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桔黄凤蝶,凤蝶,花椒凤蝶,燕凤蝶,凤子蝶,桔凤蝶。
成虫:翅展90~110 mm。 体、翅的颜色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春型色淡呈黑褐色,夏型色深呈黑色。翅上的花纹黄绿色或黄白色,排列春、夏型都是一致的,只是夏型雄蝶的后翅前缘多1个黑斑。前翅中室基半部有放射状斑纹4~5条,到端部断开几乎相连,端半部有2枚横斑;外缘区有1 列新月形斑纹;中后区有1列纵向斑纹,外缘排列十分整齐而规则,从前缘向后缘逐个递增,到cu2室有1条从翅基伸出的纵带,该带在中间呈角状弯曲,端部呈折钩形;沿后缘还有1条细纵纹。后翅基半部的斑纹都是顺脉纹排列,被脉纹分割;在亚外缘区有1列蓝色斑,有时不十分明显;外缘区有1列弯月形斑纹,臀角有1枚环形或半环形红色斑纹。翅反面色稍淡,前、后翅亚外区斑纹明显,其余与正面相似。
卵卵扁圆形,高约1mm ,宽大于1 mm,光滑有光泽。初产时黄色,后变紫灰色。
幼虫幼虫5龄。第1龄体长约3mm,头部漆黑色,胴部细长,暗褐色,第1~6节暗黄色,第1节左右的肉瘤特大,有暗黄细带,上生刺毛。成长幼虫第6、7两节上有黄白色斜纹带,背上两侧有肉瘤及黄褐带纹,脱皮前吐丝固定不动,体长约5mm。 第5龄幼虫体长约17mm,头部黄绿,体背面与侧面草绿色,有横条纹;第4节及第6节后缘具1条大黑纹,足基部有黄色纹;第4、7、8、9各节有橙黄色小点;第1节具臭丫腺1对,橙色。老熟幼虫体长约40 mm。
蛹:体长约30 mm。身体淡绿色稍呈暗褐色,头部两侧各有1个显著的突起,胸背稍尖起。
本种与黄凤蝶(Papilio machaon Linnaeus)很相似,主要区别是本种前翅中室有放射状斑纹,后翅基半部的斑纹与中室间距宽;黄凤蝶前翅中室无放射状斑纹,后翅各斑与中室间距窄。雌、雄蝶外生殖器的构造区别十分明显。
寄主:芸香科(Rutaceae)的枸桔 Poncirus trifoliata,食茱萸、光叶花椒、吴茱萸、黄蘖属、柑桔属等植物。
生物学: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越冬代成虫于5、6月出现,第1代7、8月出现,第2代9、10月出现,但羽化时不够整齐。成虫飞集花间,采蜜交尾。卵产在嫩芽嫩叶背面,粒粒产出。孵化后幼虫即在芽叶上取食,被害状呈锯齿状,有时也取食主脉。白天伏于主脉上,夜间取食为害,遇惊时从第1节前侧伸出臭丫腺,放出臭气,借以拒敌。蛹斜立枝干上,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空,有丝缠于枝干上。
分布:东亚的特有种,遍布中国各地;日本、韩国、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