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前公布了2008年发射15枚火箭,17颗卫星和一艘飞船的航天计划。有人计算说,这是中国历史上航天活动最密集的一年。中国这一次像个乖孩子把全年的计划和盘托出。去年1月,中国击毁一颗气象卫星的太空科学试验曾引起轩然大波。尽管新年伊始,西方很少有人愿意看到中国航天计划长长的项目单子,但这一次中国做得无可挑剔。而西方有媒体将中国今年的计划称为“充满雄心的宣言”,路透社还把中国列入了“航空大国精英俱乐部”。但愿中国宇航员今年的太空行走能在世界范围内赢来公正的掌声。
“充满雄心的宣言”
路透社7日评论说,中国将于2008奥运之年展示其太空实力。2003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于去年10月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是中国寻求太空科技与军事利益计划的最新成就,同时也推动了爱国主义的发展。但文章也揶揄道,当数百万中国人仍然在贫穷中挣扎之时,外界对于中国攀爬世界太空强国之巅的雄心表示了怀疑。美联社7日说,尽管奥运会和载人航天都是能够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大事,但中国否认二者之间有着联系。
美国“今日科技”网站8日说,奥运会即将在中国北京召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会口号同样也可以适用于中国的太空计划,中国今年计划的一系列发射让人印象深刻。美国“今日宇宙”网站8日称,中国将于2008年发射15枚火箭、17颗卫星以及进行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无论对于哪一个国家而言,这都是充满雄心的宣言。“看起来,中国似乎要在举办奥运会之年将全球声誉抬高到最高点。”文章还列出了未来数年中国的太空探索计划,如2012年发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并于2017年发回月球样品,以及于2009年同俄罗斯共同探索火星。该网站上的一则留言说,如果能够完成这些任务,中国将取得伟大成就。“应该为地球上至少还存在一个有勇气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而感到高兴。希望中国能够证明,它是太空竞赛中有价值的同盟。”
德国《世界报》称,2008年,中国将进行第三次载人太空飞行,标志着中国“向月球进军”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目前在太空项目上注入巨额资金,是在投资未来。中国已成为了太空领域的强国之一。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中国对太空的持续投入,表明中国重视其经济资源和军事价值,中国早已把发展太空技术作为一项国策。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中国在这一领域具备了雄厚的基础,近年来更加快了在太空领域探索的步伐。德国《柏林日报》认为,中国太空技术的发展将加速世界在太空领域竞争格局的形成。10年内,中国将建成一支海陆空天四栖部队,从制空权逐步走向制天权。德国《图片报》认为,中国每到发生大事的时候,都会展示其“巨大成就”,很显然,这又是为奥运做准备,以“再次震惊全世界”。
中国航天实力有多强?
中国总体上是低调做事的国家。航天工业曾是中国密级最高的领域之一。密集的航天年与奥运年重合不太可能是中国当局的刻意安排。因为把火箭当作奥运会的礼花不会给中国带来任何实际好处。
中国一位航天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如果今年的计划全部实现,将是我国有史以来发射卫星和火箭最多的一次。去年,中国发射了10颗卫星,今年增加到17颗。在火箭发射方面,今年计划的次数也比往年多。另外,今年中国发射的卫星数比美欧去年多。美欧的发射高峰在前些年,目前它们在太空的卫星分布已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中国对卫星的消费需求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目前的卫星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中国的消费需求。”另一位专家分析说,中国的城市人口比美国、日本的总人口还多,中国民用的气象、导航、探矿等需求在急剧增长,中国肯定还将发射更多的卫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究员尹怀勤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航天综合实力来讲,美俄仍在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则包括欧洲航天局、日本和中国。印度则刚加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从规模和技术水平上看,两个梯队间还有相当差距。他认为,经费的投入对航天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1956年至1986年间,苏联投入了3700亿美元,美国投入2200亿美元,欧洲航天局投入210亿美元,日本的投入为62亿美元,(下转第六版)(上接第一版)中国则是126亿元人民币。不过,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成为了航天大国。
