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万化的概念手机,代表了世界通讯技术的最新前沿,而各大厂商展示的概念手机在某种程度上指引了未来通讯终端的发展方向。在过去的08年,已经有许多的概念已然变为了现实:姿态传感器与手机的整合、多点触摸屏的普及,16:9屏幕的加速应用……一切都让我们触摸到了曾经的梦想。
亚历山大·格雷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1892年发明了有线电话,从此人们的沟通变得简单。但是有线电话并不能让人随心所欲地联系——电话线限制了有线电话的户外使用。
有线电话之父,贝尔
人们终究是追求自由的,从最早的对讲机到后来的BP传呼机,无一不承载着普通民众随时随地进行远程沟通的梦想。从1941年第一台双向步话机开始,人们就没有放弃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努力。
移动电话之路
美国新泽西州朗讯技术公司贝尔实验室秉承了贝尔的精神,于1947年提出了移动电话的概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概念始终只能停留在纸面,直到70年代初,该实验室提出蜂窝系统的概念并完善了相关的理论,才让移动电话这一概念首次有了光明的前景。时至今日,蜂窝概念仍然是所有手机的基础。
移动蜂窝网络结构示意概念手机的前世
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Krolopp(克罗洛普)博士奉无线研发机构领导Martin Cooper(马丁·库帕)之命研发出了移动电话终端——我们后来看到的大哥大的雏形,这是世界上的第一部手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概念手机!在消耗了十年的时间和一亿美金之后,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终于于1983年12月在美国投入商用,这款代号为DynaTAC 8000X的“砖头”将手机业界的大幕徐徐拉开。
Martin Cooper和他的宝贝
“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终于过去了……
不过有时候使用“大哥大”通讯也得吼两声——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1G(first generation)模拟移动蜂窝网的信号并不是很好,通讯信号很容易被干扰或窃听、盗打。北美的AMPS、北欧的NMT-450/900和英国的ACS都属于1G。中国的模拟式蜂窝电话通讯服务开通于1987年,并于2001年12月31日完全停止该服务。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还在提供模拟蜂窝网服务。
在1G时代,基本没有概念手机的具体产品,厂商更愿意展示的是网络和新技术的概念,这些概念大部分并未反映到手机终端产品上来。可以说,1G时代是概念手机匮乏的时代。
不过并不是厂商刻意展示的超前技术才叫概念,其实很多首次实际应用到终端上的设计已经起到了引导整个业界的作用,就如同数字蜂窝网替代模拟蜂窝网一样,一个新的概念替代一个旧的概念,造成的影响终究是全球性的。概念手机的今生
2G(second generation)表示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代表为GSM。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 在中国目前绝绝大大多数的手机都是利用这种技术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70%以上的用户都使用的是这种技术的GSM手机。与GSM并存的另一2G代表是CDMA95技术。
世界首款规模生产的GSM手机
2G代表着个人移动通讯正式、广泛地普及于现代社会之中,手机产业由此也吹响了高度竞争时代的号角。诺基亚1011很荣幸地成为了GSM时代的领航者,与此同时概念手机也从这个地方开始纷纷展示自身的妖娆。
回头看看最引导整个手机行业前行的先辈:CDMA中首先使用机卡分离的摩托罗拉V8060,奠定了中国CMDA机卡分离的基本制式,首次采用折叠造型的摩托罗拉掌中宝308/328,让国人至今宠爱这一手机外观设计形式,三星SGH-A288让内外双屏成为折叠手机的必然之选,西门子S4,用锂离子电池终结了镍镉和镍氢电池在手机上的生命……这些悄无声息的概念领导着整个行业的进步,带领着我们触摸着未来。
当整个移动通讯行业稳定下来以后,暴利时代也逐步远去,更多的厂商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经常将还在实验室的技术整合到手机当中并向大众展示,有时甚至连现成技术都没有,仅仅是在纸面应用设计出一些使用可预见的未来技术的手机,进而宣传自己的行业理念和品牌文化。所以我们每年都能看到极其丰富的概念手机产品。不过这些产品能够真正走向实用的并不太多,毕竟,概念仍然是建立在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的,技术水准没有达到,概念永远只能指示着大概的方向,只有当概念已经付诸实践,才能成为真正明亮闪烁的灯塔。
