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梁春尽落香尘--红楼解梦|报价¥17.40|图书,文学,文学理论,综合,刘心武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7.40
目录:图书,文学,文学理论,综合,

品牌:刘心武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页码:278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504340960

·版次:2005-0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画梁春尽落香尘”,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秦可卿这一人物命运的暗示。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研究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入手,探讨了秦可卿、贾元春、妙玉之死因,并附有百多年来“红学”研究中前人未及道出的憬悟,包括秦可卿的出身、遗言、太虚幻境四仙姑等内容。该书资料严谨,文字轻松活泼,既是一本“红学”著作,也是一本一般读者的休闲读物。

“画梁春尽落香尘”,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秦可卿这一人物命运的暗示。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研究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开创出《红楼梦》的角匙。他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三篇关于秦可卿、贾元春、妙玉的小说,这些学术小说建立在坚实的考据基础上,人物血肉丰满,情节起伏跌宕,细节丰富生动,内行可以看门道,外行可以看热闹。这本书里还收入“红学”论说、随笔多篇,多有前人未曾道及的新发现、新观点,而且文笔轻松活泼,读来如吮橄榄,回味多滋,意蕴深远。这是一本“红学”方面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清心悦性的休闲读物。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曾经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58年发表第一篇又章,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发轫作,引起轰动,走上文坛。代表作还有: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栖风楼》《风过耳》等。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86年至1997年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体,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纪实作口《树与林同在》。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1992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学术小说形式发表,陆续出版《秦可卿之死》《红楼三钗之谜》《画梁春尽落香尘》,将自己开创的“红学”新分支“秦学”层层推进。1995年后还尝试建筑评论,已有两本专著。

编辑推荐

“画梁春尽落香尘”,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秦可卿这一人物命运的暗示。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研究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入手,探讨了秦可卿、贾元春、妙玉之死因,并附有百多年来“红学”研究中前人未及道出的憬悟,包括秦可卿的出身、遗言、太虚幻境四仙姑等内容。该书资料严谨,文字轻松活泼,既是一本“红学”著作,也是一本一般读者的休闲读物。

目录

自序

红学论说·阅红随笔

帐殿夜警

红楼探秘——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

再论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

“秦学”探佚的四个层次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1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深秋,北方己然草木凋零,江南山水却还没有--

卸去彩装,表面上生活如常,但茶楼酒肆里,渐有流言令人惊骇,从贴耳细

语,到叩案嘁喳,很快地,这动向就被皇帝的耳目获悉。

康熙在江南最大的耳目,就是江宁织造曹寅。那一年他51岁,给皇帝当

差之余,他弄文学、玩藏书,当时他校刊了自己喜爱的闲书《棟亭五种》及

《棟亭十二种》不久,其中有一卷是《糖霜谱》,专讲精致甜食中一个小类

别的制作工艺,可见他的闲情逸致有多么丰富细腻,生活状态是多么优裕高

雅。但当他搜集到那流言时,真是如雷灌顶,心乱如麻,他还没来得及向皇

上汇报,邸报就到,邸报的内容,竟证实了流言不诬,于是他赶忙写下奏折

,其中说:“臣于本月二十二日得邸报,闻十八阿哥薨逝,续又闻异常之变

。臣身系家奴,即宜星驰北赴,诚恐动骇耳目,反致不便。二十三日以来,

民间稍稍闻之,皆缎布两行脚力上下之故。将军、总督严禁盗贼。目下江南

太平无事。米价已贱。”这奏折写得既情真意切,又很技巧——把流言出现

的时间列在官方内部通报之后,查明流言的来源是流动于南北的为商行运输

绸缎与布匹的脚力,同时表示已注意在此关键时刻“严防盗贼”,更以“江

南太平”与“米价已贱”安慰圣上。

2

邸报里所说的十八阿哥,是当时康熙已有的二十个序齿儿子之一,薨逝

时才八岁。康熙虽然儿子这么多,但他的父爱绵厚无边,对这个爱嫔王氏所

生的十八阿哥,那时尤为宠爱,那一年循例的木兰秋弥,他不仅让众多已是

青年或少年的王子随行,还特别把十八阿哥带在身边,北方的秋天昼夜温差

很大,这样的武装旅行对一个八岁的儿童来说并不适宜,果然,半路上十八

阿哥就发了病,以今天的眼光,那病症大概是腮腺炎,并非绝症,但那时的

太医们竟不能救治,康熙搂着爱子,殷殷祷祝,甚至说宁愿牺牲自己的健康

,来换取十八阿哥的生命,高烧的十八阿哥在八月底一度病情好转,康熙欣

喜若狂,但好景只是一闪,到九月初二早晨,十八阿哥撒手人寰,康熙悲痛

欲绝。

如果单是十八阿哥薨逝,民间缎布商行的脚力也许没有多大散布其消息

的兴致,但随之发生的,即曹寅在奏折中所不能明书只能暗喻的“异常之变

”,那才是朝野不能不关注的,缎布商行脚力从北京回到江南一路上所散布

的流言,就是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7.4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