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4日9时30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陈求发、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和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办公室主任胡浩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介绍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情况。
[主持人]近日个别网友传言“嫦娥”首幅月图抄袭美国,大家对比了一下美国2005年发布的图和我们发布的图。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 栾恩杰]不知道哪一位网友说是假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们这个图是17000余人奋斗了4年拿到的,我希望国人,正直的国人尊重我们的劳动,尊重中国人的成果。怎么能开这种玩笑呢?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第二,我向国人负责任的说,这幅图确实是我们工程上拿到的第一张图。特别是这张图的右边,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头一次获得月面的第一个条带的第一轨图,我们保留在合成图的右面。当我们看到这个图的时候,我们想到中国千年的梦想。拿到第一张图的时候,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全都落泪了。
第三,有人说这个图和别人的不一样,这就跟照相一样,如果张三照的是母亲,李四照的是姐姐,这就不是一张图。因为本体是一个月球。如果说美国人反复多次得到这张图,那这句话就是对我们的表扬:我们的第一张图就是和美国的一样。
第四,有人说有差异,其中一个点、两个点,我认为这要进行研究,数据拿下来,数据变成图有一个反演过程,我们关键不是看看图。我们科学家应该从我们获得的数据里得到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对月球深刻的探索,这些成果我是非常感兴趣的。
最后,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可能我们的图还有一些和别人不完全一样的,那有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我自己感觉,这种问题不值得一驳。我们的卫星产品,从它上天以前,我们所有资料都已经公布了,星上确确实实是有这一台相机,这台相机是西安光机所一位老同志带领很多同事制造的。上天以后,我们的卫星轨道是完全公开的,围绕月球旋转起来以后,这幅图象什么时间的轨道照下来的,这是有实际科学数据的。正如栾恩杰总指挥所讲的,这幅图象具体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都是一清二楚的。这是从物证和数据证明,这是无可争辩的事情。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幅图的意义是中国人第一眼的第一幅图,背后有许许多多的人付出努力,大家在看到这幅图以后留下了欣喜的眼泪。我代表网友为背后付出这么多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敬意。
[栾恩杰]中国探月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再加上论证时间有两年左右。如果从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航天白皮书开始,把深空探测以及探月工程这句话作为切入点算起,到现在有7年的时间。在这7年的时间里,国家航天局的同志们在一起,共同研究论证探索这项工程。所以2004年,总理的批复可以说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的。工程的实施从2004年到现在有3年多的时间。我们这个工程可以说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开展的,整个过程,使我们每一位参加的同志亲切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工程的关怀。
1月23日,大年初二,总理圈阅了工程的立项。要求整个工程按照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任务,这“三高”是工程所有人员遵循的宗旨。并且,在工程开展到关键时候,总理又做出批示,要求加强基础工作,攻破关键技术,强化过程控制,做到质量第一。我们把这些要求作为工程的总要求提出来,还提出了工程的总目标,叫确保首发成功。这里包含的意义就是首发就得搞成,我们把这个作为整个工程的军令状,260多个单位17000余人参加的工程,按总理这四项基本要求来实施的。
这个工程得到全国各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全体研制人员,他们认真负责,抱着一个信念,以成功报效祖国,振兴中国航天,为祖国争光。所以试验队的同志,他们在出发前在国旗下签了字,等到实验靶场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庆节,在升旗的时候,他们又站在国旗下向祖国宣了誓,决心要圆满完成任务。这样一个好的团队,加上工程指挥系统,比如孙家栋副部长,都是老同志,有这么多指挥果断、技艺精湛的老同志在把关,一些年轻同志都走上了领导岗位,特别是三四十岁的担任主任设计师来担负这个工程。
而且是全国大协作的一个过程,有很多省区市帮助我们,最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新疆、山东、云南等地,我在这里请网友转达我们对这些省区市政府在嫦娥工程里所做的关爱、支持,表示感谢。还有很多部委,比如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都在国防科工委统一协调下来完成。国家有一个工程领导小组,进行大的决策。有这样一个领导体系,有全国的大协作。作为任何一个重大的工程,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各方面的帮助,有团队的努力,这是确保成功的四个基本条件。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