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格言智慧/华夏智慧典藏读本|报价¥18.00|图书,文学,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小说,吴海中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8.00
目录:图书,文学,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小说,

品牌:吴海中

基本信息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页码:176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7016981

·条码:97878070169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编辑推荐

文化是智慧的土壤,智慧是文化的精髓,本书是《华夏智慧典藏读本》系列之一,以最简洁的方式带您了解名人名篇之精髓,本书强调“智慧”的比重,在详解格言的基础上,择精择要地选取了大量精彩的历史故事,其哲理内涵跃然纸上,同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验,给您一个品读历史、感悟人生的平台,使互动阅读成为一种可能。可以说,本书做到了有多少条格言,就有多少条人生感悟,就有多少条生动的历史故事。

目录

第一章 人生谋略

1.夫兴大事,当立大义

大义灭亲的石蜡

2.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孝文帝的悲悯人生

3.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原文】

夫兴大事,当立大义。

【译文】

要做大事,应当树立大的志向节操,不拘于个人私情。

【背景】

此语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遣计定辽

东。”幽州刺史乌桓触,聚幽州众官,歃血为盟,共议背熹向曹之事,乌桓

触说如有不降者斩,珩忠其主大呼不降。乌桓触说:“夫兴大事,当立大义

。”

【释评】

义乃德之苗,古人讲求仁、义、礼、智、信,义居五要的第二位,可见

,义气节操的培养,对于建树人生品格的重要。大义当前,才是做大事者的

当然品质。纵览古今,义薄云天者,能倚天仗剑,独步天下;寡情薄义者,

众叛亲离,寸步难行。大事业,要有充足的理由做依据,才可以创建,这个

理由即是“德道”,又是“人义”,缺少了这个理由,大事定然无成。人们

成事,实需仁德之心,大义之举,如此,理想才能实现。

【事典】 大义灭亲的石蜡

春秋前期,石蜡是卫国的老臣,为人忠直。

石蜡的儿子石厚,与卫庄公的小儿子州吁狼狈为奸。石蜡知道了,用鞭

子狠狠地抽打他的儿子石厚,又把他锁到房内不准出来。可是,石厚不思悔

改,晚上,越窗翻墙而逃,躲到州吁府内,再也不肯回家。

公元前719年,石厚为州吁献计,刺杀了卫桓公,州吁篡夺了王位。为

挟制国人,立威邻国,石厚帮州吁搜刮民脂民膏,征集乡间青壮年入伍,去

攻打郑国,只胜一阵,便高唱凯歌,班师回国。这次出兵,弄得劳民伤财,

百姓怨声载道,都不拥戴他。州吁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命石厚请已告老还

乡的石碚出来参政。

石蜡看到好端端的国家,被糟蹋得不像样子,十分痛心,早想除掉祸贼

,重整社稷,就假意献计,让石厚与州吁前去陈国,请求陈桓公对卫国给予

帮助。石厚和州吁听了石蜡的话,十分高兴,备了玉帛礼仪便上陈国去了。

石蜡早已割破手指,写下一封血书,派人送到陈国去了。血书写道:“

我们卫国连遭祸殃,这虽然是州吁所为,实际我那逆子也助纣为虐,二逆不

诛,老百姓就没法生活。我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了。现在二贼已驱车前往贵

国,这实际是老夫之谋。希望贵国能将他们抓住处死,这实在是天下之大幸

!”P2-3

点此购买报价¥18.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