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名著的现代阅读(上、下篇)|报价¥66.70|图书,文学,四大名著及研究,史仲文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66.70
目录:图书,文学,四大名著及研究,

品牌:史仲文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页码:835 页码

·出版日:2004年

·ISBN:7800877248

·条码:9787800877247

·版次:2004-5-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16开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解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和《儒林外史》的通俗化、欣赏性著作,分为文化阅读与艺术阅读两部分,各部分又分为五论。本书的独特立意在于,以历史大文化作为观察视角,以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作为切入点,从中找出最基本的10个话题,深入挖掘、条分缕析,真正让六大名著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不但看“镜中景”,而且看“镜中人”。本书注重比较,不但作纵向比较——以古喻今、以古鉴今;而且作横向比较——比较六大名著各自的特色,比结构、比立意、比人物、比场景、比文字、比风格、比情致、比理念,使读者更易生动理解这些名著的博大精深。为增强本书的可读性与欣赏性,作者在文字与叙事方面.力求做到美文必引、精论必收、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作者简介

史仲文,1951年4月2日出生,现供职于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著有:《泡沫经济:透视中国的第三只眼》、《大唐诗史》、《欲望启示录》等书。

媒体推荐

书评

六大名著的价值,用一句话表现,即这是六部永生永世也读不完的经典之作。只要有读书人,就会永远有人读六大名著;只要有人类,就会永远有人关心六大名著,品味六大名著,改写六大名著,发展六大名著。六大名著自问世以来,它究竟有过多少读者已无从知晓,但我可以说,凡优秀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或者不受它们的影响的;凡优秀的又有读书能力的中国人,没有不阅读这六大名著的。不但优秀的人读六大名著,普通的人同样也读六大名著。孔子说:“礼失求诸野”,实在这些伟大作品永世长存的根据,不在庙堂之上,而在民野之间。

六大名著是永世也读不完的,人物读不完,风格读不完,语言读不完,叙事结构读不完,艺术内涵读不完,文化龙其读不完。本书用近100万字的篇幅分两篇写了十论,然而“两篇”何足道哉,“十论”又何足道哉!那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六大名著不但读不完。而且写不完。这不是说六大名著皆为未完成的作品,而是说它们感人至深。自它们问世之后,不知有多少人要改编它们,又有多少人要续写它们。《红楼梦》没有写完,续书和计划写续书的不知几许,写翻案文章的人还要更多。《三国演又》、《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虽

然完整无缺,却又有数不清的改鳊作品出现。“五四”运动以后。还有人使用现代白话小说形式,重写六大名著中的某些情节。进入20世纪下半叶,更有电影、电视剧参与其中。20世纪末期,又有《大话西游》等戏说性作品风行中国大陆,加上网络作品推波助澜,更使那场面热闹非凡。如《悟空传》、《天蓬传》、《宋江娘子》、《卢太太》,更有影响很大的《流氓的舞蹈》种种。

我们看这些改编,有些与原著太像了,有些则与原著太不像了。不管像与不像,没有六大名著这个母体,则没有这些后来者,所谓“龙生九种,种种各别”,在这个多元化的文化时代,六大名著能够派生出如此多的“个别”与“另类”,既是六大名著的光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幸事。然而,对读不完的六大名著,还有许多新的读法,换句话说,现代人不可能全然同意六大名著的观点,不但对《三国演义》的观点不能全然同意,对《水浒传》的观点不能全然同意,就是对《红楼梦》、《儒林外史》的观点也不能全然同意。不但不能全然同意,甚至还

会全然不同意。虽然对于历史不能离开它的特定背景去理解和考察它。但哲人又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既然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那么现代人就有权以现代的文明尺度去衡量它、选择它、扬弃它。

