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疯狂的石头”到大师精品绝活
中南海紫光阁定制的陈设瓷、工艺美术大师的鸡血石雕刻……翰海2007年秋季拍卖会上,当代工艺美术品专场首次与历代古玩同台竞拍,捧场的藏家们则为95件作品砸下了5100多万元。相比之下,虽然616万元的成交额并不高,北京博观2007年秋季翡翠白玉精品拍卖会更是一次当代玉石雕刻界名家名品的大型展示会,数件曾获得中国玉石雕刻最高奖之称的“天工奖”的获奖作品令人大开眼界。
当代工艺美术品不仅在去年秋季的拍卖市场上大出风头,2008年伊始,500余件包括鸡血王、羊脂白鸡血、福黄石在内的巴林石精品,亮相北京爱家国际收藏品市场,“草原瑰宝”巴林石吸引了大批的京城收藏者。业内人士认为,工艺美术作品已不仅仅是人们的赏玩之物,大师精品同样也进入了收藏投资品范畴。
候选国石一马当先
一件现代的昌化鸡血石雕楼阁山子为什么能创造1344万元的纪录?除了国家级雕刻大师牛克思的巧夺天工,还在于所用鸡血材料之大、血色之纯正饱满,难得一见。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内蒙古巴林石、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面临枯竭的候选国石资源,因历代不断开采,上好品质的石品近乎凤毛麟角。如今,昌化鸡血石一旦在收藏市场上露面就被海内外藏家抢购,而其他候选国石也都是当代工艺美术收藏中的热门。
虽然昌化鸡血石收藏在民间很热,但一直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翰海去年秋拍尝试推出的“国石”专场中,10件昌化鸡血石原石、摆件中,有5件的成交价过了百万元。“通过公开拍卖,为鸡血石乃至国石,特别是工艺大师的作品指引了一个未来的市场定位。”翰海拍卖公司副总张跃进表示。
巴林石是近期石品收藏圈中的又一明星,“一块3000元的石头,一年之间就涨到2万元”。据了解,巴林石去年的涨幅在5倍到6倍左右,在北京翰海去年秋拍中上拍的3件巴林石雕工艺品全部成交,其中巴林石巧雕章鱼摆件拍出了89.6万元。
爱家收藏市场大辽石社王黎明做了数十年的巴林石生意,“巴林石价格一直在涨,只是幅度大小和频率快慢问题,现在一块印章料价格在5000至1万元左右,但按国际价格来换算,一两上品鸡血石就要达到15万美元,如果将这个价格与国内价格相比,国内价格还没有达到与国际接轨,更不要说达到顶点了”。他介绍,巴林石只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主要品种为鸡血石、冻石和彩石,同样作为不可再生的矿产,巴林石同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相比,资源开发开采时间短,为收藏价值上升埋下伏笔。
当代工艺美术品市场最明显上涨的当属翠、玉等名贵石材工艺品,有人将这种现象戏称为藏界上演的“疯狂的石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秘书长奥岩说,2007年是玉石原料及玉石成品市场动荡的一年,包括翡翠与白玉在内的玉石原料市场火爆,带动了成品市场价格的拉升,尤其是名家名品,整个玉石原料及成品市场都呈“牛市”。
奥岩认为,当代名家名品与同级别的旧玉件相比不但价格较低,还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投资空间,也是当代玉雕艺术品得以热卖的原因。
市场视线转移厚古不薄今
“往往收藏者拿到一件东西,先要看年代是否久远,够不够年份,只要是‘大新活’,则不屑一顾。”厚古薄今,这是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收藏理念。“如果当年康雍乾三代帝王也是‘玉必商周、瓷必宋元’,对‘新活’不屑一顾,就不会出现清三代艺术品的鼎盛局面,就不会有如此多的艺术珍品流传至今”,收藏者已经意识到了收藏理念的“短腿”。
“一个新的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即将来临。”工艺美术界的大师和专家们断言。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尤其是民间收藏和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沉寂已久的工艺美术行业早已萌发出新的生命力。“无论从工艺手段、题材选择、精细程度等方面,当代工艺美术品都突破了前人。”
以当代玉石雕刻为例,奥岩认为“中国玉石雕刻正步入一个艺术的高峰期”,原料玉质日臻完美,工艺更加精湛,玉雕大家辈出,“中国当代玉雕艺术品不仅正在成为收藏品,更是在成为一种新的投资”。
“昌化鸡血雕楼阁山子创出天价以及专场优秀的成交表现,市场已经释放出一个信号。”张跃进表示,新工艺品也有一批实力不菲的收藏群体,而这个群体一直是被拍卖市场所忽视的。“这次拍卖让我们发现了这个群体,并且引导他们收藏当代工艺大师的优秀作品,原只在民间交易的当代工艺品完全可以进入拍卖市场并获得好价格。”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王山把收藏人群按经济能力分为三档,月收入5000元以下为一档,5000元至1万元为一档,1万元以上为一档。他认为,现在文物收藏市场已经不是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人可以接受得了的,一方面价格昂贵,另一方面真伪存在疑惑,风险性高。“如果把同样的钱投到当代工艺美术品,那么不仅物真、人真,而且大师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收藏潜力也都非常好,这就是收藏视点迁移的原因。”
大师精品绝活潜力看好
大批工美行业的老企业倒闭,工艺美术大师大量流散,许多技艺濒于失传……工艺美术传承曾经岌岌可危,更何谈收藏市场?如今在保护、聚集了102位工艺美术大师的北京百工坊博物馆,副馆长张新超说,工艺美术大师们像北京雕漆一类工艺精深、资源紧俏的作品,已经到了有钱也难买的地步。
2003年,一对雕漆大师的八棱梅花葫芦瓶要价只有800元,现如今,同样大小的八棱梅花葫芦瓶就算流水线生产的,一只就得1万元。至于大瓶,即使出到10万元也未必拿得下来了。
景泰蓝、紫砂、织绣、竹雕、木雕等当代工艺美术品也频频看涨。工艺美术大师们的订单应接不暇。一些名望高、年纪大的大师级人物所接到的订单之多,在其有生之年恐怕都难以完成。
再看看拍卖市场,已经有了当代的紫砂器、瓷器、玉雕、砚雕、漆器、缂丝、古琴、紫檀家具的身影。比如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和缂丝,在翰海去年秋拍中,当代制琴工艺大师王鹏历时两年多完成的蕉叶琴以11.2万元成交;由苏州刺绣研究所已故国家级工艺大师徐绍青设计,5位高级工艺师历时一年多共同完成的缂丝作品《牡丹通景屏》获得藏家的追捧,以112万元成交。
任何一种艺术品的市场火了,造假也就开始跟进,仿佛已是收藏市场的定律。各种冠以某某工艺美术大师之名的艺术品在藏品交易市场随处可见,而且每件都价格不菲。事实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我国授予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工作者的最高荣誉称号,自1979年组织评审以来,共进行了5届,去年共有161人获得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至此,评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共有365位。
张新超认为,为了迎合市场,当代工艺品讨巧市场的倾向同样非常普遍,低档仿品的艺术水准相去甚远,有工艺美术之名,无工艺美术之实。
“如果你买进的是真正大师级的作品,也许现在的价格较市场偏高,但几年之后,它的‘含金量’必然会体现。因为通过历来精品市场成交来看,大师级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非常好的投资和升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