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29日向媒体透露,由该研究所承担的为期两周的第一阶段“飞往火星之旅”地面模拟实验,已经顺利完成。
据称,实验从11月15日开始,至11月29日结束,共有5名男性志愿者和1名女性志愿者参与此次实验,并完成了相关研究课题。在为期14天的实验中,志愿者们从各自角度对地面模型及地面模型各个系统在长时间实验中的实用性进行了评估。
这次第一阶段的“飞往火星之旅”实验是在两个模型系统中进行的,分别是150立方米的ЭУ—150起居模型系统和100立方米的ЭУ—100医学模型系统。实验期间,志愿者完全生活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根据要求对模型中的生命保障系统、控制与管理系统、信息保障系统和局域远程医疗网络进行测试及调整。
参加此次模拟实验的6名志愿者中,5名是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1名是俄罗斯“能源”火箭集团的工程师。这6位志愿者全部是相关领域的专家:1974年出生的谢尔盖·梁赞斯基,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生物系生化专业,2005年获得宇航员资格证书,现为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兼任此次试验的队长;1982年出生的亚历山大·卡瓦廖夫,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应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现为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远程医疗实验室工作人员;1983年出生的玛丽娜·捷古舍娃,此次实验中唯一的女性,毕业于特维尔大学生物系,现为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航空航天与海洋医学专业的研究生;1982年出生的安东·阿尔达玛诺夫,毕业于莫斯科钢铁与冶金学院物理化学系,现为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物理工程师和程序工程师;1970年出生的阿列克·阿尔捷米耶夫,毕业于包曼工业大学低温物理与技术专业,现为俄罗斯“能源”火箭集团工程师,并具有预备宇航员资格,是飞船外科研活动专家;1975年出生的德米特里·别尔费洛夫,毕业于莫斯科口腔医科大学医疗专业,现为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远程医疗实验室医生。
2006年,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曾发布信息,选拔6位年龄在25—50岁之间的“火星乘客”,其中包括飞船船长、随船工程师、随船医师和3名研究人员。通过设在该研究所的一个有多个隔舱的特殊飞船,模拟星际飞行中可能出现的因素,包括失重状态等。如同在太空一样,虽然飞船与“地球”的通讯是畅通的,但通讯信号将非常迟缓。因此,来自“地球”的帮助非常有限。飞行过程中,一切决定都将由宇航员自己作出。飞船还模拟设置了特殊控制系统,船长可以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变轨、起飞、着陆、对接等操作。随船医师则肩负着监测、照料宇航员健康,并实施急救等医疗处置的重任。(张浩)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