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是相机中的一个机械装置,大多设置于机身接近底片的位置(大型相机的快门则是设计在镜头中),藉由控制快门的开关速度,来决定底片接受光线的时间长短。
也就是说,在每一次拍摄时,光圈的大小控制了光线的进入量、快门的速度决定光线进入的时间长短,这样一次的动作便完成了我们所谓的「曝光」。
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
快门以「秒」作为单位,它有一定的数字格式,一般在像机上我们可以见到的快门单位有:
B、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上面每一个数字单位都是分母,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分别是: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以下依此列推)等等。一般中阶的单眼相机快门做到1/4000秒,高阶的专业相机则可以到1/8000秒。
B指的是慢快门Bulb,B快门的开关时间由操作者自行控制,我们可以藉由快门按钮或是快门线,来决定整个曝光的时间。
我们可以注意到每一个快门之间数值的差距都是两倍,例如1/30是1/60的两倍、1/1000是1/2000的两倍,这个跟光圈值的级数差距计算都是一样的。与光圈相同,每一段快门之间的差距也被之为一级、一格或是一档。
光圈级数跟快门级数的进光量其实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光圈之间相差一级的进光量,其实就等于快门之间相差一级的进光量,这个观念在计算曝光时很重要,我们会在下一个章节跟大家讲解。
前面我们提到光圈决定了景深,快门则是决定了被摄物的「时间」。当我们拍摄一个快速移动的物体时,通常需要比较高速的快门,才可以抓到凝结的画面,所以我们在拍动态的画面时,通常都要考虑可以使用的快门速度。
有时我们要抓取的画面可能需要连续性的感觉,像是拍摄像是丝缎般的瀑布或是小河时,就必须要用到速度比较慢的快门,延长曝光的时间来抓取画面的连续动作。
除了「时间」之外,快门也决定了我们拍摄的稳定度,一般以手持相机拍摄来说,快门必须要高到一个值,拍出来的画面才不会晃动,这个能拍出稳定画面的快门速度,通常称之为「安全快门」。
左边的图用了比较慢速的快门,可以看到两片叶片有明显的晃动,右边使用了安全快门,所以可以拍到凝聚的画面。
安全快门有一个简单的计算方式:
1 / 使用的镜头焦距 = 安全快门
如果我们现在使用50mm的镜头拍摄,那么能让我们拍出清晰相片的安全快门就是 1/50 ,大约是 60 的快门。如果使用了200mm的镜头,那么安全快门就要提高到1/200大约是250的快门。由此可知,焦距越广的镜头安全快门就比较低,但是长焦距的镜头所需要的安全快门就高许多。
快门时滞时间
相机在不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同时保证在自动对焦工作状态下,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快门时滞时间。
快门先决曝光模式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快门速度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光圈f值(可为无段式的f值)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s’字母来代表快门先决模式。快门先决模式适合于需要控制快门的摄影。利用高速快门可凝结动作,利用慢速快门可令行驶中的车辆变成光束。
快门延迟
相机按下快门,这时相机自动对焦、测光、计算曝光量、选择合适曝光组合…进行数据计算和存储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快门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