国石油跌到42元时,开始有大量散户跟进买入。此前,业内人士按照中国石化(600028.SH,0386.HK)与中国石油H股1:1.5比价的关系,预估中国石油A股的相对估值为42元。
受A股影响,11月5日中国石油H股最高价格也曾上冲19.9港元,当天参与中国石油的H股新买家也被严重套牢,其中包括部分内地炒家。这一天被市场大肆炒作并出现沽货潮的还有中国石油H股窝轮(即权证)。当天香港市场成交额排名前20位的认股证中,中国石油认股证占据5只,平均跌幅超过25%,沽出认股证,表示投资者不看好该股未来走势。随后三天,中国石油认股证平均下跌幅度近50%,5天跌幅达75%。11月16日,中国石油H股报收14.60港元。
至此,外资终于兑现其全部赢利。
“不仅仅是中国石油,近一个月以来,中国国航(601111.SH,0753.HK)、南方航空(600029.SH,1055.HK)等A股,也一直有对冲基金的身影游荡。”一位业内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