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身份之惑搅乱市场

王朝首饰·作者佚名  2008-03-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乌鲁木齐市玉器店的增长速度,一点不为过。

以友好路为例,仅地矿博物馆附近就有三个玉石交易市场,加上街边鳞次栉比的店铺,粗略一数就有200多家。在乌鲁木齐市,像友好路这样的交易市场有十处之多,还不算正装修希望赶在旅游旺季之前开张的。

仅2007年一年,在乌鲁木齐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的玉石经营、加工商户就有353家,而时间退回至2000年,当年注册的玉石经营商户仅38家。

玉石市场越做越大,这当中被喻为“玉中之王”的和田玉更成了“疯狂的石头”,价格在短短几年间扶摇直上。2002年,和田白玉仔料还在每公斤三万余元徘徊,到了2008年,普通仔料每公斤达到二十万元左右。

国内拍卖市场也屡屡爆出天价:在北京,一块重130公斤的和田羊脂玉以4950万元成交;在杭州一块78公斤的和田玉仔料原石以5300万元成交……

奥运奖牌以玉镶嵌,更是给玉石热增温,而和田玉则是人们追逐的首选。有些精明的商家将上好的仔料藏在囊中,等待价格的再度飙升。

按理说,看到这样一派繁荣的和田玉市场,爱玉人心里该乐开了花,然而中国玉雕大师马学武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从这看似繁荣的市场里,他看出了危机。

此“和田玉”非彼“和田玉”

“和田玉”的概念模糊,正在使和田玉市场产生混乱。

在河北石家庄工作的杨莉去年趁10月黄金周来新疆旅游,临走时两姐妹特意叮嘱别忘了带新疆的和田玉。

在乌鲁木齐一家玉器店,她以四折价位、每只5000元买了三只带有“和田玉”鉴定书的玉镯,满心欢喜地送给姐妹们。哪知朋友对玉石略有研究,仔细盯着镯子看了半天,末了,爆出一句,“这是青海料,不是和田玉!”

很多奔着新疆和田玉名气来的人和杨莉一样,都认为和田玉就应该是新疆和田产的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