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A5的职业链接卖家,我的QQ是88124886。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快照回档”的一个研究。在中国的市场上,百度无疑是老大哥;在用户群体上,百度绝对不输于GG,所以在中国,针对百度的SEO技术是最热门的技术。
站长研究百度,让百度非常头疼。百度永远是不希望外界了解其真实的算法和变化的。所以只要有了SEOER公布最新的研究成果,百度就会改变算法。也就是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SEO技术,就不一定的最好的技术。
我们要相信,所有最好的技术,只能是站长朋友们私相授受,越来越多的站长高手已经学会了低调赚钱的道理,在偶然碰到一项触及搜索引擎神经的核心技术之后,都悄悄的在用,并且迅速的圈钱。我们今天讨论的课题正式触及搜索神经的一个课题——“快照回档”问题。
“快照回档”不局限于百度一家搜索,实际上所有的搜索引擎都有着这个功能,或者说出现这样的状态。相信经历过五一的很多朋友都知道,在五一的时候,百度的快照回档到了23号以前了。并且持续的时间将近一个星期。直到昨天晚上才恢复正常。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快照回档”想象呢?
笔者认为,第一是搜索的一个内部设定,方便其员工放假,减少人员维护的一个设定。因为每逢五一、十一、春节或者是重大会议召开的时候,都百分百出现回档现象。回档的对象波及面非常广,大约50%的中小站点都被波及,并且持续一周以上的时间。
还有一种回档就是搜索内部算法出现重大调整的时候出现回档现象。相信经历过这样的回档的站长都记忆犹新,自己身边的站长朋友抱怨“被K站了”“排名下降了”“收录忽然增多了”“被拔毛了”“开始收录内页了”等等。可谓有喜有忧。
而“快照回档”圈定的对象到底怎么确定呢?分两个极限,一是短期给予过高权重、收录过快的站点,容易被波及回档区域;二是长期没有获得很高权重,收录几乎不更新的,容易被波及回档区域。一些每天收录稳定,更新稳定的站点,则能轻易的避免进入回档。
在这一轮的五一回档中,我跟我的客户进行了很多交流。因为笔者旗下的一些站点,也不幸进入了回档区域;而我的客户的一些站点,更是在回档区域好久没有动静。客户非常着急。但是面对强大的搜索,我们都只能保持沉默,一个“等”字持续。在这个时期,我们要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不要理会搜索,自己正常的进行站点维护,添加新内容,尤其是原创性内容(PS:网络盛传的伪原创我在和客户交流的时候笑掉大牙,改几个标题换几个字就叫原创了?纯粹把人搜索当傻子!我们要明白,不论是百度还是GG,都聚集着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我给客户支招的原创方法,客户非常高兴,乐死了!这才叫原创嘛!),让搜索蜘蛛兴奋起来。
我有一个职业卖站的朋友(PS:注意是卖站,不是卖链接,我才是卖链接的),对“快照回档”的说法更是独特。我听完后感觉有道理,但是没有考证过。这里说出来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我这个朋友认为,我们所有的站点,其实搜索蜘蛛每天都光临,并且每天都收录,只是没有在搜索结果上反映出来而已!你想想,如果蜘蛛没有光临你的站,又怎么知道你到底更新了没有?不收录你的站,又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原创?但是人家收录了,就是不放出来,急死你!这就跟“快照回档”是一个道理,人家把你的快照回档到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后面的收录就是不放出来,给你隔断开。“快照回档”就是一个隔断的设置。
有的站点更新不快,快照不快,其实不是不快,而是人搜索不给你放出来。不放出来不代表你的站点不好,而是搜索不信任你。所以,你必须要好好的表现,让搜索信任你,开始吃定你,你才能有好快照、好收录、好排名,并且一直持续。百度K站是闻名天下的,但是人家为什么不K新浪不K网易?就是因为百度信任新浪信任网易。
其实跟搜索打交道,说到底跟人跟人的交道是一个道理。彼此信任了,才能和谐共处。所以要避免被“快照回档”,最要紧的还是做好自己。很多比较年长的站长都明白,经历过两三次“快照回档”的站点,只要过程都是稳定更新,最后都能成功走出“快照回档”的迷局。
不要慌,不要乱,就是做站的真谛。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在A5本系列的文章列表如下,有时间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买卖链接之:什么链接有效果?》《买卖链接之:什么时机买链接?》《买卖链接之:导出多少效果好?》《买卖链接之:看完再上当您去养猪得了!》《买卖链接之:链接骗子招数面面观(上)》《买卖链接之:链接骗子招数面面观(中)》《买卖链接之:链接骗子招数面面观(下)》《链接买卖之:同一个网站多个链接效果是否能叠加?》《买卖链接之:如何选择一个好卖家》。
最后,国际惯例,感谢百度,感谢GG,感谢A5,感谢我的客户,感谢跟我交流让我成长的朋友们!对A5辛苦的编辑我更是充满了崇敬,对看完文章顶我一下的朋友我则充满了祝福!我的世界需要你,我也希望我可以为你的世界增添一分光彩,我的QQ 88124886,期待你的光临!
最后A5的文章转载厉害,带个链接www.ssszt.com,谢谢支持!
下期预告:《买卖链接之:链接买卖中的十大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