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345项科技创新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奖励,这些奖项都是“背靠背”评审出来的。评审工作封闭管理,评审专家和管理人员全部实行双盲随机遴选,评审过程实施全程记录,国家科技奖励不断完善推荐评审程序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评审过程的人为干扰。这些奖项不仅代表着国家科技创新的水平,也彰显了国家科技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公正性———评审专家和管理人员双盲随机遴选
向工作人员“打探”情况,找评审专家“关照”一下,无孔不入的人情关系给国家科技奖励评审蒙上了阴影。
“这虽然是极个别的现象,但是影响了评奖的公正性,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传宏说,2007年国家科技奖励坚决杜绝评审过程人为因素的干扰。为此,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中全部实现了计算机随机遴选专家。
同时,奖励办在管理方面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定管理人员在确定完评审组专家结构和审核“大名单”(三倍于实际参评专家人数)之后,不再负责本人分管的网络评审管理工作,而是由计算机随机确定本处以外工作人员,负责随机从“大名单”中挑选1/3的专家参与网络评审,管理人员和评审专家实行了双盲遴选。
“谁参与评审,谁负责什么专业组,连领导都不知道。”奖励办政策研究处处长袁建湘说,双盲随机遴选让托人情、走关系的人无计可施。他说,为防止泄密和人为干预,今年还专门制订了《国家科技奖励初评专家名单保密办法》,所有负责网络评审管理工作的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并在网络评审期间实行全程集中封闭管理,减少了评审专家名单外泄的机会和可能性。会议评审也实行封闭管理,非评委和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进一步减少了完成人与评委在会议期间非正常接触的可能性。
“参与本次评审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都倍感轻松,尤其是管理人员更是减轻了压力,大家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公正评奖。”袁建湘说,减少人为干预的评审,得到了评委、项目获奖候选人及科技界的认可。
科学性———优化学科专业分类和代码
报奖学科纷繁芜杂,计算机随机挑选专家虽然保证了评奖的客观和公正,可是随机遴选如何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专家?会不会出现“外行评内行”的情况?
对此疑问,袁建湘坦言,计算机遴选意在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但是公正性不代表科学性。为了保证评审的科学性,奖励办为此做了大量的“后台”工作。
首先,实现计算机遴选要有强大的数据库做技术支撑。目前,奖励办建立了3.5万人的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优化了评审专家的组成结构,规范了评审专家的个人信息,为保证准确遴选评审专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完善了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信息系统,开发了专家遴选算法和回避算法,建立了管理人员和评审专家随机分配系统,信息化建设为计算机遴选提供了技术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为加强评审专家遴选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奖励办优化学科专业分类和代码,调整了学科专业评审组设置。针对学科专业分类不科学,特别是一些三级学科过粗的问题,奖励办与武汉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开展了学科分类的软课题研究,提出了“评审单元”概念,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学科分类体系。
“我们通过评审单元细化学科,把学科代码与专家个人信息匹配起来,这样电脑能准确找到所需要的评审专家。”袁建湘说,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调整了评审组设置,在评审组中设立若干个网络评审组,进一步减小了网络评审的学科专业跨度,加大了同行评审力度。
公平性———坚决杜绝“搭车”现象
“辛辛苦苦一场,到头来却是领导得奖,这公平吗?”一些一线科研工作者对“搭车”现象曾经如此抱怨。针对这种现象,今年国家奖励评审层层把关,想搭车的人可藏不住“马脚”了。
为防止项目完成人搭车现象,此次评选特别加强了对项目完成人的实质性贡献的评价。今年推荐项目时,要求获奖候选人写明参与项目研发的工作量,明确获奖候选人对科学发现点、技术发明点以及技术创新点的具体贡献,并提供知识产权、发表论文等能够证明学术贡献的旁证材料。在评审中,要求项目主要完成人到会答辩,并专门介绍项目所有获奖候选人的贡献,以便评委在评审过程中对完成人贡献进行评价、把关。
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对项目没有实质性贡献的完成人搭车现象,进一步杜绝了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倡导了优良的学术风气,使真正在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研发人员得到肯定和激励。
公开性———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接受社会监督是奖励评审的重要环节。为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今年评审结果公布次数增加,公示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家科技奖励推荐项目受理结果、评审组初评结果、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3次在国家科技奖励网站、科技部网站及时公布。不仅如此,今年还要求推荐项目在各推荐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公示,以加强社会监督。
于2006年成立的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也启动了相关的监督工作,对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工作,特别是项目异议和群众来信反映问题办理工作实施了审核把关,并对重大项目争议直接组织调查处理。
奖励办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异议处理办法,规范异议处理程序。在异议期之外,对来信反映问题的,还可按照信访调查机制进行受理。
近几年,我国不断完善奖励评审程序和机制,科技界对评奖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这一点,从异议来信的数量可见一斑。
“异议信是一年比一年少,”陈传宏说,今年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只受理了4件异议,多是涉及项目候选人署名排序。“除了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制度外,科技界也要加强诚信环境建设和科技人员的道德自律,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科技奖励的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刘恕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