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开出调节心情的“音乐处方”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8-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现代社会,每个人面对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心理困惑越来越多。心理医生认为,倾听音乐是忙碌的现代人自我心理调适的好方法。音乐能表达情感,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通过大脑感应可唤起听者相应的情绪体验,激发和释放内心积极的情感,宣泄消极的情感。音乐还能吸引和转移人的注意力,改变或抑制现有的负性情绪,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意思的是,不同风格和节奏的音乐有不同的调节情绪作用。

一、有助克服烦躁、易怒情绪的乐曲:琴曲《流水》、二胡曲《汉宫秋月》、琴曲《阳关三叠》。

二、有助于减轻内心焦虑不安的乐曲:琴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三、有助于克服精神抑郁的乐曲:笛子独奏《喜相逢》、二胡独奏《光明行》、京胡独奏《夜深沉》《步步高》《春天来了》《啊,莫愁》等。

四、有助于松弛精神、解除疲劳的乐曲:《彩云追月》《牧童短笛》《十五的月亮》等。

五、有助于催眠作用的乐曲:《二泉映月》《摇篮曲》《军港之夜》等。

此外,听音乐也要讲究方法,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可进行心理调适。

一、静赏法。通过静静地倾听欣赏,与音乐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调节心理的作用。

二、背景法。把音乐作为活动的背景音乐,在音乐的环绕中进行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暗示,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