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吴承恩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780643643X
·条码:978780643643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0开
·丛书名: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媒体推荐
前言
《西游记》与《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并称明代四大奇书,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它不仅在中国影响至大,而且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知。其外文译本,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语)、斯(斯瓦里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十数个语种之多。《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约1504一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明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县)人。高祖吴鼎,布衣终身;曾祖吴铭,官浙江余姚县学训导;祖父吴贞,官浙江仁和县学教谕;父吴锐,以幼年失怙、家贫而仅读社学,弱冠入赘商人徐家。吴锐的母亲梁氏夫人以未能使儿子读书做官克绍父祖箕裘而抱憾,吴锐自己也终生以未得继承父祖之业为恨事(《先府宾墓志铭》),因此,吴锐又将读书、中举、做官的理想寄托在了儿子吴承恩身上。吴承恩幼年聪慧,“生有异质”、“读书目数行下”(陈文烛《花草新编序》),“髫龄,即以文鸣于淮”(吴国荣《射阳先生存稿跋》)。他没有辜负乃父厚望,弱冠前后,即进学成了秀才。但“文章憎命。时数限人”,在此后的举业道路上,吴承恩则遗遑不遇,大约到了五十余岁,始获取岁贡生资格。又经过十余年的坐监、谒选,约在六十岁上,方得选浙江长兴县丞。为官未及两年,却因冤狱被免。后又有荆府纪善之补。《西游记》的创作,约在嘉靖二十年(1541)前后。作者另有《射阳先生存稿》传世。
《西游记》所描写的唐僧取经故事,原型为唐代历史上的玄奘取经。对此,《旧唐书·方伎传》、《续高僧传》中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与《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两篇、《佛祖统纪》及玄奘自撰《还至于阗国进表》等典籍均有载记。而玄奘门徒慧立、彦惊作《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之尤详。玄奘取经故事在唐以后,很快进入传说,在民间传播。还为各类创作取材,加以发展。晚唐五代俗讲、壁画,宋金元院本、戏文、杂剧、说话等各类体裁中,均有专门描绘或敷演取经故事的作品,如院本《唐三藏》、戏文《陈光蕊江流和尚》、杂剧《西游记》《魏征斩龙》等。说话艺术中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更先后将取经故事推向新的阶段。据《永乐大典》存《西游记平话》佚文“梦斩泾河龙”、《朴通事谚解》存“车迟国斗圣”两段看,与吴本《西游记》相应文字近同;又《谚解》注文述及四众西行途中诸事,述及寻取经人及孙悟空出身、大闹天宫等,与吴本《西游记》情节框架亦同。完全可以说,《西游记平话》已具备了吴承恩《西游记》的基本规模。
但较之《平话》,《西游记》仍有质的不同,不仅文体有别,即在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命意、艺术格调等方面,也有新的飞跃。首先,吴承恩《西游记》进一步突出了孙悟空形象,实现了由原来的重历史故事以玄奘为主角到贵虚构以描写神话英雄为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从五代、西夏壁画与《取经诗话》中出现猴行者到《西游记平话》及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孙悟空形象的大发展,其内涵虽有了极大丰富,但就形象本身讲,终未脱尽妖气,贪淫好色,魔性未除,去神话英雄尚远。到吴承恩手里,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孙悟空的热爱自然、追求自由、敢于反叛、不畏艰险、一往直前、除妖务尽、大智大勇,删汰净化了有悖英雄本色
的各类描写,提炼升华,从而使孙悟空作为可爱可歌的神话英雄臻于定型,并以其熠熠光彩,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著名的典型形象。
吴承恩还完成了由取经故事以唐僧为主角到《西游记》讴歌神话英雄为孙悟空立传的根本性转变。《西游记》之前的各种取经故事创作,重在写取经之事,以事为主;至《西游记》,则事为依托,刻划塑造神话英雄为中心。而这一变化,奠定了《西游记》成为文学名著的坚实基础。
其次,吴承恩强化了神话小说的现实批判性,所谓“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禹鼎志序》)。也因为有了鲜明的现实性,其能不涉于怪诞、封建迷信,而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
《西游记》的现实批判意义,固然表现在其“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更在其通过人间国度的描写,批判讽刺了嘉靖朝廷的荒淫腐败、昏庸失政。如写车迟国皇帝崇信妖道,拜妖道为国师;比丘国皇帝放纵酒色,拜妖道为国丈,听信妖言,欲以一千一百一十一名男童心肝为药引以延年益寿。这与史书记载中的嘉靖皇帝何其相似乃尔!又如
写朱紫国皇帝不理朝政;祭赛国“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王也不是有道”;
……
目录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四海干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l做得l”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遭声;“我出去也I”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巾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打右手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众雷神与阿傩、迦叶,一个个合掌称扬道:“善哉!善哉!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伦。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阿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日:“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