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致癌”的观点缺乏科学的依据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8-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最近,来自中国奶协、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学生奶计划专家委员会、中国农大等单位的七位专家学者联手驳斥“牛奶致癌说”的论调,认为“牛奶致癌”观点缺乏科学依据,也不符合我国国情,有必要予以澄清。

牛奶致癌说

从去年底开始,各种关于牛奶对健康无益的报道频频出现,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有专家通过媒体发布了“牛奶致癌”说。

这一说法的理论根据源于国际营养学权威柯林·坎贝尔博士所作的试验。他根据试验指出,牛乳中的酪蛋白会促进肝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的发展,结论是:酪蛋白是强大的促癌剂。他由此认为大量摄入牛奶可能致癌。

适量喝奶绝对没问题

“‘牛奶可能致癌’仅仅是动物试验得出的结论,在人身上适用吗?”针对柯林·坎贝尔博士提出的观点,我国专家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人喝牛奶可能会致癌,每天喝适量牛奶绝对没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荫士安表示,喝奶不仅有利于个体的骨骼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体格发育。通过牛奶人体能摄入足够的钙,同时,蛋白质和能量的足量摄入对身高和体重的发育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蒋建平则称,喝奶不仅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另外,饮奶的人群比不饮奶的人群能多获得35%的维生素A、38%的叶酸、56%的维生素B2、22%的镁和24%的钾。其中有些营养素正是中国居民膳食中所缺乏的,这是我国倡导居民喝牛奶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居民牛奶摄入量不足

“目前,我国居民牛奶的摄入量还是远远不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慢性病与营养管理处处长雷正龙表示,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指南”中,推荐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的总量为1100克~1475克,其中奶类或奶制品为100克,占总量不足1%。但即便如此,目前我国人均每天奶类或奶制品的摄入量仅在30克左右,城市居民也只有70克左右。“这样的牛奶摄入量离专家推荐的量还差得很远,更不用说过量摄入。”雷正龙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