我们看这些改编,有些与原著太像了,有些则与原著太不像了。不管像与不像,没有六大名著这个母体,则没有这些后来者,所谓“龙生九种,种种各别”,在这个多元化的文化时代,六大名著能够派生出如此多的“个别”与“另类”,既是六大名著的光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幸事。然而,对读不完的六大名著,还有许多新的读法,换句话说.现代人不可能全然同意六大名著的观点,不但对《三国演义》的观点不能全然同意.对《水浒传》的观点不能全然同意,就是对《红楼梦》、《儒林外史》的观点也不能全然同意。不但不能全然同意,甚至还

会全然不同意。虽然对于历史不能离开它的特定背景去理解和考察它,但哲人又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既然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那么现代人就有权以现代的文明尺度去衡量它、选择它、扬弃它。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解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和《儒林外史》的通俗化、欣赏性著作。作者深入挖掘10大几本话题,条分缕析,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是一本值得广大文学爱好者收藏的经典之作。

目录

第一章章 官 论

一、怎一个皇权了得

万千世态,缘何自皇权说起

皇权之重,重过泰山

皇权独尊,百官依附

皇命迷信,万民崇拜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西游记》也有写战事写得很精彩的章节。大闹天空而外,大约三借芭蕉扇,是写得最好最成功的战例。这就不仅是神了,而且神外有智,神外有勇,神外有情。三借芭蕉扇,不是一味苦打,但也要奋力拼杀。虽奋力拼杀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要动脑筋,斗智慧。仅仅有智慧不行,还要出奇制胜,打破常规行事。而且双方的矛盾形态复杂,在孙悟空这一面,既与牛魔王有亲,又与红孩妖有仇。亲者乃是自己的义兄,仇者又是铁扇公主的儿子,亲仇之间,好难处理。加上对手强大,仅靠自己的力量不能成功,于是需要有猪八戒的帮助,但这猪八戒偏偏只擅帮倒忙,结果不免越帮越忙。而且自己既然能变成牛魔王去骗铁扇公主,那牛魔王又要照方抓药,变成猪八戒来骗自己。从牛魔王这一面看,铁扇公主对于孙悟空,既有失子之恨,和牛魔王又有分居之怨,单靠她本人的力量固然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她的本钱是据有宝扇。偏这孙悟空不知从什么地方找来定风珠,使她的扇子由威力无比到无所作为,于是只好败归洞中。败回洞中,已是饮恨,又着了那孙猴子的手段,被他钻进肚子里,弄得心疼腹疼,好不痛苦。失子已是伤心,失败又要蒙辱。但她的性格特点在于,虽然肚子疼得要死要活,她还就是不肯屈服,终于用假扇子把孙悟空骗了一个不亦乐乎。这故事,就这样七错八差,精彩纷呈。到后来,牛魔王有了生命之忧,铁扇公主便把扇子双手献出,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一片真情。只是故事写来写去终于没能由孙悟空自己了结这段公案,不免有些虎头熊腰蛇尾之嫌。

《水浒传》也写战争,但它最大的长处却在于个人问的打斗,而且打斗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代表善与恶的拼命争斗,也有英雄好汉之间的误打误斗,有极为激烈的生拼死打,也有带有浓郁喜剧色彩的相生相克,还有写得美轮美奂的比武较量。但说到真正的战场厮杀,组织大规模战役,则并非《水浒传》的长处。纵观全书,大约只有三打祝家庄写得最为成功,只有东

昌府收张清写得最为眼花缭乱。其余战事,如方腊、曾头市、大名府、三山聚义。虽有拼命厮杀,但缺少典型战役风范。不过是复杂化的个人拼杀或概念化模式化的战争场面而已。就是东昌府与张清的较量,依然不脱武术较量的旧套。虽有些智慧在内,也不过是老套翻新罢了。

三打祝家庄写得好。虽然这战役的规模实在也算不得什么,但它妙就妙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战争要素,可说无一不备。而且各种军事要素运用得当,支杈很多,但又主脉分明,双方优劣向着不同的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66.7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