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英国《金融时报》11月2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美国 对“帝国主义”失去信心。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003年的时候,帝国思想开始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变得非常时髦。但这种热情只持续了三年多。现在,帝国鹰正被重新放回柜子里收藏起来。美国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防止从帝国主义直接滑入孤立主义 的确,布什总统一直坚称美国没有帝国野心。但美国许多保守派人士却不这么认为。著名专栏作家查尔斯·克劳萨默热切地说,美国“是世界的统治者,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最强大的统治者”。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两本颇具影响力的书中提出,“今天,不论是从美国自身利益还是从利他主义角度出发”,自由的美帝国主义“都颇具意义”。
帝国的类比仍令美国着迷。但美国最新出版的有关帝国的书籍明显地不如几年前出版的那些书籍乐观。卡伦·墨菲的《我们是罗马帝国吗?》一书登上了今年畅销书的排行榜,墨菲在书中说,美国面临像罗马帝国一样腐败和无知、像罗马帝国一样衰亡的危险。 埃米·赤在她刚出版的《帝国时代》一书中也提出了警告。该书称,“超级大国”(埃米喜欢用这个词来替代“帝国”一词)总是开放的和包容的。埃米认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威胁是美国滑入狭隘和排外情绪之中———排斥移民、拥抱军国主义。
知识界的气候显然已经改变。美国知识分子对帝国的诱惑力和可能性都失去了信心。现在的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那些几年前热烈拥抱了“帝国”一词的保守派显然是有意耸人听闻。如果说2003年美国真的处于一种“帝国”情结之中的话,那也只不过意味着美国决心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来改变世界。 四年过后,“帝国主义”看起来困难多了,而且也不再那么诱人。美国的将军们公开承认,他们强大的军事机器可能会在伊拉克“出故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美元正在下跌。这种新的悲观主义意味着,美国会非常不情愿在全球再次进行“帝国主义”冒险。
当然,在越南战争后,美国也进行过类似的反省。但那次反省并未持续很长时间。不同之处在于,当时美国的对手苏联正处于崩溃的最后阶段,而这一次,全球的新兴力量似乎比当时的苏联更具活力。(作者吉迪恩·拉赫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