随着社会对于人文关怀的进步,更多的民间人士也参与到概念手机的设计中来,但他们的设计并不是炫耀璀璨而崭新的技术,有的仅仅是为了让使用者感觉更加方便,有的仅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体验到科技带来的快感。这些概念手机很多是可以立刻进入实用化生产的,但是很多的这类概念手机应用范围非常狭窄,所以他们也只能大部分停留在纸面。概念手机的发展
无论是否能够成为现实,概念手机多少给了厂商们更多的灵感和启示。时代总在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手机业界的各种概念也在不断地翻新,以求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
3G时代来临
为了进一步增强移动通讯的性能,在3G无望的情况下,2.5G和2.75G这两个替代品出现了,2.5G是基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类型。代表为基于GSM的GPRS。2.5G与2G相比,在速度、带宽上有所提高。可使现有GSM网络轻易地实现与高速数据分组的简便接入。摩托罗拉此时又一次以P7389i GPRS手机再次领先于其他厂商。
2.75G同样是基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类型,它比2.5G的数据传送速度更快带宽更高,代表为CDMA 1X以及以GSM为基础沿深出来的EDGE技术。无论是2.5G还是2.75G,他们都是概念向技术妥协的产物——不能一步到位,也只能无奈地缓步前行。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原有的2G及其延伸技术已经不能应付越来越庞大的数据传输量,这时候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G(third generation)便被提上了日程。3G面向高速、宽带数据传输。国际电信联盟(ITU)称其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最高可提供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主流技术为CDMA技术代表有三个,它们分别是欧洲和日本采用的WCDMA、北美和韩国采用的CDMA2000,还有中国即将采用的TD-SCDMA。
当3G概念还停留在纸面上时,我国相关产业部门敏锐地预见到谁拥有未来的移动通讯标准,谁就能在整个行业中占据主导位置。因此,中国动用了大量资源将自有的3G技术加入了世界行业标准。由此可见,占据概念前沿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概念手机的未来
随着这个世界商业化进程的逐步加深,移动通讯业界也随之改变,最明显的莫过于厂商对于玩弄概念的手段越来越纯熟。3G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时候,4G就已经尘嚣日上。不过4G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待明确,它的技术参数、国际标准、网络结构、乃至业务内容都是各有说法。
4G会是什么样子?
可以肯定的是4G是集3G与WLAN(无线局域网)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的新一代网络,它的图像传输质量应该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有望成为4G的是WiMAX和WiBro的后继技术,这里也只是说他们的后继技术有可能成为4G而已,因为目前这两种技术只是针对解决接入层无线高速数据接入问题,并不能处理数据路由和控制,所以他们离4G实际上很遥远。
虽然看起来很遥远,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能在现实中触摸到这一前卫飘渺的概念——三星推出的M8000手机同时支持WiBro和WiMax系统,此外其还支持DMB数字多媒体广播、TV-out、VoIP网络电话等功能。虽然目前我们没有办法将这部手机在特定的地区外使用,但是其树立的标杆勾勒出了明日的通讯概念。
据统计,80年代后期,全球使用无线电话终端的用户数年增长率为40%,远远超过同期有线电话用户的年增长率。在90年代前几年中,无线寻呼用户的年增长率达30%-40%,无绳电话用户的年增长率为30%左右,而移动电话用户的年增长率则高达40%-50%。
当年手机之父马丁.库帕在纽约街头顶着路人侧目的眼光举着大砖头给贝尔实验室的对手打电话时一定没有想象到,20年后移动通讯业的发展会如此迅猛——当年的砖头早已经和后来的许多子孙一起进了博物馆,替代它们是更轻更薄,功能更强大的小家伙,同时移动通讯业务已经逐渐取代固定通讯业务,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主流。
概念指引着手机,描绘着明天的美好前景。这是整个行业的旗帜,这是人类移动通讯事业背后的那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