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专家初步破解水稻“倒伏”技术难题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0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据新华社讯(记者丁文杰戴劲松)水稻要增产,稻株就要长高,可一长高,又容易倒下,进而减产。记者从1月19日在长沙召开的杂交水稻高产高效产业技术研究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这一技术难题已被我国专家初步破解。

全国范围内水稻由于“倒伏”产生的减产幅度年均可达10%以上,而且还影响水稻品质,收割难度随之也加大。

课题组负责人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张军博士解释说,新型抗倒增产剂主要是利用水稻体内赤霉素合成及作用的器官异性原理,有效地缩短并强化了稻株,大幅度促进穗粒发育,最终达到抗倒增产的双重目的。

目前,这一新型抗倒增产剂已在国内14个省份的2万多亩田地里应用,国内有近40名专家学者长期跟踪研究。从统计分析的情况看,正确使用新型抗倒增产剂可以使每亩水稻增产在5%至15%之间。

据悉,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将于年内建立专家、企业、基地及市场等多层次的协作网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探索新的模式。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