要判断航天实力,航天器和运载火箭两方面都很关键。拿航天器来说,航天器一般可以分为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三大类。美、俄和中国这三大类航天器都有,欧洲没有独立的载人航天器,日本没有载人航天器,印度没有空间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美国的空间探测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仅月球探测器,美国就有好几种。在运载火箭方面,中国的技术也比较先进,而且近些年来进步较大,近5年的发射量相当于最初几十年的总和。我国今年计划的发射量也有了新的突破。
中国一位军事问题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中国的航天实力,一方面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自己抬得太高”。从整个国际航天实力的排序来看,中国所取得的进步还没有实质性地改变这一排序。近些年来中国在航天事业上的投入和力度都越来越大,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5年或10年后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座次”发生变化并非不可能。英国广播公司也曾分析说,尽管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在取得和美俄一样的成就之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德国宇宙空间研究中心专家艾格哈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苏联解体后,中国的空间项目是世界上第一次系统的空间计划。中国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加快太空领域多边竞争局面的形成。他说,中国已对美国在太空领域的独霸地位构成挑战。中国的技术尽管是刚刚起步,但针对性、目的性非常强,可以说是一种含蓄意味的警告。不过,从他与中国同行的直接交流以及他在中国看到的一切可以看出,中国发展太空计划,目的不是威胁哪个国家。由于任何国家都不能承受太空打击的后果,因此,有关各方在太空领域将形成某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2008,各国计划都不少
2008年,各国在航天领域都有不少计划。载人航天方面,美国将在今年发射数次延后升空时间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其上载有欧洲航天局制造的“哥伦布”号实验舱,该舱已建造多年,本身是有寿命期限,再推迟将有不利影响。俄罗斯将发射7次运载火箭以保证国际空间站的正常运行。不难看出,美俄的太空活动质量仍远远超过中国。另外,被推迟发射的欧洲首个自动转移飞行器也可能于今年发射,它将是欧洲航天局有史以来发射的最大太空船。此外,日本也将在今年启动首个有人宇宙空间站建设。该空间站被命名为“希望”号,将在今年分3次送入太空。日本将连续派3名宇航员前往生活。宇航员若田光一将在宇宙空间站生活3个月,这也是日本人第一次在太空生活如此长的时间。
在空间探索方面,今年的热点仍是探月。印度计划4月发射“月球飞船一号”探月卫星。美国也计划发射一个月球侦察轨道器,并可能为建设月球基地做准备。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牵头的11家德国航天研究机构今年开始实施探月计划,拟于2013年向月球发射轨道探测器。此外,美国计划发射“凤凰”号火星探测车。据悉,探测火星也已纳入印度航天科学家的计划。印度著名月球科学家、探月计划的主要推动者纳伦德拉?班德莱教授说:“对印度来说,月球只是一块垫脚石,我们的下一站是进行行星研究。”
在人造卫星方面,美国计划发射新一代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GLAST)。现有的望远镜都不能探测到GLAST覆盖范围内的伽马射线,它比之前的任何伽马射线望远镜灵敏30-100倍。欧洲航天局与美国宇航局将联合开发新一代太空望远镜,探索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起源。俄罗斯主要将发射6次“格洛纳斯-M”卫星,以建立和扩大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这个工作是俄总统普京十分重视的。此外,俄还将发射3颗通讯卫星、2颗气象卫星以及科研卫星等,但这些卫星并不太新。欧洲航天局2008年将发射卫星的计划多与“伽利略”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有关。4月14日,将发射“伽利略”第二颗在轨试验卫星。如果顺利,另外两颗卫星也将发射,从而完成整个测试阶段。欧洲航天局发言人表示,2008年,人们可以购买“伽利略”的接收器,届时在“伽利略”和美国GPS之间调转,就像人们转换手机网络一样容易。今年日本还预定发射两颗人造卫星。一个是超高速互联网用卫星“伴”,这个卫星将让各个地区的人都可以平等享受高速通信网络的便利。另一个是“温室效应气体观测卫星”。(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马剑 任彦 青木 孙秀萍 纪双城 ●王晓雄 李佩翰 雷志华 陈一)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