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宁乡来北京的刘星宇6年前还是个帮人养鱼的打工妹,可现在她已经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镇办起了自己的鱼缸厂,她的创业路是从2000年,她在通州花鸟市场上的一个发现开始的。
刘星宇:“我就看到这个观赏鱼,卖得特别火,每隔几天都有一次大的鱼市,专门卖鱼,就往袋里一放,提着鱼就来了”。
每到周末,许多人都会到通州的宠物市场去买鱼、卖鱼,由于每天鱼的交易量很大,为了节省交易时间,卖家通常先将鱼装在塑料袋里,客人看好了交钱拿袋子就走人,这已是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可刘星宇却从中看到了一个可以赚钱的好机会。
刘星宇:“既然有这么多卖鱼的,肯定也得有买这么多缸的,脑子一转,我就说干脆不养鱼了,我就做鱼缸吧”。
通州是北京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有4个观赏鱼村,光唐大庄村一个村一年就要销售3000多万尾观赏鱼,这就意味着许多跟观赏鱼相关的配套产业有了生存空间。流星雨发现用五个玻璃片一粘做成的鱼缸,几元钱的成本可以卖到三四十元,高额的利润让流星雨做起了粘玻璃,卖鱼缸的生意。除了在通州销售以外,她还给北京市里的各个花鸟市场送鱼缸,很快她赚到了她自己的第一桶金。
刘星宇:“一共有8万元钱,我记得特别清楚,我用一个小的那种包包,然后把这个钱都放里面,因为当时钱多,头一次拿那么多钱去银行存,我里面还放了一些报纸给盖上,怕人家看出来”。
2003年年初的一天,她去潘家园市场送鱼缸,她发现这时在市场上那种大的、豪华的水族箱正热销。
刘星宇:“我看见隔壁那家卖了一个大的传统水族箱,四五个人抬,然后我当时就想,这样抬四五个人抬这个缸,是不是太不方便了,还得要再返回来一次,还得要抬柜子”。
有人买水族箱工人给送货这在花鸟市场很平常,可那天刘星宇看到了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水族箱尽管豪华可分量不轻,搬运不太方便,那如果能让这不方便变成方便,这中间是不是有钱可赚呢?她在市场上转了一天,想听听经营水族箱的店老板对此有什么看法。
水族箱经营者:“我们商家给客人送货,都要五六个人一起搬,就那么一个,对,而且还特别费劲”。
店老板的回答让刘星宇印证了自己的想法,可这毕竟只是经营者的一面之词,刘星宇觉得最关键还得了解市场上消费者的意见,所以流星雨在各个花鸟市场转了一周,专门搜集顾客的意见。
消费者:“我因为挺喜欢的,所以家里就买了一个,挺不错的,我就觉得像这种的,比较大一些、太占地方”。
根据市场上的反馈,刘星宇想到要做既轻巧又不占地儿的水族箱,可是什么样的水族箱才能不占地方?刘星宇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刘星宇:“我就想做一个轻薄的,挂在墙上,这样的鱼缸它不就节省地方,又给人节省空间”。
可真正想做了刘星宇就傻了眼,用什么样的玻璃来做这种鱼缸合适?用的玻璃厚做成鱼缸沉,怕墙上挂不住,用的玻璃薄又怕承受不住水压不安全。她想到了以前一直跟自己合作玻璃厂老板的李项辉,带着这个想法她找到了李项辉。
李项辉:“她说要做墙上挂的鱼缸,毕竟是挂墙上的,到底用多厚多薄的玻璃,我们真不知道”。
玻璃的厚度从4毫米到19毫米不等,在选择玻璃时刘星宇和李项辉意见发生了分歧,因为刘星宇为了保证做出的鱼缸轻薄选择了4毫米的玻璃,李项辉觉得不安全。
李项辉:“一般我们提供做鱼缸的玻璃,都是用12毫米到19毫米的玻璃,这样做成的鱼缸才能保证安全,假如说一味地追求玻璃的轻薄,保证不了鱼缸的安全性,那你觉得行吗”?
刘星宇:“你没试你怎么知道不行,我说你得拿事实给我证明一下,我说咱们得做一下、试一下,我说现在你没有做,你就说一口给我否了,我感觉我不甘心”。
李项辉拗不过刘星宇,最后只能按刘星宇说的做了个鱼缸,往里注满水后他们等着观察结果。李项辉:“做一个1.05米长,高是0.53米,内径是8厘米的壁画,当时加满水的时候,什么反应都没有”。
刘星宇:“我心里就暗自高兴我还高兴,然后李项辉就跟我说,他说你先别高兴得太早,这不刚做成吗,他说你得观察几天”。
第二天刘星宇一早来到车间就直奔着鱼缸去,看到的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刘星宇:“我当时一看傻了,糟了,我的鱼缸底部出现了一个裂缝”。
李项辉:“用4毫米做的鱼缸肯定是不行的,这样太薄了,经过反复的测算和实验,最薄也得使用8毫米以上的玻璃”。
最后定下来用8毫米的浮法玻璃来做鱼缸,这比传统水族箱的玻璃已经薄了三分之一,这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又减轻了鱼缸的重量。但是找到了合适的玻璃只是第一步,要想使自己的产品跟传统有水族箱相比有优势就得有所改进,刘星宇发现,传统水族箱的加热棒、小电机都是直接放在缸内看起来不够美观,刘星宇想能不能把这些装置全都隐藏起来,可壁挂式鱼缸体积本来就比传统的要小,想隐藏谈何容易。
刘星宇:“这个我们都是采用内置设置的,怎么个内置法,你瞧这块不有一个隔离的小框框吗,一些加温棒,其他的循环设施都装在这里面,所以说在外表看起来,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图画”。
解决了这些问题,刘星宇开始投入生产,当时是春节前夕,正是鱼缸销售的旺季,再加上2002年北京买房的人多,到了2003年正是北京近年来安家置业的一个小高峰,抓住这个时期再借着以前卖小玻璃缸的销售网络,刘星宇迅速把壁挂式鱼缸铺到通州和北京市里各个花鸟市场,并且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消费者:“因为我的房子,只有100多一点平方米,空间也比较有限,我感觉一是比较时尚,最主要的就是所占的空间比较小一点”。
在过年前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刘星宇一共卖出了一百二十个鱼缸,不错的销路让她估计市场时过于乐观了,她先在房山的琉璃河镇买了片废弃的厂房,又招了二十个工人大规模扩大生产,可就在这时她突然接到了一个叫龙辉的客户打来的电话。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