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出三年遏制生物物种资源剧减趋势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1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民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武卫政)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向新闻界通报,《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已由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发布。《规划纲要》提出今后15年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基本遏制目前生物物种急剧减少的趋势,到2015年基本遏制生物物种资源的丧失与流失,到2020年生物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规划纲要》要求,保护和利用生物物种资源坚持五大原则:国家主权原则、科学性原则、优先保护原则、保护与利用相协调原则、各方参与原则。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任务,在12个重点领域开展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涵盖动物、植物、微生物领域以及传统知识和物种出入境管理等各个方面;“十一五”期间,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10项优先行动和55个优先项目。

据介绍,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生物物种资源的过度开发、外来物种引进、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丧失和流失情况严重。为进一步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扭转生物物种资源管理面临的被动局面,并在保护的基础上推进生物物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过去两年中,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等16个单位组成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共同完成了《规划纲要》的编制,经国务院同意后发布。

生物物种资源(链接)

生物物种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及其遗传材料。生物物种资源除了指物种层次的多样性,还包含种内的遗传资源和农业育种意义上的种质资源。其中遗传资源是指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基因和DNA水平)的材料;种质资源是指农作物、畜、禽、鱼、草、花卉等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的人工培育品种资源及其野生近缘种。

生物物种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生物物种资源的拥有和开发利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