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绝对强势品牌尚未出现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8-04-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内的电磁炉市场已成为厨房电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新星。2005年即将过去,厂商即将进入全年最后的冲刺阶段。赛诺公司在此对近期市场状况进行短暂的回顾,并展望电磁炉未来的发展方向。

市场凸显三大亮点

总体而言,2005年的电磁炉市场延续了2004年快速而稳健的发展势头,并且没有出现对行业影响很大的波动因素。从市场发展和竞争状况来看,显示出三大特点:一、一线品牌的集中度提高,二线品牌的竞争更趋激烈。二、市场重心继续向下转移,100-300元之间成为争夺市场份额的重中之重。三、高端市场推动力量不足,尚未出现明显起色。

2004-2005年,电磁炉零售市场上可统计销量的品牌数量呈现略

微下降的态势,2005年上半年与2004年同期相比,品牌数量从173个

减少到157个。杂牌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市场竞争的激烈

程度有所增加,但总体而言并不显著。

从2004年的上、下半年对比,下半年的品牌集中度比上半年出现显著提升。前4名品牌的占有率合计从53.2%上升到57.8%,而前8名品牌的占有率合计从74.4%微升至76.7%。2005年上半年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前4名品牌的占有率基本稳定,但是前8名品牌的占有率则存在新的分流现象,这说明在前4品牌构成的第一梯队之后,第5-8名品牌构成的第二梯队出现了市场份额流失,而流失的份额没有被第一梯队所获取。

300元内产品成销售主力

2004-2005年,电磁炉市场存在竞争重心不断下移的现象,并且

这种趋势还在继续保持。2004年上半年,销量最集中的区域是200-299元,而下半年100-199元就已经异军突起,上升到与200-299元相

近的地位。2005年上半年,这种趋势进一步延续,100-199元价位段

的销量继续上升到市场总销量的31.6%,超越了200-299元价位段的

31.3%,成为销量最大的价位段。

伴随着100-199元的低端市场崛起,背后是300-600元中端市场

和6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的地位滑落。由于电磁炉行业具有显著的规

模性经济,低价位产品的上量对于企业扩张市场份额,分摊固定资本投入和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以及获取有利的渠道资源等各方面都很有利。在整体市场发展态势良好的阶段,企业对于扩张低端市场的热情很容易理解。同时低端市场的快速扩大,对电磁炉的普及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2004-2005年,借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之风,油烟机、燃气灶和热

水器等许多厨房电器的企业都开始大力发展高端市场,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回报。而电磁炉市场尚未进入成熟竞争的阶段,虽然有许多企业也发布了一些高端产品,但是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都偏弱。中高端市场能够良好成长实际上是一种产品的整体市场健康程度的体现,低端市场比重过大会给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带来障碍。

绝对强势品牌尚未出现

2004-2005年电磁炉低端市场的放量扩张,是电磁炉已经进入普

及阶段的显著标志。这对业内企业既是一个喜讯,也是一个早到的提醒。目前以单头炉占据绝对优势的电磁炉市场,产品与微波炉有一点非常相近的特点,即:在家庭中的应用和使用频率相对有限,几年内虽然会普及,但不会成为家庭的必需品。如果要实现真正向必需品转化,有待于替代燃气灶的双头电磁灶普及。

现在由于大多数家庭中的电磁炉使用频率偏低,双头灶还尚未形成气候,因此单头电磁炉普及之后,更新速度将比较缓慢。预计2-3年后电磁炉市场将进入稳定状态。

以目前市场的产品结构而言,高端市场比重过小的局面将对未来整体市场健康发展形成不利影响,电磁炉市场可能会陷入类似微波炉市场的尴尬境地。

因此,中、高端市场都需要行业中的领导者和先行者来引导和推动。

那么,谁能够引领市场健康发展呢?我们来看看2005年第三季度各价位段的主要品牌表现状况:

目前中高端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的品牌主要有美的、尚朋堂、德昕、苏泊尔、爱庭、乐邦等,这些品牌在不同的方面各有优势,但是总体来说,能够主导行业和市场走向的绝对强势品牌尚未出现。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我们期待业内的厂商能够形成默契,共同努力来推动中高端市场的成长,为行业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