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罚八百又如何消费者喜欢宜家不怕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8-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刚刚开业一个月的四元桥新宜家这家“全球第二大”的旗舰店又曝新闻:商场内空气不达标。

听起来这有些个耸人听闻:长期呆在这种场合是要中毒的!这不,一个消费者就在里面逛着逛着晕倒了!

但是宜家最后得到的处罚是交800元的罚款了事。投诉的消费者似乎也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给宜家曝了一下光,那可是很解气的事情。

宜家怕了吗?想来肯定没有怕。宜家从进入中国开始,就没有把某些“行规”放在眼里。去年,在宜家马甸店已经进入它生命的尾声时,一个孩子从护栏边滑落,摔成重伤。这时,宜家才想到加固护栏,让孩子再也掉不下去。想来很后怕,孩子掉下去的可能从六七年前宜家入驻马甸那一天就存在了,只是宜家熟视无睹而已。同样在去年,中国发布国家强制性标准,所有家具要配备使用说明书,标明使用的材质和甲醛含量,但宜家的家具照样是轻描淡写地把材质笼统地称为“可再生原材料(木材)”,执行的标准也被称为是中国人无从查证的“欧洲标准”。

宜家为什么不怕?因为消费者喜欢宜家。一堆从国内供应商采购来的板儿组装在一起,挂上宜家的牌子,消费者就趋之若鹜,大捆大包地往家里搬。消费者乐于听宜家的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宜家产品在华采购量又增大了!弦外之音,成本降低了,价格也要落了!

一定不能说消费者“贱”,只能说宜家太聪明。一个在国外不过是穷人经常光顾的商店,到中国来就成了白领的首选,要做到这一点,哪一家国内企业有这个本事?宜家很固执,固执到顽固不化。就拿送货来说吧,当几乎所有的家具建材城都对产品实行免费送货的今天,宜家从马甸搬到四元桥后照样坚持自己的“有偿送货”策略。更有甚者,宜家的购物袋都要卖钱,美其名曰“减少白色污染”。实际上宜家只是把送货包给了合作伙伴,自身并无多大利益,卖购物袋也没有太大利润,但传达给受众的印象却是:宜家产品的价格到底儿了,送货就赔了,现在购买正是物有所值。

只要消费者还迷信宜家,宜家就永远不会害怕。你不信,捡个周末到宜家去看看,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新闻广为传播之后,宜家卖场里照样人头攒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