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幅月图”如何诞生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黄全权 冯晓芳)26日上午9时40分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正式公布。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表明,在此基础上,首张月球三维立体图像也已制作完成。

第一幅月图是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负责研制的CCD立体相机在距离月球表面200公里的

轨道上,通过推扫拍摄,图像数据传回后,由地面应用系统进行处理,制作完成。

从11月20日开始,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CCD立体相机开机工作。拍摄时,在同一台相机中采集了前视、下视和后视三幅图像。

拍摄获得的图像通过卫星上由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研制的有效载荷数据处理系统存储、编码,然后传送到卫星发射机,通过定向天线向地球发送,位于北京密云和云南昆明的国家天文台的两个地面数据接收站负责数据的接收,再传送到国家天文台北京总部进行数据预处理和进一步的加工,包括拼接、校正和三维图像的合成,得到现在所看到的图像。

此次公布的第一幅月图,共对19条卫星轨道探测图像进行拼接。

国防科工委有关人士表示,嫦娥一号获取并公布的图像质量非常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表明从相机拍摄一直到地面数据处理都非常成功,这也标志着科学探测活动的正式开始。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