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至17日,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全委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而举行的会议,将带领中国科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级科协组织一直将“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和大局开展活动”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国科技工作者最大的群众组织,将如何在新时期为创新凝聚人气?对此,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191个学会是中国科协的重要成员,他们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承担着怎样的角色?
齐让: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承担着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进自主创新、传播科学文化等重要职责,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年,中国科协坚持围绕中心组织学会工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0月底,2007年全国学会共举办学术交流会议2800余次,地方科协举办国内学术交流会议6300余次,交流论文14万余篇,在充分发挥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利用科技服务“三农”、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作为品牌活动的中国科协年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去年9月,与湖北省政府主办以“节能环保、和谐发展”为主题的2007中国科协年会,有3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与交流。与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08中国科协年会,将按照“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以创新为导向,强化交叉学科的交流碰撞;努力打造高层次、宽领域、重实效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年会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记者:除了高层的学术交流,科协在企业和农村的基层组织如何利用专业技术的优势凝聚人气?
齐让:去年5月,中国科协召开全国企业科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企业科协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力量,要求各地企业科协以“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为抓手,引导和动员企业科技工作者把发挥创造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同企业发展、国家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比专业水平和技能、比科学素质等。截至去年10月底,科协系统共开展“讲、比”活动29000多项,参与科技工作者120余万,被采纳合理化建议75000多条。今年,我们将和发改委、科技部、国资委共同组织开展“讲、比”活动,使这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从2006年开始,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采取“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对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图书资料、专用设备和展品展具、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培训讲座等,社会反响良好。
初步统计,受到表彰的100个农技协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带动19万户会员科技致富;10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通过开展科技培训,使537万多农民受益;10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开展的科普讲座、技术咨询,参加农民达282万人次;10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举办各类科普活动,受益者达800万人次。去年1月,根据中央1号文件有关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的要求,扩大奖补范围,奖补资金总额由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新增奖补资金全部用于中西部地区。
搭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
记者:公民的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科普工作是科协的另一个“重头戏”,《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进展如何?
齐让:围绕落实《科学素质纲要》,2007年各级科协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截止到去年10月底,共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宣传、科普展览等科普活动14万余次,受众达1.4亿人次;举办青少年科技竞赛8000余次,参加竞赛人数达1800余万人次;组织科技下乡近47000次,参与的科技工作者近60万人次。
中央和国务院23个部门在共同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围绕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中国科协和中央直属机关工委每季度联合举办一次中央直属机关领导干部科技报告会。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广电总局共同启动“节水在我身边———2007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近30万青少年参与对家乡水资源现状调查和水实验活动,近15000名学生提供了体验数据,提出15000条次的节水建议。农业部与我们联合,牵头制定印发了我国第一部《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20条,增强对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
记者:除了办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外,科普工作还有什么新的方向?
齐让:我们将更重视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科普场馆设施、内容、展品等工作都大有可为。我们已经制定发布了《科普资源开发指南(2007)》和《科普资源质量及规格要求》,建设部、发改委已发布《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与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启动《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作为网上科普资源平台,建设3年的中国数字科技馆目前已建成8个虚拟博物馆、6个科普栏目、10个体验区和11个资源库。去年11月6日,在意大利举行的“2007世界信息峰会大奖”的全球颁奖仪式上,中国数字科技馆荣获“电子科学”类的世界大奖,这是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最高奖项,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相关领域工作成就和贡献的充分肯定。
以“生态和环境”为主题,与北京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或同类科普场所共同主办2008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会场活动,活动结束后将组织全国巡展,实现资源共享。
“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的工作就做到哪里”
记者: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科协如何更多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齐让:2007年,中央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的工作就做到哪里”。我们将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工作做实。
我们将以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宣传表彰、维护权益为重点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制度,组织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面上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加强调查站点建设,及时把握科技工作者的最新动向,及时准确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制定有利于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政策措施,积极参与高层次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推动形成优秀创新人才群体。
记者:2008年是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科协将怎样迎接这个特别的日子?
齐让:我们拟以“发展与责任”为主题,在全年组织开展系列宣传纪念活动,我们计划11月份召开纪念大会,向全社会发布倡议书,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作为中国科协“会员日”,这也是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的重要内容。
今年,我们还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五个10”活动,即评选“10位传播科技的杰出人物”“10部优秀科普作品”“10个公众最想知道的科学问题”“10件影响最大的科技事件”和“10个影响未来的科技问题”。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也会围绕主题,结合各自特点,举办学术、科普、科技服务等各种活动,外树形象,内聚人心。
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