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发起组织并编制的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QB/T2761—2006正式发布,并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实施后,室内空气净化效果将有据可依。日前走访了京城一些大型建材市场,了解空气净化产品的一些相关情况。
装修除味品种多价格悬殊
9月初,记者先后来到住总家居和集美建材,里面都有不同的空气净化产品在出售。记者拿起一个碳包,使用功效上说明该产品除湿、去异味、净化空气等,但是并没有明显标识出祛除装修污染等。销售员告诉记者,净化空气就是能祛除甲醛等室内污染。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碳包都具有祛除甲醛等有害成分的功效。
“选择资料合格的净化产品,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环境的负责”,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的工作人员表示。随着政策的出台,他们将大力宣传有关政策,并且引导人们消费。
空气净化产品不是万能的
记者又采访了中消协的相关人士,他们认为,近年来,光触媒等空气净化产品,成为室内空气净化的新技术。但由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是一个新兴行业,国家目前只对空气净化器出台了相应标准,对其他空气净化材料尚没有检测标准和净化效果的评价标准,使得产品的净化效果无法认定,给消费者选择产品带来很大困难。
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监测委员会调查显示,不少空气净化器实际效果与检测报告标明的净化效果能达90%以上的指标不符。“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产品都只是针对某一种污染有效果,还没有一种产品可以‘统杀’所有的室内污染。”该委员会宋广生主任介绍。(■ 本报记者 张慧丽 实习生 卢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