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壳龟象征危机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五十年来,这只披着褪色的、坚韧的壳的雌性龟不受人注意,也没有人欣赏,但如今却变成长沙市那衰落的动物园的贵重物品。她被喂以生肉特餐。她小小的池子已经装上了防弹玻璃。摄像头监视着她的举动。夜间有警卫站岗。

议程很简单:这只龟一定不能死。

在今年年初,科学家认定她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后一只雌性的长江大软壳龟。她大约80岁,体重近90磅。

恰好,地球上还有唯一一只已知的、无可争议的雄性。他生活在苏州的动物园里。他大约100岁了,体重约200磅。他们是拯救一个物种的希望。据说,这个物种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龟。

曾帮助拯救这个物种的美国龟类专家佩里特查尔德(Peter Pritchard)表示,这是非常可怕的情况。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龟象征着健康长寿,但最后两只长江大软壳龟的传奇不如说是中国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情况危殆的象征。污染、狩猎、无节制的开发在摧毁自然栖息地,并危害植物和动物

中国包含了世界上最丰富的一些生物宝库,但对动植物最新的大调查揭示了在过去十年,本来就黯淡的局面变得更加黯淡。科学家表示,如今中国的哺乳类物种有近40%濒临灭绝。至于植物,情况更为严重;70%不开花的植物物种以及86%开花植物物种被认为情况危殆。

最大的问题是对土地和水源的激烈竞争。中国到2020年经济翻两番的目标意味着工业、不断扩张的城市、农民要争夺有限的可用土地。城市和工厂常常为扩张而争地;而农民则要开垦本来可能是栖息地的土地。据调查,中国已经失去了一半的湿地。

对于试图扭转局势的中国科学家和保育人士来说,首先面临的挑战是说服政府把保护野生动植物当作重要的优先事项来对待。数个世纪以来,中国的领导人强调对自然的统治,而不是强调与自然共存。动植物仍然常常被视为具有食用或药用价值的商品,而不是自然秩序的必要组成部分。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Lu Zhi)表示,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整个概念在文化中是新生事物。

科学家表示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重要中心的地位令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的状况备受全球关注。中国许多物种集中在多山的西南地区——有时远及西部的香格里拉——以及西藏、海南岛以及和与朝鲜交界处。濒危的土著动物包括大熊猫、几种山鸡和猴子,还包括包括鼩和啮齿动物等以及一系列小型哺乳动物。

中国有庞大的自然保护区系统,主要在该国较为偏远的西部,但资金筹措的水平甚至远低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国保护计划中被认为最成功的就是拯救大熊猫的工作。如今大约有2000只熊猫生活在熊猫保护区。其他人工繁殖计划帮助扬子鳄和藏羚羊脱离灭绝的边缘。

但与那些被忽视并逐渐灭绝的物种数目相比,这些成绩并不突出。去年,长江白暨豚被宣布灭绝。

本文由www.wangchao.net.cn宠物之家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