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装修陷阱:热心读者揭发四大花招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8-04-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昨日本报推出“聚焦装修陷阱”,一些读者来电表示“深有同感”。除了抬高辅材价格、工头吃回扣等黑幕外,读者还揭发了商家的四大花招。

花招一:偷换长度

青山区鄢先生:市场上的木线条长度为2.2米(定做的除外),规格不同,价格各异。如:2.5cm×0.4cm规格线条的价格为1.7元/米,顾客要100根,价格应是1.7×2.2×100=374元。商家玩巧,把每根木线条的长度写成2.5米,总价变成425元。

花招二:成对合叶拆开卖

青山区倪先生:买合叶之前,到某大型建材超市看了价格,每副8元。又到小东门建材市场上询价,老板告诉他只要5元,倪先生买了30副。回家对账时,才发现30副合叶被拆成60个计算(60×5=300元),比超市还贵60元。

花招三:瓷砖少装了几片

武昌区陈先生:由于一批货买得比较多,点数只能大体上点一下。如:点120片瓷砖,每箱12片,点10箱就完事了。使用瓷砖时,才发现每箱瓷砖只有11片。给老板打电话要求补齐,老板拒绝承认,并反口咬定是装修破损后想耍赖。

花招四:1桶成10桶

武昌余小姐:查账时,发现乳胶漆的数量一栏竟写的“10”,找到商家,商家称“笔误”。巧合的是,退款时,遇到了与自己情况一模一样的消费者。通常来说,家庭装修乳胶漆不超过2桶,商家怎会发生这样的笔误?

温馨提示:对照上面的骗术,仔细核对您的装修清单,看看您是不是也被骗了?您对装修有何心得,有什么好的方法对付黑心商家?您对装修市场的管理有何高见?欢迎您继续致电建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