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要孩子还是要宠物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最近美国有部科幻新片《人类之子》,讲未来的人类突然失去了繁衍的能力和动力,面临灭亡危机。这是欧美日益严重的人口负增长的一种影射。

在中国的城市,由于生存压力增大,许多都市白领都对生育孩子产生了畏惧情绪,甚至宁愿在宠物身上寻找温情。网上一个帖子:“养孩子还是养宠物?”辩论延续了一年多。

但是,人能跟宠物比吗?这背后是不是一种变迁了的家庭观念和模式?这些不肯生育的人的观念背后又是一种怎样的顾虑?

变化的观念

养宠物好,还是养孩子好?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正反论题。可是,奇怪的是,有网友却把这个看上去完全不对等的命题摆在了一起。其实,可以看出,透过这些言论,表达的更多的是对生育的困惑。

一个署名苏婉的网友,针对种种支持生养小孩的传统观点,发表了一系列反驳:

“一个家庭没有孩子是一个不健全的家庭,可没有宠物好像不至于这么严重。”

反驳:一个家庭没有孩子未必就不是健全的家庭,举个例子说,那些不育的家庭,夫妻之间彼此很恩爱,你能说这个家不健全吗?

“养儿防老可以保障你以后的生活,养宠物却做不到。”

反驳: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应该说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有养老基金,养老保险,有比较完善的国家福利系统,还有养老院,靠孩子养老已经太老土了。

“血脉关系可以继承你的DNA,孩子代表你的未来,而宠物只代表它的祖先。”

反驳:孩子即使有你的DNA,他也是完全独立的一个人。他是他,你是你。

“为了孩子功成名就,为人父母觉得责任重大,养宠物好像没什么责任感。”

反驳:生活已经那么累,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揽上那么多的责任呢?生活轻松一点不也很好吗?经过自己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目标,比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更真实。

支持养育孩子的一方则从传统情感上加以辩护,维护繁衍的价值。例如:

“还是养孩子好啊,宠物能和人说话吗?孩子才能带给你更多交流的快乐!”

孩子 宠物

苏婉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对一些中国封建思想意识的批判上,例如对中国传统说的“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的反驳,有一定的说服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观念里,对家庭的养育、繁衍功能强调得最多。一个家族的血脉延续是最重要的事件。每添一个男丁,家族祠堂里就会张灯结彩,祭祀祖宗,挂上一盏灯。男丁是农业社会家族劳动力的代表。男丁的数量,决定了劳动力的多寡,也决定了生产力的高低。人口众多,在传统的经济模式里,是一个家庭兴旺的表现。

然而,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后工业时代,越来越多的劳动方式,已经摆脱了体力,转而依靠技术,依靠脑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逐渐转型。这种转变不能不说对繁衍产生了巨大而根本的冲击。越先进高效的生产技术,越使得人口众多成为一种负担。

血脉的延续,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唤起的是人的本能倾向,以及随之而来的存在感与价值延续的满足感,经济功能的支撑反而削弱了。这样一来,生育与否,变得更加个人化,个人依喜好选择的成分加重了。

家庭观念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变得可以理解。现在,几代同堂的家族越来越少了。以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越来越多,家庭成员的流动也越来越大。流动着的小夫妻,像是乘着一叶扁舟,离开家族庇护,独自在大海里沉浮。个人所要面对的问题更多。养育一个孩子,对于年轻的父母们来说,相比过去在一个大家族的庇护状态里,显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体力。

爱,不可替代

养宠物和养孩子,看似并不矛盾的两件事,为什么却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响。现代社会,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铁门、防盗网越来越密,心的距离开始渐渐变远,都市人对温情和爱的要求日益强烈,但是由于工作忙,生活节奏快,婚恋、生育时间开始变晚。为了弥补生活中缺乏爱和交流的缺陷,宠物便成了这些家庭中的情感替代品。

然而,宠物能代替孩子吗?

答案是当然是不能的。

其实无须争论,现代社会给了每一个人选择自己喜爱的生活的权力。只不过无论你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爱,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的生命中,需要爱,需要家庭,需要亲人和温情,需要别人对你的关心照顾,更需要有所依恋,有所牵挂……

养育孩子还是宠物?

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似乎总要养点什么来调剂生活,体现养育的职能,增加归属感、一体感。现代社会,我们该养孩子,还是养条狗就可以了?什么都不养方便,还是两者兼顾圆满?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选择?这其中似乎没有对错之分。这里有不同人的不同故事,也许通过这些故事,能反映出当下社会、家庭观念的日益多元。

养孩子负担太重

邓峰 IT行业 34岁

邓峰结婚5年,养了一只蝴蝶狗,至今没有要孩子。邓峰说:“养孩子的成本、花费太高了,现在还没有计划。”

养狗是妻子的意思。岳母和妻子都喜欢,邓峰就顺着他们了。问起养小孩好还是养宠物好,他觉得两者不可比。狗能带给他和家人很多快乐,可孩子能带给夫妻的体验却不是狗能替代的。

为什么迟迟不要孩子?“我跟我太太也正经历着心理上的拉锯战。”年龄慢慢大了,似乎到了该要小孩的时候。家人也在施加压力。可平日小两口的日子过得甜甜蜜蜜,有时间有闲钱就四处旅行,活得逍遥自在。要孩子的一个代价,必然要牺牲两人的逍遥时光。“更要命的是经济上的负担。我们觉得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抚养孩子。”邓峰回答得很坚决。

邓峰夫妻俩一个从事IT行业,一个是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以他们的收入怎么会觉得养小孩负担不起呢?邓峰粗略算了一笔账:“我们俩每月收入加起来有一万五,每个月房贷、车贷加起来要还一万左右。剩下的够两个人吃穿用,到目前还没存下什么钱。如果养小孩,从产检到住院生产估计两万是要的,这还是小钱。小孩生下来,吃喝拉撒,奶粉钱、请保姆钱一个月估计要多支出两千左右。三四岁后,你要开始考虑孩子的教育支出。别人都鼓着劲儿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出人头地,你总不甘心让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择校费、学费,国内不行送出国留学……这些不用算都头皮发麻了。"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