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携犬进入公共绿地,遛狗时看到狗排便应及时清除,免得他人中“狗屎运”。
天山网讯(记者高莹报道)在我们这个城市,“遛狗族”正逐渐庞大,市民对此也已有一定的容忍度。但养狗现象也凸现一些有悖于文明的行为,例如宠物狗随地大小便、咬伤人、带狗乘车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人的正常生活,也有损城市的文明形象。你养狗时注意到这些细节了吗?本期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做一个让人尊重的文明养狗人。
□记者调查
近年来,我市城区的狗成倍增加,傍晚和早晨,一些街道、绿化带,茵茵碧草上随处可见一堆堆狗屎、一滩滩狗尿,有的小区更是狗吠不已,使与狗为邻的居民十分闹心。
记者经调查发现,宠物狗扰民往往是主人溺爱所致。如果每个主人都能做到出门遛狗拴好狗链、主动捡拾狗粪、防止狗狗伤人等,“狗扰民”将会降到最低限度,就能成为一个让人尊重的文明养狗人。
拴牢狗链再遛狗
市民钟蕊家的小狗点点每天要出去遛两次,钟蕊每次出去遛狗前,男友总要提醒她不要忘了给狗拴链子。
钟蕊的男友说:“我们遛狗主要在早上和晚上,这个时间,在外面玩耍的孩子和老人比较多,我们家的狗又不喜欢陌生人,见了陌生人就要叫,老人和小孩害怕了就要跑,狗肯定去追他们,极容易致使老人、小孩摔伤。”
主动捡走狗粪便
“我都不敢让我的小孩再在门口这片草坪里玩了,太脏了。”日前,住在翠泉路某小区的徐女士说,小区里的一些狗经常在小区草坪里排便,但这些狗的主人看见了也不管不顾。“有一天,我带着1岁的小儿子在草坪上玩,儿子在草坪里摔倒了,爬起来时满手都是黑乎乎的狗粪便,让人很恶心!”徐女士说。
徐女士建议,市民外出遛狗时应带塑料袋或卫生纸,万一小狗不懂事“随地大小便”,要马上就用袋子把“脏东西”处理掉。这样,既照顾到了心爱的宠物又保证了周围环境的洁净健康。
前日,市民陆女士在油运司天海小区里遛狗时,看到狗排便了,便一手紧紧牵住狗链,一手摊开旧报纸,接住爱犬拉的粪便,包好后放进自己随身携带的塑料袋,扔进附近的垃圾桶中。
“养狗也要讲礼仪啊!”陆女士对记者说。除了遛狗时随时清理粪便,她牵的狗链也比较短,“我家就我和丈夫两个,我根据自己与丈夫的身高,分别做了两根狗链。这样小狗就不会蹿出去太远,就不会吓到路过的其他人了。”
携犬避开公共场所
上周末,新疆大学学生李英和几个同学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菜馆“打牙祭”,落座后不久,她们斜对面的桌子来了一男一女,并带来了一只小狗。
“小狗把爪子趴到桌子上,东张西望,还不时叫几声,狗主人把骨头放在桌子上,小狗就把头撑到桌子上舔,很让人倒胃口。”李英说,她注意到另一些桌子上的顾客也皱起了眉头。
李英说,不得携犬进入商场、饭店等公共场所,是世界惯例,我市也明文作了规定,她希望作为狗的主人也自觉执行这一规定。
记者发现
半夜狗叫主人致歉
近段时间,家住天津路的陈先生饲养的宠物狗进入发情期,半夜里叫个不停,周围邻居怨言不少。第二天,陈先生亲自上门向周围的邻居致歉。在致歉的同时他也吐露了自己的苦恼:狗关也关过,打也打过,可它就是要叫。
陈先生的一番表态令邻居们消了火。大家不仅原谅了他,而且还帮他“出谋划策”:有人建议延长小狗的玩耍时间,让它累到自己想睡;有的说放点轻音乐,放松狗的情绪……到后来,邻居们不仅不再抱怨这条狗,有的人甚至还时常买点小礼物来看看这条小狗。邻居王先生表示:陈先生能想到我们邻居,并且想方设法减少影响,我们也应该理解他养犬的爱好,体谅他的心情。
□相关政策
我市2005年开始执行新的《乌鲁木齐市养犬管理规定》,其中规定:携犬进入商店、饭店、学校、医院、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的,或养犬侵扰他人正常生活,犬吠影响他人休息时,养犬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的,公安机关可对这些行为处以100元至2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将没收其犬,吊销养犬证。
携犬人对犬在户外排泄的粪便没有立即清除的,将由市政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处以100元至200元的罚款。
礼仪小贴士
□关爱邻里,养犬不得侵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养狗者应遵守一定的社会公德,比如不带狗乘电梯、乘车,以免使老人、儿童受惊,不能影响不养狗者的正常权益。携犬乘坐客梯时应怀抱,或乘坐货梯。
□遛狗可能会妨碍他人出行,遛狗要有时间限制,携犬出户的遛犬时间尽量安排在21:00至次日8:00之间,避开上下班高峰时间。
□携犬出户时,必须挂犬牌、束犬链,并由成年人牵领。不得携犬进入社区公共绿地及其他公共场所,养狗者应在遛狗时随身携带塑料带收集宠物粪便。
□为了狗狗的健康,更为了您的健康,请定期为犬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
文明养犬并不难只需用心三步走
关于如何文明养犬?早在去年11月10日,《三秦都市报》就提出了文明养犬的三个金点子。这里摘录下来,供市民借鉴。
文明养犬第一步:养犬的市民首先遵守相关养犬的规定。不携爱犬进入市场、商店、商业街、饭店、公园、公共绿地、学校、医院、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社区公共健身场所、游乐场、候车室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市民携犬出户时携带《养犬登记证》、犬牌和清洁用具,及时清除犬排泄粪便,以免污染公共卫生环境。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